2007/07/31

MIdnight Robber (2000) by Nalo Hopkinson

寫出 Brown Girl in the Ring 的 Nalo Hopkinson,只能算是一個有潛力的新人;而這一部 Midnight Robber,正是她擦亮金字招牌,一鳴驚人之作。

同樣是女孩的成長史,本書主角 Tan-Tan 的奮鬥歷程,就遠比 Ti-Jean 曲折艱辛。Tan-Tan 本是單純的市長之女,生活在充滿先進科技的社會,但因為父親 Antonio 犯下罪行,輾轉流放至另一個蠻荒世界。在那裡,加勒比海傳說中的生物與環境竟然成真,人類必須跟當地原生物種文明和諧共存。然而 Tan-Tan 的命運卻因為某個事件有了更劇烈的變化......她必須突破外在環境與內心深處的種種困難,藉由成為傳奇人物 Robber Queen,完成自我的救贖。

Hopkinson 細膩的筆觸,使得讀者可以完全體察 Tan-Tan 各階段心靈層面的成長;另外她在處理和異星生物共處這個科幻常見題材時,更是不落俗套,字裡行間流露出女性觀點的細微描寫。克里奧爾方言(Creole)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自成一格,雖然一開始不易上手,但抓住那種感覺後就欲罷不能,彷彿置身於一場語言的嘉年華。而嘉年華本身及所參與構成的人事物,更是緊扣全書意旨的關鍵點。

有論者認為全書沒有一個立體的男性角色,算是一項敗筆。我得承認書裡男性的形象的確兩極,但閱讀起來卻不顯突兀,也不會過於不合理,影響並不算大。

本書和 Brown Girl in the Ring 一樣,都是由繆思購得翻譯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看到譯本問世了。

閱讀版本:
Nalo Hopkinson, Midnight Robber (New York: Aspect / Warner Books, 2000)

Nalo Hopkinson 的個人網站:http://www.sff.net/people/nalo/index.html
Nalo Hopkinson 的部落格:http://nalohopkinson.blogspot.com/
本書書摘:http://www.sfsite.com/03b/midroba77.htm

網上書評:
http://www.sfsite.com/05b/mr81.htm
http://www.space.com/sciencefiction/books/midnight_robber_000103.html
http://www.emcit.com/emcit055.shtml#Queen Cheryl Morgan 大娘難得寫一篇比較虛的
http://www.strangehorizons.com/2001/20010820/midnight_robber.shtml by Heather Shaw,這篇分析專文超讚!

Glorifying Terrorism (2006) edited by Farah Mendlesohn

米國找以硬科幻作家為主的 Sigma 成員設想反恐策略,上了此間新聞媒體,中國科幻圈甚至還藉此大肆宣揚科幻的「重要性」與「實用價值」。事實上這一則新聞除了反映出「硬科幻帶有右派色彩」的科幻圈內現象以外,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科幻人思維。最起碼不能代表參與本書的供稿作家和編輯、宣傳人員。

本書是為了反對 2006 年英國國會所通過的禁止讚美、頌揚恐怖主義法案而特別徵稿編纂,由於從徵稿到出書的時間頗為緊迫,部分故事除了彰顯其政治意義,實在算不上佳作,讓我看不下去的也有好幾篇。不過題材倒相當多元,每位作家試圖透過不同角度來探討恐怖主義/行動背後的緣由、執行過程及其影響、恐怖組織成員(或執法者、「受害者」)的理念掙扎與心路歷程,也有打著紅旗反紅旗,暗中探討恐怖主義的侷限與「壞處」。

個人比較喜歡的幾篇是 Ian Watson 的 "Hijack Holiday"(真劫機被當成驚奇之旅,算半老梗,但夠爆笑)、Vylar Kaftan 的 "Civilization"(擬仿 n 年前風行的互動選擇式遊戲書,能選的路子不多,但完整描寫整個國家與文明的生命循環,當 Utopia 和 Dystopia 分列左右兩頁,仔細一看發現內容一樣時,還真令人絕倒)、Kira Franz 的 "The Lion Waiting"(詳見底下 Dan Harland 的分析)、Gwyneth Jones 的 "2020: I AM AN ANARCHIST"(文學性高,只是我讀到後面跟不太上......8-p)、Katherine Sparrow 的 "Be the Bomb you Throw"(這篇超讚!我心目中本書的最佳故事!當恐怖份子的女老師如何色誘男學生,一步步進入組織,男孩「良心發現」將恐怖計畫交給執法單位,結果竟......)、Marie Brennan 的 "Execution Morning"(這篇就是執法者觀點的)、Kathryn Allen 的 "Count Me In."(恐怖組織的頭子會因被背叛而更顯其情操偉大,所以......),還有 Charles Stross 的 "Minutes of the Labour Party Conference, 2016"(這一篇的意圖太明顯,正面批判工黨,反而失去了小說的趣味,但看他筆下的工黨如何被整還是很爽)。

卷末列出關於恐怖主義題材的科奇幻推薦作品,洋洋灑灑數十部,從 Poul Anderson 到 Roger Zelazny 都有,其中不乏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DuneA Clash of KingsLord of Light 等經典名著。讀者看了這些作品,說不定比直接閱讀本書還更有概念呢。

不論支不支持恐怖主義,本書要表達的概念其實很簡單: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絕對不容許打折!科幻人或許是行動的侏儒,但沒有任何外力可以阻擋我們成為思想的巨人!只是 Rackstraw Press 的鉛字可不可以再大一點,搞恐怖主義宣傳不必把字母印得比螞蟻還小吧!又不是怕人查禁要走地下通路......

閱讀版本:
Farah Mendlesohn (ed.), Glorifying Terrorism (London: Rackstraw Press, 2006)

網上評論:
http://fantasticreviews.blogspot.com/2007/03/aarons-book-of-year-glorifying.html Fantastic Reviews 的 Aaron 選定本書為 2006 年的 Book of the Year
http://www.strangehorizons.com/reviews/2007/04/glorifying_terr.shtml by Dan Harland,寫得實在太精彩了
http://sandstormreviews.blogspot.com/2007/03/glorifying-terrorism-farah-mendelson-ed.html by Alice Brighton
http://www.stupc.co.uk/Reviews/Glorifying.html by StuPC

2007/07/30

臺灣科幻全書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臺灣科幻全書目的起源

2003 年元月,「網際網路幻想小說資料庫」(Internet Speculative Fiction DataBase,http://www.isfdb.org/)由於使用者線上查詢數量龐大,佔用過多系統資源,導致該站負擔不起網路費用而暫停服務(現已重新開張,規模更為盛大);《軌跡》(Locus)雜誌發行的「科幻索引」(The Locus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與「科幻奇幻雜誌索引」(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Weird Fiction Magazine Index)光碟迄今仍然每年更新資料重新推出。以上兩個外國的例子,足以證明科幻資料庫的重要性。從科幻迷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科幻資料庫不僅可以提供同好相關資訊,更是科幻讀者進一步選書、尋書的有利憑藉,俾利科幻推廣。對科幻研究者而言,完整的科幻資料庫,亦可節省收集一般性資料的精力與時間。可惜的是,臺灣的科幻研究中,一直缺乏詳細完整的科幻資料庫。一來科幻研究並非文學研究的主流,國內亦缺乏專門單位或機構有系統地保存相關史料;二來研究者亦往往僅針對其研究主題[1]或研究對象[2],而不是從整個科幻類型文學的角度來進行蒐集。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各大圖書館將藏書資料上網並提供館際線上查詢;以往必須跑遍所有藏書庫,才能盡量搜集到完整的圖書資訊,現在只消在電腦前就可達成相同的效果(先不考慮原始資料電子化後所產生的錯漏問題)。臺灣科幻出版品的資料統整,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讀者同好社群自行收集編纂而成。

1997 年初,當時引介外國科幻佳作不遺餘力的「Mahasamatman」[3]公開發表《中文科幻文學書目》[4],成為臺灣科幻圖書書目的濫觴。該書目計有「科幻翻譯書目」、「科幻原作書目」和「兒童科幻書目」三類,收錄內容主要以出版社科幻大系和業已掌握的特定作家作品為主體。這樣的書目對科幻迷尋書、選書著實大有助益,也受到當時科幻社群的好評。

三年後,臺大電機 Maxwell 電子佈告欄科幻板板主「貓昌」則以《中文科幻文學書目》為藍本加以擴充,並將目標拓展至所有曾在臺灣出版問世的科幻出版品。經過近半年的資料收集比對,正式於 2001 年元月一日將初步成果公佈於科幻板,並定名為《臺灣科幻全書目》。隨後每隔兩個月,定期公佈新增條目與修改內容。無論是《中文科幻文學書目》或《臺灣科幻全書目》,網路科幻社群成員在提供資料方面均有所貢獻,兩書目亦詳列協力名單。但此二書目的原始構思與編纂製作,實為兩名編者獨立完成,而非「科幻板」所主導運作的「計畫」。


二、臺灣科幻全書目的現況

《臺灣科幻全書目》於建立之初,預計收羅以下十二類科幻著作:
  1. 中文科幻創作
  2. 中文科幻創作選集
  3. 中文科幻童書創作
  4. 中文科幻童書創作選集
  5. 中文科幻論述
  6. 翻譯科幻作品
  7. 翻譯科幻選集
  8. 翻譯科幻童書
  9. 翻譯科幻論述
  10. 科幻影視動漫遊戲衍生作品
  11. 中文科幻學位論文
  12. 中文科幻期刊
其收錄對象為「以中文形式於臺灣出版、販售之圖書刊物為準」。「未在臺灣出版之中文科幻圖書刊物,即使可以各種方式於臺灣取得,亦不予列入。」[5]原則上,為求收錄對象之完整齊全,「作家單一著作內若有一篇屬科幻範疇者即列入。作品選集內若收錄某作家之科幻作品,該選集亦列入書目」[6]。這些以單篇科幻著作而列入全書目的選集,大致分布於主流文學作家的短篇集、年度小說選,以及論述作品。由於大多數期刊資料無法以前述透過網際網路查詢的方式取得,因而遲遲未有進展;2002 年以後的說明檔,已將「中文科幻期刊」字樣刪除。

以資料來源來看,《臺灣科幻全書目》完全反映了網際網路的功能。除了以「中文科幻文學書目」為原始藍本,絕大部分的資料都是以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圖書資訊網路」[7]與數家著名網路書店(博客來、新絲路、金石堂、三民等)交叉比對搜集而得,實際尋獲原圖書抄錄者僅佔部分比例,這些圖書多屬作品集中夾雜數篇科幻作品之類。

另一項從《中文科幻文學書目》承襲而來的特點,乃是書目對翻譯科幻原著作的掌握。臺灣早期的科幻翻譯極不尊重原著;原書名與作者漏列錯列所在多有,譯者有時甚至逕行改寫內容,增添追溯原著的難度。而在新進譯作方面,有部分在西方被視為科幻類型邊緣的作品,翻譯至中文後即列為主流文學小說系統進行販售,因而往往受到科幻讀者的忽略。Mahasamatman 和「貓昌」原本在科幻社群中就以熟悉西方作品著稱,也較能利用自身閱讀經驗判斷這些譯作應否列入。

《臺灣科幻全書目》自 2001 年元月起,每逢奇數月1日就公佈新版,並歡迎非營利性質的轉載。直到 2002 年七月,因傅吉毅學位論文引用上的問題,加上新近科幻讀者使用率極低,促使貓昌不再公開書目內容,並將臺大電機 Maxwell 電子佈告欄科幻板中相關書目資料全數刪除。目前網路上與 tw.bbs.literal.sfnovel 連線的其他電子佈告欄板面,仍可查詢到舊有版本。

傅吉毅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其碩士論文〈臺灣科幻小説的文化考察(1968-2001)〉第四章第三節,針對臺灣科幻出版生態的探討,即以「臺灣科幻全書目」為資料樣本。然而,傅氏對其編纂歷程有所誤解,錯認為由「臺大電機 bbs 站的科幻板」所提供,完全忽略編纂者的努力,在註解中僅以隻字片語帶過:

此「科幻板」自 2001 年 1 月起開始收集臺灣相關科幻資料並輯合成「臺灣科幻全書目」,更新時間為每兩個月一次。……而此「臺灣科幻全書目」的資料來源除了板主(貓昌)個人的蒐集外並透過許多網友的提供而成,所以書目漸為豐富,雖然其中可能仍有許多遺漏的資料,不過此書目當可稱為目前臺灣最齊備的科幻書目。[8]

甚至該論文附錄二:「臺灣翻譯科幻小說刊行要目」[9],乃是將「臺灣科幻全書目」中的「翻譯科幻作品」和「翻譯科幻選集」合併,以編年方式重新排序而成[10],卻在要目列表之末標上「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參考資料:台大電機bbs站(bbs://bbs.ee.ntu.edu.tw)『科幻板』之〈臺灣科幻文學全書目〉」[11]字樣。儘管傅氏亦曾對全書目內容補充有所貢獻,然此忽略全書目編纂者的行為實有不妥,連帶造成全書目不再於網際科幻討論板面公開的遺憾。


三、臺灣科幻全書目的缺失

從前面所提到的編纂方式可以直接斷定,《臺灣科幻全書目》第一個問題在於資料的正確性。由於全書目的資料大多為網路取得的二、三手資料,其正確程度仰賴各圖書館或網路書店在建立書籍條目時的輸入狀態。由於目前全台仍無專門機構全數囊括臺灣科幻出版品,要一一比對每筆資料亦有技術上的難度。幸好這方面的出入侷限於頁數、版次、ISBN、定價等次要部分,主要資料應無明顯差池,影響不大。

全書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的「不完全」。這裡所指的「不完全」,可以由兩方面來看:一是是蒐羅的方式無法涵蓋臺灣所有的科幻出版品,這個問題導致全書目迄今無法收集報紙期刊所登載的科幻資料;另一方面則牽涉到全書目本身對「科幻作品」的界定。Mahasamatman 在《中文科幻文學書目》的「科幻原著書目」部分中即表示「目前暫不收錄倪匡和黃易,他們比較近於奇幻小說,爭議性較大」[12]。隨著倪、黃擬仿作品日益增多,更新興構成「玄幻」、「科幻武俠」(幻武)等文類,《臺灣科幻全書目》仍堅持這樣的觀點,並更進一步闡明:「中文科幻創作方面,依循原書目之精神,不收錄倪匡長篇、黃易、莫仁、羅森、陸恆、彭一昌、六么小沈等(族繁不及備載)近於冒險奇情小說之作品。」[13]之所以有這樣的原則,主要導因自臺灣科幻網路社群長久以來對於倪匡、黃易作品是否納入科幻範疇的紛爭。儘管事過境遷,「貓昌」依循西方科幻奇幻不分的文類慣例,對科幻改採寬鬆定義,然而書目的收錄原則依舊沒有鬆綁。畢竟倪匡、黃易等作品一來並非臺灣本土創作,無法呈現臺灣科幻的面貌;二來倪、黃與其跟風作家產量之豐,遠超過其他科幻圖書總量,為避免在分析統計上造成盲點,這一類型的作品還是以獨立編目收納為宜。只是這個原則在執行上,僅靠「貓昌」個人的自由心證裁量,公正客觀程度可議,有時也衍生標準不一的問題。例如蘇逸平的作品《穿梭時空三千年》舊版予以收錄,但新版由於標榜「玄幻」,就不予採計。欲使全書目更具參考價值,嚴謹的分類定義與收錄標準是不可或缺的。


四、臺灣科幻全書目的未來展望

雖然在傅吉毅論文事件之後,《臺灣科幻全書目》就不再公佈更新版本,實際上更新維護的工作仍不斷在進行當中。未來除了可能改以傳統印刷方式刊行外,架設專屬網站提供單筆資料查詢也是可改進的重點。不但兼顧便利性,也可避免書目資料全數曝光而被不當使用。

內容部分,除了繼續設法補完期刊資料,在資料結構方面,可從現行的以「本」為單位,改為以「篇」為單位。臺灣本土的科幻文學創作,以中短篇為主,較少獨立成書的長篇小說。以「篇」為單位的架構不但能確實反映創作現實,日後併入報紙期刊資料時可以直接匯入,避免「有文無書」的窘境。

嚴格說來,目前這份資料,離真正的臺灣科幻「全」書目還有一段距離。如何改進缺點,讓全書目能夠像「網際網路幻想小說資料庫」一樣成為研究者與同好不可或缺的工具,是編纂者未來努力的方向。

----------------------------------------
[1] 如:陳愫儀〈少年科幻版圖初探〉、林健群〈晚清科幻小說研究〉。
[2] 如:藍建春〈黃凡小說研究〉等單一作家之研究論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論文的研究對象(張系國、張大春、黃凡、平路、林燿德等)均為臺灣主流文壇著名作家,只是他們曾一度成為臺灣科幻書寫之代表作者,因而這些論文亦將其科幻創作納入研究範圍。
[3] 網路科幻社群自九○年代中期就成為臺灣科幻意見交流的主要場域。該社群主要以臺大電機 Maxwell 電子佈告欄(BBS)的科幻板(ScienceFiction)為核心,並藉由 tw.bbs.literal.sfnovel 網際論壇討論區(newsgroup)和其他電子佈告欄相對應版面轉信。由於網路的匿名性,本文所提到的網路社群份子,均為該網路身分的帳號(如Mahasamatman 或 journeyman)或暱稱(如「貓昌」、「灰鷹爵士」)。
[4] 該書目最後一個版本為 1997 年七月十四日公佈的 1.1.4 版,詳見 Mahasamatman的「百萬年的孤寂」網站: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Dimension/3499/
[5] 見:貓昌〈「臺灣科幻全書目」說明〉。
[6] 同上。
[7] http://nbinet.ncl.edu.tw/screens/opacmenu_chia.html
[8] 傅吉毅,〈臺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六月,頁 90。
[9] 同上,頁119-127。
[10] 當時「貓昌」所公佈的這兩類書目,「翻譯科幻作品」提供以「出版社」、「叢書系列」和以「原作者姓名」的排列版本;「翻譯科幻選集」則僅提供以「出版社」、「叢書系列」的排序方式。
[11] 同註8,頁127。
[12] 同註4。
[13] 同註5。

Smoke and Mirrors: Short Fictions and Illusions (1997) by Neil Gaiman

說也奇怪,有時候某個作家的長篇小說不是不好看,但就是無法引起共鳴;換短篇試試看,反而篇篇命中。這無關作品好壞,純粹是讀者口味與作者風格是否契合的問題而已。Neil Gaiman 之於我,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本書多樣而豐沛的創作風格令人目不暇給。以不同角度重新詮釋神話、傳奇、童話的 "Chivalry"、"Troll Bridge"、"Bay Wolf"、"Snow, Glass, Apples"(特別是這篇讀起來總聯想到 Alan Moore 的 Lost Girls,下次他們夫妻倆應該要再編幾個經典角色來玩玩)以及取材自其他知名作家筆下或共同世界(shared world)的 "Shoggoth's Old Preculiar"、"One Life, Furnished in Early Moorcock"、"When We Went to See the End of the World by Dawnie Morningside, age 11 1/4" 和 "We Can Get Them for You Wholesale"(雖然這篇只有標題是借來的,原創性頗高)是首先要關注的焦點。我則比較喜歡幾篇帶有「溫馨」的非典型恐怖小說,像是 "The Price"、"Troll Bridge"、"Changes"、"Looking for the Girl"、"Foreign Parts"、"Tastings" 乍看之下有點像是 Ray Bradbury 寫的,但 Neil Gaiman 明顯較為戲謔,題材比較多元,閱讀時想起故事背後也沒那麼毛骨悚然。直指現代資訊社會的敘事詩 "Cold Colors" (其中 RS-232 的註註錯啦 X-D)和個人私故事意味頗濃的 "The Price" 和 "The Goldfish Pool and Other Stories" 也很可觀。最短的 "Nicholas Was ......" 爆發力十足。

不過我覺得最具附加價值的地方在 "An Introduction",除了內藏一篇好看的 "The Wedding Present",每則故事的創作祕辛完全揭露,對照本文與行內生態更顯其趣味。

只是繆思製作的不用心毀了這本書。譯者未能完全抓住 Gaiman 文字的精髓與韻味還在其次,國內讀者手中的臺灣譯本較原著整整少了四篇!分別是 "Chivalry"、"The Price"、"Troll Bridge" 和 "Don't Ask Jack"。要不是我在撰寫本文時查過網路評論,還真的就被矇混過去了!究竟是譯者漏譯,或是出版社逕自刪除,繆思方面應該要給讀者一個交待。

閱讀版本:
Neil Gaiman, Smoke and Mirrors: Short Fictions and Illusions (New York: Perennial, 2001)
尼爾‧蓋曼,《煙與鏡:尼爾‧蓋曼短篇選》,林嘉倫 譯(臺北縣新店市:繆思,2007)

網上評論:
http://www.epiphyte.net/SF/smoke-and-mirrors.html by Christina Schulman
http://www.bellaonline.com/articles/art44054.asp by Sharon Cullars
http://www.bewilderingstories.com/issue177/books.html by Jerry Wright
http://twisted-kingdom.blogspot.com/2007/07/smoke-and-mirrors-by-neil-gaiman.html by Kailana
http://www.sfreader.com/read_review.asp?book=144 by Paul Kane
http://coolingpearls.wordpress.com/2007/06/07/smoke-and-mirrors-by-neil-gaiman/ by Roh

2007/07/29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Vol. 1, 2 (2005) edited by Gary Westfahl

每當看見國內科幻討論區或是科幻推廣網站試圖羅列科幻主題時,我總認為這都是當事人對西方科幻研究的素養與認識仍嫌不足,以至於想自己發明輪子。事實上,這套百科列出四百個主題(比斯巴達猛男還多一百!X-D),雖然未能全數涵蓋(就有變態學者挖出沒列入的放在評論裡!),但對入門到進階的科幻人來說,已經足夠,而且還奉送奇幻呢!

不過本百科最大的缺點也就在於雜而不精。當然在每則一頁半到兩頁的篇幅中,要針對某個特定科奇幻主題提出解釋說明、闡述歷史流變及各種「變體」討論,以及和其他相關主題的關係,順便列出比較重要的文本,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就算主筆者的功力再高,也只能略提皮毛,起個開端,剩下的就得靠讀者自己再去挖資料。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各則的主筆人功力差異頗大,大部分寫得都很簡單明瞭,切中要點,不過也有少數幾篇感覺上好像我寫的水準...... =.= 基本上找共同編輯主筆的篇章準沒錯。當初出版時可能趕工趕太快,一些小錯誤,像篇名人名打錯這種的也有一些。校稿者(或許是 Westfahl 旗下的研究生?)該打屁股。

總而言之,本套書最大的缺點在於$$開銷大。不過百科級的東西本來就不是個人所能負擔(要不是看在我恩師是 contributing editor 的份上,我絕對不會花一萬多買這套),但絕對是各大圖書館、所謂的科幻研究中心所必備的參考讀物。要是我開課,每學期抓十幾二十個主題叫學生寫報告這輩子就可以吃不完了......科科......

閱讀版本:
Gary Westfahl (ed.),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Vol. 1, 2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5)

出版社官方網頁:
http://www.greenwood.com/catalog/GR2950.aspx

我對第三冊的看法:
http://danjalin.blogspot.com/2007/07/greenwood-encyclopedia-of-science.html

網上書評(介):
http://ieet.org/index.php/IEET/more/greenwoodsf/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Vol. 3 (2005) edited by Gary Westfahl

就如同副標 Themes, Works, and Wonders 所揭示的,這一套三本的科奇幻百科全書,內容針對科幻奇幻類型中的常見主題和重要作品加以討論。前兩冊歸納了四百個主題,而第三冊則介紹了兩百部作品。

討論的作品涵蓋了小說、電影、電視影集、動漫畫等。小說和電影的系列作品則以該系列的第一部為準(David Brin 的 Uplift 系列除外)。每篇介紹約佔兩頁篇幅,可分為三部分:劇情內容的摘要、對於該文本本身及其重要性的簡短討論,以及相關研究的參考書(文)目。

或許是我一開始就抱持著錯誤的期待,第三冊閱讀起來和購置時的想像有著滿大的落差。這本書完全是為初入門者所設計,較深入的探討全都得自行再尋求其他的參考資料。就連重要作品的遴選,也是多方妥協下的產物,不全然以其在行內的經典地位為考量,而更兼顧大眾口味,收錄了主流閱聽群較為熟悉的作品。撰稿者的功力深淺也有差距,寫得差的,就連討論的部分讀起來也像比較大篇的劇情簡介。這種情況在介紹系列作品和影集時特別明顯。

當然這套鉅作的重頭戲其實在前兩冊,探究科奇幻主題的部分。等以後再找時間讀吧。

閱讀版本:
Gary Westfahl (ed.),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Themes, Works, and Wonders, Vol. 3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5)

Review: David Brin, The Postman (1985)

無論幻想或是現實,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心生嚮往。而傳奇中的英雄人物,不論英明神武,還是浪蕩不羈,甚或猥瑣市儈,在繪聲繪影的傳聞中,他們總會帶有一般人所缺乏的特質。英雄也好,反英雄也罷,即便是「平凡中見偉大」,「偉大」就足以證明他與眾不同。然而,我們明明知道這些故事傳說往往被過份誇大渲染,情感上卻還是給予極大的認同,進而起身效法。《郵差》的故事,乍看之下似乎不過是另一個《衝鋒飛車隊》(The Road Warrior);但作者所要探討的,正是英雄傳奇的真正面貌,乃至於傳奇與人的相互關係。

核戰浩劫過後,流浪者高登(Gordon)獨自在美國奧瑞岡(Oregon)州的荒野上討生活。他別無所求,只要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就足夠了。可是,人的機運就如此奇妙,被攔路強盜洗劫後,一無所有的他,在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一具郵差的骸骨,從此就改變了整個奧瑞岡的命運......

高登假冒郵差進入第一座村莊──松景村(Pine View),原本只想利用這個機會安定下來,沒想到他的扮相實在逼真,所編織的美夢燃起了村民的希望。「我們不能這麼自私,破壞郵差先生神聖的任務!」就這樣,高登只好一個村落、一個城鎮地前進,為各地民眾帶來新的契機,一點一滴地為虛幻的「新美國」(Restore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注入新血。

總覺得布林使用「郵差」做為秩序與公權力的表徵,實在是出人意表;但仔細探究分析,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創意與巧思。一般而言,這種角色是由軍警或是行政長官擔任。他們大權在握,從事建設有著較高的效率;可是在各自獨立、自給自足的荒野小鎮,他們所擁有的「合法武力」往往成為建立私人權威的最佳利器;容易自擁山頭,佔地為王,對公眾權益造成更大的戕害,更違背了美國自開國以來堅定不移的民主信念。郵差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是最原始,但也是最保險的訊息傳遞方式;在極端封閉的情況下,他們更是與外界連繫的唯一管道。因此,「不殺信使」就成為美國西部拓荒時代所留下來的傳統(事實上也是訊息傳遞不易的傳統社會根深蒂固的概念)。郵差除必要的自衛能力外,毫無武裝可言,加上其流動的特性,無法在一地建立起長久穩固的權力基礎,自然也沒有腐化的問題。沒錯,郵差對某個特定地點的影響力不如當地的權貴,然而,他們所代表的外在世界,與接踵而來的思維、觀念交流,對民眾的潛移默化是至大的。書中不只一次以實例證明這種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力量,成功地塑造出典型美式平凡英雄的形象。

同樣一個問題,往往有著不同的解法;同樣一種社會背景,也往往建構出不同的傳奇和英雄。只是,當傳奇遇上了傳奇,英雄撞見了英雄,故事又將會有什麼樣的演變?

高登成功地在幾個鄉鎮村落間建立起固定的郵遞路線,自己則更深入邁進。他發現到:愈接近以前的大城市,聚落的科技水準也有顯著的提升,顯然受到某種勢力的影響。原來在戰前美國曾經計畫利用超級電腦分析未來局勢,做為施政的參考依據。傳說中唯一未受核爆後電磁脈衝所摧毀的電腦,如今儼然成為鄰近區域的守護神。它不但保留了部份殘存的科技,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更發佈預言,做為各項活動的準繩。只是要享受預言的「服務」,就必須提「錢」來見。高登從某村長的口中得知預言的準確性愈來愈低,愈來愈難以理解;加上他在與電腦面談時敏銳的觀察,終於看穿了其中的端倪。原來這一切都是僅存的電腦工作人員所想出來的偽裝。

有趣的是,高登並沒有對大眾披露事實的真相。為什麼?超級電腦很明顯地是另一個虛構的傳奇,然而這個傳奇所帶來的是科技的延續與生活的安定。倘若將這裡納入「新美國」的郵遞路線,不就能帶動沿途所有城鎮更好的發展?倘若他說出實話,戳破了這個美麗的氣泡,這些原本對電腦大神篤信不疑的民眾又該如何自處?衡量利弊之下,他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將兩個傳奇合而為一。至此,不禁讓我聯想到厚黑教主李宗吾的〈心理與力學〉。當兩力施力點與方向一致時,所得的合力為最大。這個道理不僅在物理上獲得證明,在這裡也一併適用。然而,正因人民生活日益進步,使得故事中最大的反派也很自然地開始注意起這頭新興的肥羊。

為了保護這片得來不易的美好家園,高登又成為號召群眾起身抗暴的鬥士。他的到來也帶給生活在科學保護傘下的人們不小的衝擊。年輕的戴娜(Dena),原為超級電腦的第二代維護人員;對外界與戰前社會充滿好奇的她,很快地就從高登那兒學到不少,甚至成為激進的女性主義者。值得讀者玩味的是:戴娜的觀念並非正統,而是大男人主義者「理想」中的女性主義。「世界上好男人太少,壞男人太多,我們不能光靠好男人來保護,我們要自己站出來保護自己!」基於這樣的理念,戴娜不顧高登的反對,組織純女性成員的娘子軍,和其他男子自衛部隊一樣擔負起戰鬥的任務,形成另一個傳奇。

不少國外的評論批評作者過於忽略娘子軍征戰的細節,只有從對話片斷中隱約透露出她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服力不夠。我對此反而有不同的看法。娘子軍的實況是慘烈、殘酷的,恰與傳說中的連戰皆捷、百戰百勝有著天壤之別。傳說與事實的矛盾在前兩個傳奇中已經彰顯無疑,毋須再以廣大篇幅另舉事例,而模糊了故事的主線與焦點。事實上,劇情不夠緊湊和平淡的敘述、中段以後過長的冷場正是《郵差》一書的最大缺點,也正是它不如同年度最佳科幻作品《致命兒戲》(Ender's Game)的主要原因。

最後頗為緊湊刺激的結局,個人反倒覺得不盡理想。全書有四分之三的篇幅強調「無關事實真假,只要眾人相信,並維繫著傳奇的存在,則傳奇必為真實」的同時,布林竟安排高登為了尋求傳說中抗暴英雄的協助,而讓僅具雛形的自衛體系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面對原為戰前特種部隊的反派大軍,實在令人百思不解。或許如此鋪陳是為了突顯即使是創造傳說的英雄人物也免不了被其他的傳奇所惑,遂產生盲從、信服的心理。高登初見抗暴英雄時也頗有這種味道。諷刺的是,最後抗暴英雄在千鈞一髮之際挺身而出和反派頭目單挑格鬥獲勝,證明自己的確貨真價實,整個故事所要傳達的意念就完全瓦解;「原來到最後我們還是需要真正的英雄啊!」真是如此,那前面高登所帶來,促使奧瑞岡州居民自立自強,努力創造美好未來的動力又算什麼?雖然高登終究還是繼續向加州開拓郵遞路線,傳達新美國的福音;奧瑞岡繼續有著三個傳奇的守護加持,然而,眾志成城仍不如英雄人物的信念與責任。三個偽傳奇終究不比一個真英雄。縱使這位英雄是受到傳奇的感動才加入奮鬥的行列,他依然是扭轉乾坤的主要因素。所以就算情節引人入勝,這種自打嘴巴的作法還是全書最大的敗筆。

一般對於《郵差》的評價是:令人失望,但仍值得一看的作品。不可否認,這本書有許多小暇疵,甚至還有個滿大的問題,但它所標榜的美國精神和娛樂性質仍受到當年眾多讀者的喜愛與肯定,甚至如果不和《致命兒戲》正面對上,還有可能一舉奪得兩大獎。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曾於 1997 年將本書改編成電影《2013終極神差》(The Postman),雖然毫不意外地被人罵到臭頭,但至少和《水世界》(Waterworld)一樣,從某方面來看起碼也達到一定的娛樂價值。也因為本片的緣故,當年《郵差》被當作電影小說大量進口,常逛外文書店的朋友應不陌生。如果遇上的話,何不就帶一本回家讀讀呢?撇去所表達的意涵不談,光就故事劇情而言,這本書也絕對值得細細品味。

出版者:Bantam / Random House
本書初版時間:1985 年十一月
閱讀版本:
David Brin, The Postman (New York: Bantam Spectra, 1994)


後記:Interplay 公司在 1997 出品的《異塵餘生》(Fallout)風靡了當時的電腦遊戲界,被公認為當時最佳的角色扮演遊戲。其特殊的遊戲介面、規則設計和豐富的劇情、耐玩度擄獲了每一位玩者。然而將其內容和《郵差》比對一番,會發現許多很「巧合」的地方。兩者的背景都是核戰浩劫後的美國西部(一為奧瑞岡州,一為南加州)、主角都獨自在荒野中的城鎮村落走跳,從籍籍無名變成家喻戶曉的大英雄、反派都是經過改造的變種部隊、都有超級電腦的設定......唯一的差別大概就只有小說當中所強調「英雄與傳奇」的關係而已。雖然《異塵餘生》標榜自己那是延續骨灰級經典遊戲《荒野遊俠》(Wasteland)的風格,但如此雷同的劇情實在令人不得不心生懷疑。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好的故事設定往往會被多位創作者所採用,成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而不拘泥於何種形式。好作品不寂寞,不是嗎?

2007/07/28

不斷演化的華麗頹廢城市──City of Saints & Madmen (2001, 2002, 2004, 2006) by Jeff VanderMeer

為了即將再踏入這個淒麗絕美的頹唐所在,我決定留下三次私訪龍涎香城(Ambergris)的一些小小記錄,以免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回不了科幻國協。

2001 年,這座聖徒與瘋子之城首度正式對外開放,藉由先行者 Michael Moorcock 之助,我追隨 VanderMeer 船長的腳步來到此地。站在全城最大的進出口商── Hoegbotton & Sons 公司門口,我看到一個名叫 Dradin 的失意教士,對著樓上窗內美人背影癡癡等待。為了愛,他什麼都做得出來。偷偷地跟蹤他,我發現了龍涎香城曲折陰暗的巷弄內,夜半時分才出來活動的地下統治者──香菇外觀、行事詭祕的「灰帽族」(the Gray Caps);並且參與了世界上最最血腥暴力,卻又令人目眩神迷的「淡水烏賊節」(the Festival of the Freshwater Squid)慶典活動。隨後,目睹 Dradin 發現愛人的廬山真面目,我也不禁為他掬起一把眼淚。從當地史學巨擘 Duncan Shriek 那兒,我得知龍涎香城早期的開發歷史。感謝他嚴謹的治學精神,以及犀利但不失風趣的筆鋒。美術館內的眾人,包括撰寫我手上這篇論文的作者,驚訝於藝術家 Martin Lake 作品風格的丕變;我卻何其有幸,得以明瞭他和權傾一時的政客 Voss Bender 之間的祕密關係......最後,我還造訪了精神病院,那兒有位不具名的作家,姑且稱之為「X」吧,聲稱龍涎香城的一切全是「他」所虛構出的幻象;我實在不明瞭,一個生活在此間的人竟會認為周遭全是幻覺,所謂的紐約、芝加哥......,它們的真實性還不如這裡呢!真是可憐!

隔年,我重回龍涎香城。這次我和一位不知其名姓的旅者取道水路,不幸發生意外,落水後游了半哩才從碼頭上岸。可喜的是,VanderMeer 船長有了下落,這方面的記錄如下:

第二次探訪,收獲更加豐富──我從「X」的主治大夫 Dr. V 那兒取得了「X」所持有的文件:幾份筆記、手稿、Nicholas Sporlender 所寫的 "In the Hours After Death",更重要的是 Frederick Madnok 的〈國王烏賊研究〉("King Squid")、Hoegbotton 的家族史,以及一份詳盡的名詞註解。這些東西雖不能使我通曉該城的一切來龍去脈,至少也有著更具體入微的認識。其中還有一份被稱為〈無眼人〉("The Man Who Had No Eyes")的數字編碼:13:1:5:1 64:5:1:3 17:1:7:3 ...... 我試圖要揭開這個謎題,卻無法得知自己的解讀是否真確,更染上了 Henry Hoegbotton 所提及的症狀...... 據說正解就藏在塞爆世界的某個角落,只待有心人前往一探,但得要自己先解譯過一次,才能領略此文的真正意涵。

2004 年,我收到 Dr. V 的通知,他們又發現了兩份 X 私藏的密件。於是我從大英帝國利物浦市動身出發,取得了 Hoegbotton & Sons 出版的 The Exchange 小冊,以及一份題為 "Learning to Leave the Flesh" 的手稿。不過這一回,我發現造訪龍涎香城的觀光客變多了,有的還在古牆上留下到此一遊的字跡。我也有意效法這些騷人墨客,無奈才疏學淺,只能徒乎負負,在自己的地盤撰寫這麼一篇不成器的記錄。

話說最新的參觀路線,已經成功地將〈無眼人〉解譯,但不曉得有沒有其他遭受現在文明污染的殘痕?

關於 VanderMeer 船長對龍涎香城的探索,部分收錄於他的文Secret Life 中,計有:"Corpse Mouth and Sore Nose"、"Exhibit H: Torn Pages Discovered in the Vest Pocket of an Unidentified Tourist"、"The Festival of the Freshwater Squid",「X」手稿中 "The Machine" 的完整版,也被 VanderMeer 艦長尋獲,一併刊行。

總而言之,至少對我這個已經去過龍涎香城三次的人來說,她的存在是個套套邏輯,是一個比所謂的現實世界還要鮮活、還要危險,卻也更加美麗的地方。而且,她還不停地向外擴展、增生、演化,或許在我第一百次、第一千次造訪的時候,城裡的每個人事物都能達到完全相互指涉的境地。

收到 Shriek 家族出事的緊急通報,我又去了一趟龍涎香城。此行雖然順利而歸,卻未能得見 Shriek 姊弟,只取得一本 Janice Shriek 的手記──Shriek: An Afterword,其間夾雜 Duncan Shriek 的批註,心中不免充滿愴然。如果你也來到這淒麗絕美的聖徒與瘋子之城,也許會在最熱鬧的 Albumuth 大道上,或是遠近馳名的 Borges Bookstore 找到我;要不然,我就下榻於 Hoegbotton Royale Safe House。如果屆時我已忘記回家,請幫個忙,把我拖回科幻國協。

該城歷年來的各種面貌:
2001, Cosmos Books,已不可考
2002, Prime
2004, Wildside
2006, Spectra

其他人士的探訪記錄:
http://www.emcit.com/emcit088.shtml#City Cheryl Morgan 大娘也去了
http://www.sfsite.com/11b/csm116.htm
http://www.sfsite.com/06a/cos129.htm
http://www.themodernword.com/reviews/cityofsaints.html
http://www.infinityplus.co.uk/nonfiction/saintsand.htm
http://www.infinityplus.co.uk/nonfiction/saintsand2.htm
http://www.inchoatus.com/Reviews/City%20of%20Saints%20and%20Madmen,%20Jeff%20VanderMeer.htm
http://www.revolutionsf.com/article.html?id=1216 (真是詳實的集體記錄!)
http://www.locusmag.com/2002/Reviews/Lalumiere03_VanderMeer.html (甚為絕妙!)

關於龍涎香城的一切:http://www.ambergris.org/
Jeff VanderMeer 船長的舊日誌:http://vanderworld.blogspot.com/
Jeff VanderMeer 船長的新日誌:http://www.jeffvandermeer.com/

PS. (Jul 28, 2007)
日前留下本篇記錄之時,曾與 Jeff VanderMeer 船長搭上線。他很樂意帶大家前往龍涎香這座聖徒與瘋子之城,就算因技術問題,無法參觀「所有」景點也無妨。而我也允諾如果真能成行,願意擔任隨團翻譯一職。只是我即將跟隨機動步兵師出戰攻打蟲族,打完後還得到月球參加魯娜共和國的獨立運動。去龍涎香的團至少也要等到 2008 年後半了......若有旅行社對這個團有興趣,請與我或是灰鷹聯絡......

Jules Verne: De la science à l'imaginaire (2004) by Philippe de La Cotardière, et al

2005 年是 Jules Verne 逝世百週年紀念,也難怪國內出版社會引發一股小小的 Verne 出版熱潮。上次提到過時報出版的那本小書,這次換邊城這本製作精美豪華的大書。

《凡爾納:追求進步的夢想家》不同的是,本書除了第一章簡略介紹 Verne 的生平,其餘章節就如同書名《從科學到想像》所揭櫫的,置重點於 Verne 同時期的科學發展與地理探險成就,並和 Verne 的作品對照檢視。所參照的文本很多都是此間讀者以往無緣得見的,因此參考價值不低。最後一章討論 Verne 作品中對未來、人性的看法與對後世作品的影響,後者寫得比較本位主義一點(當然不排除是因為我的科幻史本位主義作祟)。只不過全書有一些地方比較強調 Verne 的「預言」是否成真,我倒覺得沒必要計較這些。

或許是因為翻譯、製作的時間倉促,本書似乎沒有再找具有科普背景的人士再行校對,部分譯名,如「蒙代雷伊夫」,並非國內常用的「門德列夫」。另外在翻譯上似乎也有些瑕疵。像是把「哩」對應到 league,卻用「里」來對應 mile,雖然不能說一定錯誤,讀起來總是怪怪的。

閱讀版本:
Philippe de La Cotardière, et al,《從科學到想像:從地心到太空的冒險旅行,科幻之父凡爾納百部作品中的科學預言》Jules Verne: De la science à l'imaginaire),陳姿穎 等譯(臺北市:邊城,2005)

2007/07/27

Stardust (1999) by Neil Gaiman

我大概還是受到 Sense of Wonder 觀念的影響,認為「中規中矩」一詞拿來評註幻想作品是有所貶意的。本書恰好糾正了我的偏見。

童話故事內容該有的都有,也不會標新立異弄出什麼特別的花樣,完全靠說書人功力抓住讀者目光,很舒服很自然地遊歷完這一趟。純粹的老套編織出純粹吸引人的故事,意味著就算有再多漏洞和缺點,老式的風味還是有其魅力。

這本書居然是我目前讀過的 Gaiman 長篇小說中最喜歡的一本。8-p 連我都不像我了。

Neverwhere 一樣,本書最佳的呈現方式應該是圖像小說,繆思應該趁電影上檔的宣傳優勢去談版權再出一版。

看了電影預告,料恐怕多加了不少,雖然有老牌演員壓陣,還是怕走味啊!找 Claire Danes 飾演星星,不求美麗但靈氣十足,算是上上之選。

閱讀版本:
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星塵》Stardust),蘇韻筑 譯(臺北縣新店市:繆思,2005)

網上評論:
http://trashotron.com/agony/reviews/gaiman-stardust.htm
http://www.sfsite.com/02a/star50.htm
http://blogcritics.org/archives/2006/09/27/072636.php

電影官網:
http://www.stardustmovie.com/

Neverwhere (1996) by Neil Gaiman

這種描寫大都會奇幻地底世界的小說可以算是次類型了,尤其是設定在某個現實的城市,更能引起熟悉該地讀者的共鳴。

全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倫敦各景點的地下社會面向,以及各特殊名稱地鐵站的人物化。連我不過只是去觀光幾天的人都有感覺了,在那邊混上一段時日的人應該更能體會。

劇情本身倒沒什麼特殊之處,就是一個講得很好的故事。尋常人在某次機緣中進入地下世界,捲入陰謀及冒險之中。各人物恰如其分,但並不脫傳統架構。主角通過黑修士考驗取得鑰匙後,在心性上並沒有立即的轉變,算是比較令人耳目一新的安排,不過真正的突破點就在後頭。至於結尾部分,主角不論是回歸平常,或是按捺不住又跑回地下,其實都算傳統套路。

如果有人能把 BBC 的迷你影集版(這算正牌的「原著」吧)拿來和小說,乃至於改編漫畫對釘,應該很有趣。

閱讀版本:
尼爾‧蓋曼(Neil Gaiman),《無有鄉》Neverwhere),蔡佳機 譯(臺北縣新店市:繆思,2004)

網上評論:
http://blogcritics.org/archives/2006/10/24/173119.php
http://www.fantasybookspot.com/node/87
http://www.sfsite.com/07a/nev12.htm
http://www.mythsoc.org/nevrev.html
http://eyeris.blogspot.com/2006/08/book-review-neverwhere-neil-gaiman.html
http://www.associatedcontent.com/article/48977/neil_gaimans_neverwhere_a_review.html
http://www.epiphyte.net/SF/neverwhere.html
http://www.vinull.com/Post/2005/10/30/book-review-neverwhere-by-neil-gaiman.aspx
http://www.bookreporter.com/reviews/0380789019.asp
http://www.reidwise.net/mtarchives/001137.php

2007/07/26

I Am Alive and You Are Dead: A Journey into the Mind of Philip K. Dick (1993, 2004) by Emmanuel Carrere

很難想像一個法國作家利用許多二手資料以法文撰寫另一位美國作家生平事蹟的書會是什麼模樣。不過 Carrere 作到了,而且還不「難看」。

事實上本書要比正統的傳記簡單易讀好上手,因為作者刻意避開繁雜瑣碎的編年記事,改以近乎小說創作的方式敘述 Philip K. Dick 講好聽的話是傳奇與不凡,講得不好聽便是異常、偏執、充斥妄想的一生。Carrere 可以把小事件寫得很細,而且大膽剖析、解讀 Dick 的內心想法及部分重要作品的創作理念,但除了時間順序以外,本書缺乏足以安定讀者心理的嚴謹章法架構,因此閱讀時往往會被一連串的逸事牽著走,等於在看一本以 Dick 為主角的小說。我不知道目前正籌拍的雙胞 Dick 生平電影會如何呈現,本書恰好成為良好的取材對象(不只是內容,還包括敘事模式)。

不過這樣的特點對嚴肅深入的研究者而言是很不利的。就如同許多書評所提到的,本書攙雜太多 Carrere 個人的解釋觀點,且欠缺有系統地史料鋪陳,讓本書頂多就是一本寫得不錯的「故事書」,而非可供研究參考的詳實「傳記」。真要以一本書徹底了解 Dick 生平與他作品的初步評價,還是得參照 Lawrence Sutin 的 Divine Invasions: A Life of Philip K. Dick

另外,過於「演義化」的描寫有時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居然開始討厭起 Philip K. Dick 其人。雖然我還是很推崇他的經典小說作品,雖然我在閱讀 Sutin 那本傳記時就已經瞭解到 Dick 並不像國內某些推廣者口中那麼神奇(臺灣主流科幻推廣界從以前就很擅於造神),但讀過本書之後,我才深深體會到「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的含義。

閱讀版本:
Emmanuel Carrere, I Am Alive and You Are Dead: A Journey into the Mind of Philip K. Dick, translated by Timothy Bent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04)

網上評論:
http://books.guardian.co.uk/reviews/sciencefiction/0,,1498544,00.html Michael Moorcock 親撰書評
http://books.guardian.co.uk/reviews/sciencefiction/0,,1504386,00.html by Sean O'Hagan
http://www.theage.com.au/news/reviews/i-am-alive-and-you-are-dead/2005/09/17/1126750168610.html by Lucy Sussex
http://www.complete-review.com/reviews/carreree/iamalive.htm in the Complete Review
http://januarymagazine.com/biography/iamalive.html by Andi Shechter
http://www.infinityplus.co.uk/nonfiction/dick_alivedead.htm by Molly Brown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B0DE7DC1430F933A15755C0A9629C8B63by Charles Taylor
http://www.nesfa.org/reviews/Carey/iamalive.htm by Elisabeth Carey
http://www3.sympatico.ca/ian.g.mason/Emmanuel_Carrere.htm by Ian Garrick Mason

Lost Girls (2006) by Alan Moore & Melinda Gebbie

Alan Moore 和最近剛結婚的妻子 Melinda Gebbie 所合作的 graphic novel。絕對情色!絕對超限級!

故事描寫三個女人因緣際會之下,於一戰前夕相遇於奧地利某飯店。歷經一番色慾分享,三人彼此打開心房,互相傾吐各自在青春期後段所發生的「情慾(啟蒙)開發」故事。而這三個女人分別叫做 Alice、Dorothy 和 Wendy。

沒錯,她們三人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Moore 和 Gebbie 在此所呈現的則是這些故事的「真相」。Dorothy 的最容易理解:三個 Oz 國的同伴其實是三名性態度恰好可以與之對應的年輕農場工人;Wendy 則結識公園流浪兒 Peter,開啟她的慾望之門,卻同時撞見手成鉤爪狀的父親朋友...... Alice 被變態老教授「啟蒙」後,也展開她一連串女同性愛歷史。由於我對 Wonderland 故事不甚喜歡,也沒特別留意,所以 Alice 的典故就無法完全掌握。其他配角的背景與表現亦多有所本,只是我才疏學淺,除了 Dorian Gray 外,無法一一看出。

Gebbie 大膽而多變的畫風赤裸裸地展現人物的性愛過程,看得很爽是沒錯,不過往往會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產生閱讀心情的轉換。幾幅全頁式的大魄力場面(我最喜歡的兩張是 Peter 和 Hook 雙雄鬥「劍」爭搶 Wendy 和巨大陽具怪獸追殺 Alice)雖然情慾味極濃,但在我眼裡仍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三女的情慾啟蒙歷程到最後終於揭露最深沉、最私密也最勁爆的祕辛(Alan Moore 真有一套,思想頗邪惡的我還聯想不到這些面向),似乎隱約意味著女性在面對情慾衝突時(特別是 Wendy 的故事,簡直是典範),處理起來還是較男人圓熟。只不過撇開回憶內容,光是看旅館內的無遮大會,實在有些為情色而情色了。

另外,結局那兩頁也實在夠詭異,真猜不透 Moore 想要表達些什麼。

閱讀版本:
Alan Moore & Melinda Gebbie, Lost Girls (Atlanta: Top Shelf, 2006)

出版社官網專頁:
http://www.topshelfcomix.com/catalog.php?title=219

Alan Moore 專訪:
http://www.newsarama.com/TopShelf/LostGirls/MooreLG_01.html
http://www.newsarama.com/TopShelf/LostGirls/MooreLG_02.html by News Arama
http://www.morphizm.com/recommends/interviews/moore_lost.html by Morphism
http://209.237.250.100/interviews/Alan%20Moore%20co-creator%20of%20Lost%20Girls/ by Suicide Girls
http://www.scifi.com/sfw/interviews/sfw13282.html by Sci Fi Weekly
http://www.mania.com/50999.html by Comicscape

網上評論:
http://www.bookslut.com/comicbookslut/2006_10_010053.php by Jeff VanderMeer
http://blogcritics.org/archives/2006/07/10/020259.php
http://www.salon.com/books/review/2006/08/30/moore/
http://www.english.ufl.edu/imagetext/archives/v3_1/reviews/sandifer.shtml
http://grumpyoldbookman.blogspot.com/2007/05/alan-moore-melinda-gebbie-lost-girls.html
http://www.boingboing.net/2006/09/09/alan_moores_pornogra.html
http://www.comicfoundry.com/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75
http://www.playboy.com/arts-entertainment/reviews/books/lost-girls/
http://eyeris.blogspot.com/2007/05/book-review-lost-girls-alan-moore.html
http://blogcritics.org/archives/2007/03/07/132912.php

把典故挖個徹底的 Wikipedia 專頁: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st_Girls

《臺灣科幻文學薪火錄 (1956~2005)》(2007) by 黃海

一個科幻作家撰寫行內相關的非小說類書籍,大致上可分為三種目的:其一詳述自己創作生涯的軌跡,同時側寫一路走來在業內業外的種種點滴記錄並抒發感想;其二分享寫作技巧與心得,將 workshop 的功用推廣至讀者群;其三則化身為論述者,或評論其他同行作品,或闡述自己長年來所形塑的科幻理論和信念。黃海這本書全包了。而且由他這位從萌芽迄今一直不離不棄,四十年來始終如一,創作立論不輟的前輩所寫就,意義更是重大。

我不否認自己最感興趣的仍是科幻史話的部分。黃海的考證不旦釐清臺灣科幻起源之謎,更回憶親身參與的經歷,清楚交待前張系國時期的發展景況(除了國家出版社王凱竹前輩如何選書翻譯的謎團仍懸而未決,大概是黃海與之並無論交之故)。至於其他時期,黃海也根據自己的參與和觀察,做下詳細的記錄,同時介紹各時期自己的代表作和其餘重要作品。比較可惜的是,作品介紹中一來缺乏張系國科幻獎帶出來的幾位好手,譬如黃海在文中不只一次提到鄭文豪,但卻未對他的作品有所著墨。范盛泓、廖大魚、許順鏜,乃至於前年重出江湖的賀景濱也頂多列名而已。二來在兒童科幻方面,除了自己的創作外,僅介紹張嘉驊和中國作家張之路,九歌出版的得獎作品似乎可以納入討論。近期國內獎項的得獎作品反而有大篇幅的介紹,可見黃海在撰寫時大概考量到作品取得的難易程度,同時也帶有提攜後進的況味。

寫作指南部分,一來我不從事創作,二來這東西本來就各人巧妙不同,所以我也不妄加評斷。而科幻立論方面,由於黃海的科幻知識大多透過其他中文來源的轉述,並受張系國以及中國方面的觀念影響,因此保有強烈二元對立的觀念,可以從「軟、硬科幻」(這東西我不想多談,該說的都在這裡)的二分,和「文以載道」與「娛樂價值」並立無法相容的立論看出端倪。黃海對於西方科幻的認識,恐怕還停留在 John W. Campbell 甚至 Hugo Gernsback 的年代(這是臺灣科幻整個大環境的關係,我稱之為「The Gernsback Continuum in Taiwan」,初步論述在此),因此他「科幻元素表」與「科幻創意枯竭」的論調,對應到當前英美科幻發展現況仍有相當大的差距。至於臺灣與中國科幻發展的比較,黃海認為臺灣科幻並不承載推廣科學的任務,而比較傾向文學。在張系國時代的確如此,然而更換總舵主(這個稱謂比「舵手」稱頭)之後,雖然科幻創作不直接變成科學教育的工具,但在引進作品及推廣策略上,卻仍避免不了與科普合流掛鉤的作風。反觀中國現在因為大量多樣化的譯本注入,已經開始從量變而產生質變。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模樣,或許還得再觀察個幾年才行。

總言之,本書的出版本身就是臺灣科幻界的盛事。適逢 Locus 連兩期作專題悼念甫謝世的 Jack Williamson 大師,不禁使我聯想到:黃海之於臺灣科幻,也約莫就等同於 Williamson 之於米國科幻吧。很高興黃海能寫下本書,為此間科幻從發軔迄今做了完整的見證。而我也要開始忙個幾天,將書中提及的早期書冊資料搜齊,編入仍然諸多不足的「全」書目了。

閱讀版本:
黃海,《臺灣科幻文學薪火錄 (1956~2005)》,(臺北市:五南,2007)

Divine Invasions: A Life of Philip K. Dick (1989, 2005) by Lawrence Sutin

根據 2006 年九月號 Locus 的消息,好萊塢現在把主意打到 Philip K. Dick 的生平上,目前正有兩部籌拍中的電影會以此作主題來發揮。因此今年我大概會把書櫃裡的 Dick 研究書掃過一遍,也算聊表心意。就先從這本評價最高的傳記開始下手吧。

作者透過眾多第一手資料的研究和相關人士的訪談,完整呈現出 Dick 從出生到謝世種種不平凡的經歷。也正是這麼多事件直接影響他的精神狀態,進而寫入作品當中,造就出一位來不及受封的大師。閱讀的同時可以打破此間介紹 Dick 時所誤傳的一些迷思:像是他一生窮困潦倒,成名已在身後之類的。Dick 窮歸窮,但還不至於到潦倒的地步,而且他的貧窮和他的性格有直接關連,並不完全歸因於懷才不遇。自從他拿到雨果獎之後,在行內一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和科幻同儕們頗有論交;所謂的「成名」,應該稱作被「主流所發現進而重視」比較恰當。絕大部分的科幻人還不見得有這種機會呢。

除了 Dick 的生平,本書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 Sutin 對照 Dick 的創作軌跡和生平各階段,詳盡分析特定文本與其創作時空下人事物的比對。從讀者的角度,知道這些祕辛可以同時瞭解該作品與 Dick 其人其事,讀起來更加上手;從研究者的角度,這些內容更是不可多得的精讀素材,隨便一項都可以再切入做深度探討。讀完全書,更對某些評論者所言,Dick 本身活脫脫就是他作品裡面的角色,有著更深刻的體認。

至於附在卷末的 Chronological Survey and Guide,對於 Dick 的全作品有著簡單但不失豐富的介紹,特重於故事大綱和創作脈絡。Sutin 對每部作品的評分對初入門 Dick 而不知如何選書的讀者很有用,只差沒有一本一本慢慢分析,不過行內根本不缺這方面的專著,傳記也沒必要做這種事。

閱讀版本:
Lawrence Sutin, Divine Invasions: A Life of Philip K. Dick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5)

作者訪談:
http://www.philipkdickfans.com/articles/sutin-interview.htm

網上評論:
http://www.challengingdestiny.com/reviews/dick.htm(舊版)
http://foresightinternational.com.au/catalogue/resources/Divine_Invasions.pdf(舊版)
http://www.sfsite.com/04a/di245.htm by Tom Marcinko

2007/07/25

Is There a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Or Why Do We Need More Sf Histories? (2003)

* This is my mid-term course essay for Genre Definition Module of 2003/4 MA course i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in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 For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is essa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lease refer to
http://danjalin.blogspot.com/2007/07/blog-post_16.html


'To understand sf, therefore, one is forced to be a historian.'[1] Hence, sf histor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ose who want to know science fiction. However, even though the texts are out there, and the writing/publishing facts are fixed, it still seems impossible to achieve a consensus of sf history. Almost every 'historian' insists on her own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se facts, that means, to understand one's version of sf history, we must consider her definition of science fiction and which aspect(s) of sf she emphasises or concentrates on. After evaluating various sf histories, we might choose one side to follow, or compile in mind our own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The first interesting question every sf history has to answer is 'Which story did science fiction begin with?' It could be traced back as early as Lucian the Samosata's The True History, Homer's Odyssey, the epic of Gilgamesh, or even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2] 'if we accept the body of known and hypothesized facts of the world as the equivalent science of the day'[3]. It also could be as late as 1926, when Hugo Gernsback published the first issue of Amazing Stories, if we believe in that sf is a genre 'consisting of a body of texts related by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at genre as recorded in contemporary commentary'[4] and as the genre we know nowadays. The rest historians emphasise more on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argue that there should not be any science fiction written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They respectively pick up one significant author or piece of work and then 'prove' her/it to be 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writer/story along with introducing their defini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Brian Aldiss's argument of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being 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story, though well-know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ield, is based on his definition: 'Science fiction is the search for a definition of mankind and his status in the universe which will stand in out advanced but confused state of knowledge (science), and is characteristically cast in the Gothic or post-Gothic mode'[5], and is attacked by some other scholars. One of the attackers, Thomas M. Disch, argues the gen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an extensive general readership, and regards Edgar Allan Poe a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6]. John J. Pierce, who also disagrees with Aldiss's assertion, claims 'the atmosphere of Frankenstein remains one not of science, but of sorcery'[7] and gives the credit of '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to Jules Verne because 'only by stripping his fiction to the bare essentials of the adventure story motivated by scientific discovery or invention could Verne lay the groundwork for sf to evolve on its own terms'[8]. Brian Stableford's Scientific Romance in Britain 1890-1950, though does not explicitly point out the origin of science fiction, still has done an excellent job in providing a history of a mature but older genre started with H. G. Wells and his contemporaries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Atlantic. But whatever their arguments are, all these along with other opinions I have not mentioned are part of my 'tru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I completely agree with Gary Westfahl and some other researchers that there was no sf genre before Hugo Gernsback. It is Gernsback's campaign that makes people be aware of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know what they are writing; readers know what they want to read; publishers know what to be printed for profit; critics know how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to judge the texts... All these are working under a banner called 'science fiction', thus the genre appears and lives on. However, while discuss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texts, activities, and movements inside the genre but also those 'related to' it. We cannot chronicle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st right from 4th July 1776 but go back to earlier events, maybe as far as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en the Indians had started chasing buffalos or wild horses on that land (though it sounds absurd). In a similar way, we have to look backward to those previous writing or publishing which had influenced Gernsback's definition or categorisation of sf, whether directly or not, with or without concrete evidences, even if it is ridiculous to see these works as science fiction. After analysing Gernsback's various blurbs and essays, Westfahl points out six sf models/traditions in Gernsback's theory: melodramatic adventure in Luis Senarens and other contemporary pulp writing, Gothic novel and satire in Edgar Allan Poe's stories, travel tale and utopia (also by explicitly listing Bellamy) in Jules Verne's, tale of transcendence in H. G. Wells's and other scientific romances[9]. Westfahl admits these authors 'filtered through the mind of Gernsback, actually influenced the emerging genre of science fiction'[10]. Even though Westfahl also argues their influence is indirect and 'mediated by Gernsback'[11], the influence still exists, so it is adequate to give them a position in the sf history. Taking them as another starting point, we can trace further back according to the themes. And then it is not so awkward to say that earlier texts from the epic of Gilgamesh, The Odyssey are related to science fiction. Texts after the Renaissance, eve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uit better. The point is: while talking about the sf history, we should consider not only the texts in the genre, but also those from outside or written before, i.e. to treat sf as a writing mode. If the label is crucial, we always can call the texts before 1926 'proto science fiction'.

While focusing on later period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ce fiction genre, this argument still seems to work well. Scientific romance is an earlier British genre independent of science fiction, but no sf history would be complete if it ex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omanc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genre evolves on, more and more non-genre authors write in sf themes or take the approaches similar to sf in their creation, that is why we have so many jargons like 'mainstream', 'slipstream', 'fabulation', 'magic realism', 'postmodern sf'. Some of them are even recognised and get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genre although the authors may deny that what they write is sf. These work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f history, too. Besides, we still have to add in the chronicles of genre publishing, criticism, and fan activities, which are also critical in a histor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 science fiction. However, the disappointing thing happens. After all these efforts, this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looks like Edward James's 'sad muddle'[12]. Maybe, what we need is not the 'one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but a great number of historical studies on specific topics of sf.

Frankly speaking, the bulky sf history book, like Trillion Year Spree or the Panshins' 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 spanning all the periods of sf development, chronologically listing brief biographies of important authors, discussing their famous works, describing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s and/or fan activities in short, along with the compiler's criticism and ideology (thus contains almost everything to form a 'sad muddle'), is quite informative for newcomers to this field. Yet, however abundant contents it supplies, it still cannot play the role of encyclopaedia, nor can it depict all the details of a period in one chapter, which occupies dozens of pages at most. Instead of building such a huge volume, we can tak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first, to work on only a period in the sf history or a special subject. We have several successful examples already, such as Everett F. Bleiler's Science Fiction: the Early Years, Brian Stableford's Scientific Romance in Britain 1890-1950, and Mike Ashley's great effor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Each of these has become the authoritative research in its own field. The second approach is to deduce a model or a theory depicting what science fiction is or how science fiction changes or evolves by thoroughly analysing the text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such as criticism, publishing or market situation and readers' reactions. I think this i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most useful function of the studies in sf history. Westfahl made such an attempt at the end of The Mechanics of Wonder. His 'description of science fiction', which in my opinion provides the most complete vision of the sf genre, covers all the materials which could appear in an sf publication: 1) what we traditionally call 'science fiction' (with all three aspects of story plots, scientific facts/ideas, and prophetic/(retrospective?) features), 2) fantasy (without scientific languages), 3) scientific novels (without prophecy/(retrospection?)); 4) prophetic scientific nonfiction (without a story), and 5) criticisms, commentaries, introductions to previous four categories of texts or sf genre itself[13].

However, I am more interested in his historical model of the sf genre evolving, the main idea of which is the principles or proposals of what sf should be submitted by a certain critic with authority could not affect her contemporaries but will influence writers/readers of the next generation[14]. He successfully shows that Gernsback's sf theories breed the 'Golden Age' writers and John W. Campbell Jr.'s ideas about sf raises the writers in the 1950s; while he continues asserting this model works properly on later periods, I think there might be some problems. First, it is easy to point out Gernsback and Campbell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the genre before the end of 'Golden Age', but for later periods, we need a thorough research to look for who is/are in charge. Second, after the World War II, there have been obvious influences from outside the genre, both literal and socio-economical, thus makes the situation more sophisticated to analyse. Furthermore, if we apply this model on later periods, a series of questions would arise as a result from the lack of satisfactory sf history specific to the periods after 1950s. Does the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still apply to the period after New Wave? What do sf critical theories of the New Wave directly influence? Cyberpunk, or the nameless period of 1970s in which the sf writing is catching up the wave? If it is cyberpunk, how about those retrospectives of space opera and other works filled with traditional sf themes? Who affected them? Not to mention the variety of sf texts in the 1990s and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is difficult to be tagged.

We need more sf histories. Not the big ones briefly browsing from the epic of Gilgamesh or Frankenstein or Ralph 124C 41+ to Ken MacLeod's Marxist political space opera but those extensively,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of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sf history or a subject of the field in detail. We need descriptions and models tha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science fiction, not just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science fiction', but how 'science fiction' has evolved from the trivial past to its present status. (I dare not predict what it will becom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a non-Western reader who desperately wants to know sf better, such as myself.
----------------------------------------
[1] Edward James, 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2.
[2]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9), p. 12.
[3] Ibid.
[4] Gary Westfahl, 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8.
[5] Brian Aldiss and 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reprinted edn.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p. 4.
[6] 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How Science Fiction Conquered the Worl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 pp. 37-38.
[7] John J. Pierc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A Study in Imagination and Evolu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7), p. 22.
[8] Ibid, p. 34.
[9] Westfahl, op. cit., pp. 79-83.
[10] Westfahl, op. cit., p. 83.
[11] Westfahl, op. cit., p. 91.
[12] Brian Aldiss, Brian Stableford and Edward James, 'On "On the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in Foundation: the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 47, (1989), pp. 28-33 (p. 33)
[13] For further analyses, see Westfahl, op. cit., pp. 291-307.
[14] For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is model, see Westfahl, op. cit., pp. 281-283.

Taking Notes: "Inspiration" (2006) by Jeff VanderMeer

Jeff VanderMeer 在他 blog 上所發表的一篇關於寫作的感言。有意參與文藝創作的人全篇看完後,應該心有戚戚焉。

全文網址:http://vanderworld.blogspot.com/2006/01/inspiration.html

劃重點:(粗體為我所加)

paragraph 3:
...... There's nothing more insanely beautiful than sitting down to write--either longhand or on the computer--and find your fingers out-running your brain. To be so inspired that you're not thinking as you write, that you're just the vessel, the receptacle, for the words, which are pouring out as if they were your life's blood.
〔 理想狀態:靈感來了就像用倒的拚命寫。〕

paragraph 4:
...... You can't be inspired every day just like you can't be madly, deeply, insanely in love every day. It's just not possible. No one can sustain that.〔由於不是天天在過年,所以〕Your relationship over time with words, with stories, with characters, has to be deeper than that first rush of emotion.
paragraph 6:
You can't be madly in love all of the time, but if you're not in love some of the time, how do you continue?
paragraph 9:
I get pleasure from writing. An obscene amount of pleasure. ...... And on those days when I feel my heart beating fast and my mind focusing on something unreal to make it real. When I rise from sleep full of story or moment or character or image and when I write it seems as natural as breathing…well, that's a bit like knowing what it's like to be alive. ......
paragraph 11: 〔結論〕
But, regardless, on a basic level, why does one write except for the pleasure of the physical act of writing—without thought, without intent, without agenda. But simply…writing until there is nothing to the world except for the story.
〔寫作是一件爽事,沒有其他理由,寫到世界上就只剩那個故事就成了。〕

感想:寫比較累,讀比較輕鬆。不過光是閱讀的話,要融入到與作者「同步同爽」的境界比較難。

關於 Stephen R. Donaldson, The Chronicles of Thomas Covenant the Unbeliever Trilogy (1977)

共有三冊,均於 1977 年首度出版:
Book One: Lord Foul's Bane
Book Two: The Illearth War
Book Three: The Power That Preserves

這個系列是七○年代模仿 J. R. R. Tolkien The Lord of the Rings 的史詩奇幻風潮中評價最好的其中一部。主角 Thomas Covenant 為一麻瘋病患,但卻為幻想世界裡傳說中的救世主。全系列充滿晦暗與反英雄的氣息。1998 年的 Locus 雜誌票選為史上最佳奇幻小說第十名。

它能在眾多倣效者中脫穎而出,進而成為奇幻重要經典系列的原因,主要是其特殊的主角設定。在以往的英雄史詩故事中,被稱做英雄的主角,不是英明神武,就是具備其他能擔任英雄的條件,最重要的是,他們最起碼在表面上都是為某個信念而戰。然而 Unbeliever 的主角完全顛覆此一形象與概念(不若 The Hobbit 中的 Bilbo Baggins 等所謂「另類」英雄的描述)。Thomas Covenant 在一開始就完全否定了奇幻世界的存在,將自己定位成「莫信者」。他在奇幻世界 The Land 的所做所為,也完完全全背離任何足以稱為「英雄」人物的最低限度標準。

再來,就是整個 The Land 的世界設定。和其他奇幻作品中的虛構世界相比,雖然它也是一個標準的史詩奇幻故事場景,一樣繼承 LotR 中的關鍵特色,但 The Land 是一個全然處於苦難中的世界,裡面看不到歡樂、笑容,只有一幕幕的苦難、仇恨與殺戮。

把三部曲看完,再將之與 LotR 比對,讀者們會找出許多兩者間的相似與師法之處。這個系列的價值,就在於 Covenant 兼具的廢柴本質、英雄身分、「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的心理特質(故事一開始就特別強調 Covenant 得靠這個心理建設才能在真實世界中存活)以及 The Land 虛幻世界之間的矛盾關係。作者 Donaldson 不但不迴避這項議題,還儘可能地在劇情安排與文字描寫上擴大其中衝突。Covenant,Lord Foul 和 The Land 的子民三者間的複雜關係形成了第一三部曲得以吸引讀者的張力。

我個人非常喜歡 Unbeliever 第一三部曲,但我從來不會認為它是一個愉悅暢快的閱讀經驗,更不用說推薦它給入門的朋友。Unbeliever 所激發的,不僅僅是腎上腺與腦前葉這兩者,而是深藏在人心中的種種負面思維與感受。它所代表的,是一個永遠只會負面表述的廢柴,如何在傷害別人卻更傷害自己的同時,還能找到方法生存下去。

後來還有第二三部曲,最終系列的第一集 The Runes of the Earth 也出了,但評價就不若原來的前三部。

2007/07/24

The Terror (2007) by Dan Simmons

我敢大膽地說一句話:Dan Simmons 筆下沒有難看的小說,只怕讀者撐不下去。從 Ilium / Olympos 到本書,我更堅定這樣的看法。

故事取材自真實事件:1845 至 1848 由 Sir John Franklin 領軍的西北航道探險隊全滅始末,Simmons 仍然做足功課,不但忠實呈現已知史料,還以此為本,夾雜著讓讀者耐著性子硬食下去的懸疑、超自然(現實),以及反映各個視點人物心理狀態的書寫,因而構成這 766 頁(不含卷末 Acknowledgement)的巨獸。

本書的大篇幅明顯分成幾個階段:一開始雖然船隊已經陷入冰層,從不斷切換的視點人物敘述,(和閱讀其他 Simmons 的作品相比)讀者可以較為掌握英國海軍極地探險任務的完整概況:從組織、計畫成行乃至於船長之間權力、名望,甚至婚配對象的較勁(從中衍生出討海人性苦悶問題,作為後面劇情的伏筆)等等,均有所認識,(否則讀 Simmons 的書時把洋文 wiki 開在旁邊是很基本的要求 =.=,很多時候還找不到呢)。等到故事線單純化後,探險隊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神祕吃人巨獸,悶和驚恐兩種情緒交雜在一起。棄船沿著 King William (Is)land 西側南下又是另一段發展,雖然沒什麼太大起伏,但不安的感覺一直纏繞於心,直到真正的高潮爆發,吃人的不僅僅是怪物而已。(在這裡又回歸到基於史實的推論!)結局算是另類的反高潮,雖然解開不少謎團,但與前段的驚心動魄反差甚大,不過撇開內心的錯愕,這樣的結局也確實最為合理高明。

說實話,我對本書的閱讀策略是錯誤的。我拖得太久,以致於悶的地方會更悶。如果能壓縮在一、兩週之內讀完(當然得細讀,Simmons 的作品掃描法完全不適用,其實並非不可能,最後六十幾頁就是一個下午解決的),樂趣會增加許多。當然讀他的東西免不了得開一些文學背景的外掛,這一本直接提到的是 Thomas Hobbes 的 Leviathan,再掛上 Herman Melville 的 Moby Dick 會更佳。

Simmons 在給 2005 年二月給讀者的信中曾 kuso 地提到為什麼他要寫北極而不是南極,是因為他沒辦法寫出一隻巨型變種食人企鵝來說服編輯和代理人。Simmons 到底還是 Simmons,太正常了。我相信 Jeff VanderMeer 就有辦法。X-D 話說 Simmons 下一本書多少還是和本書有關,他自己都公諸於世,我也就不多談,反正到時候買來讀就是了。

PS. 本書確定會有臺灣譯本,完工出版日期仍未定。

閱讀版本:
Dan Simmons, The Terror (New York: Little, Brown, 2007)

Dan Simmons 官方網站:
http://www.dansimmons.com/index.html

Dan Simmons 訪談:
http://www.sffworld.com/interview/218p0.html SFF World
http://ofblog.blogspot.com/2007/04/interview-with-dan-simmons.html

網上評論:
http://www.scifi.com/sfw/books/column/sfw15092.html John Clute 老大的專欄
http://vanderworld.blogspot.com/2007/01/dan-simmons-terror.html by Jeff VanderMeer
http://vanderworld.blogspot.com/2007/03/snark-in-nyt-book-review.html Jeff VanderMeer 為本書辯護,並向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開幹(話說行內對該報的科奇幻書評已經積怨已久......)
http://www.mostlyfiction.com/scifi/simmons3.htm by Ann Wilkes
http://www.reviewsofbooks.com/terror/review/ by W. R. Greer
http://www.sffworld.com/brevoff/338.html by Owen Jones
http://www.bevvincent.com/onyx/simmons-terror.html by Bev Vincent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1/18/AR2007011802346.html by David Masiel
http://seattletimes.nwsource.com/html/books/2003541087_simmons28.html by Nisi Shawl
http://www.boston.com/ae/books/articles/2007/03/25/here_be_monsters/ by Katherine A. Powers
http://www.usatoday.com/life/books/reviews/2007-01-29-simmons-terror_x.htm by Deirdre Donahue
http://www.bookloons.com/cgi-bin/Review.asp?bookid=7394 by Martina Bexte
http://trashotron.com/agony/reviews/2007/simmons-the_terror.htm by Rick Kleffel
http://davegreten.typepad.com/dave_gretens_blog/2007/03/book_8_the_terr.html by Dave Greten

Edward James,《二十世紀的科幻》──〈序〉

Edward James,《二十世紀的科幻》(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林翰昌(Daneel Lynn)譯



金恩‧渥夫(Gene Wolfe)所著的現代科幻傑作,堂堂五鉅冊的《新陽之書》(The Book of the New Sun)開頭,主人公瑟維瑞安(Severian)在城塞(the Citidal)中的藝術館遇見一名長者。

老人正清理的圖片,呈現一名穿戴盔甲,矗立在荒涼大地上的人物。他並沒有攜帶武器,但手持的棍棒掛著一面奇特,且未隨風飄蕩的旗幟。頭盔的面罩由純金製成,既無眼洞也沒有通氣孔。光滑的表面只映出死寂的荒漠,此外空無一物。

隨後的對話讓瑟維瑞安,或許還包括了讀者,明瞭這形象是:

「看它亮起來的樣子多美啊!你那藍色噩地又從他肩上升起,就如同致尊者的魚一般新鮮......」
「那是月亮嗎?聽說那地方應該更肥沃些。」
「現在是如此沒錯。這張圖是在月球還沒開墾前就完成的。看到那棕灰色的部分了嗎?在當時那就是你抬頭看到她的樣子。可不是現在綠油油的一片。」
[i]
牆上的圖片是基督時代廿世紀近終了的時候,一名美國太空人站在月球上的景色。對瑟維瑞安而言,就算沒有百萬年,也起碼有千年之譜的歷史。

這幅從異世界反觀地球的圖案──我們早已熟悉這重製過無數份的形象──代表著廿世紀科幻多重面相的複雜符號,因此也象徵著本書的內容。作家藉由科幻小說,從異世界的遠方,或是外星生物的角度覘看人類和地球的問題。這或許帶有諷刺的意圖,但更多時候,這種刻意的疏離是要針對人類與地球的問題,提供讀者更煥然一新、更「科學」的觀點。就如同前文引用的渥夫作品,讓我們從嶄新的角度觀看某個熟悉的影像。這種疏離的觀點帶給科幻讀者類似於(但要便宜許多)部分美俄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的想法。他們闡述從太空觀看地球的景象影響了對國家主義、人類衝突、環境問題的看法;相較於無垠的銀河、宇宙,人類的區區成就是多麼渺小易碎。再者,這個形象還彰顯出廿世紀科幻預見當代科技發展的方式。從某個角度來看,科幻確實讓這個影像成為事實:參與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的美國航太總署科學家與工程師,有許多都是科幻小說的讀者;他們不諱言受到科幻作品中征服太空願景的啟發,特別是在他們年輕時候的四、五○年代。在廿世紀的大部分時光中,美國作家在科幻界佔盡優勢,而同樣也是美國科學家解決了拍攝該照片背後的種種技術問題(雖然用的是日本製相機)。在廿世紀初,這個影像是全然的「科幻」;然而在照片拍攝後的廿餘年,征服太空的願景也縮小成發射商用、軍用或(偶一為之的)科學用途人造衛星的今日,它已經成為明日黃花──儘管看起來似乎就和往昔一般虛幻不實。登陸月球涵蓋了廿世紀科技的巨大進步,這種進步同時也是科幻發展的一大助力。科幻始終是最能瞭解這些變遷對社會、歷史的重要,以及對人類發展影響的文學類型。

本書是一本主要針對不諳科幻(science fiction,之後將常縮寫為「sf」)的讀者所撰寫的介紹書。本書不單單是本文學史,還企圖跨入文化史的範疇。的確,科幻不再只是單純的可供文學批評者研究分析的文本集合。科幻的構想和符號早已散佈在電影、電視、搖滾樂和廣告內容當中;它也在娛樂圈佔有一席之地,從忍者龜、變形機器人到漫畫、電腦遊戲,都有科幻的影子;科幻還在創造新宗教(像「科學教派」)和集體幻想(如「飛碟」)中參上一腳。科幻更不僅僅是眾多讀者所閱讀的文本集合;它提供了觀看世界的另類方式,也是宗教的替代品或補充物。而且,就像宗教一樣,它還提供具有特殊意義的認同歸屬。

本書以文學的觀點看待廿世紀的科幻(包括科幻起源的簡短討論,因此把廿世紀拉到 1895 年威爾斯(H. G. Wells)的《時光機》(The Time Machine)問世時起算,並對部分重點文本加以分析。但本書也涵蓋了廿世紀科幻(及其作家、讀者社群)發展與大眾文化、政治與科學進步之間的歷史關係。本書還持續關注美國科幻與世界科幻的差異;世界科幻和美國及其他文化的互動,往往影響到它們在廿世紀的發展。這邊所討論的其他文化主要來自英國。基於種種理由,本書將焦點置於英語系科幻:第一、英美科幻一直執世界科幻之牛耳,科幻學者甚少對其他科幻傳統加以著墨,再者,除了法語系作品以外,我實在不熟稔其他世界各地的科幻。本書的主要基本論點為:科幻是主要的文化現象,若欲瞭解西方社會如何接受廿世紀特有的快速變遷與不確定性,通曉科幻是必要的途徑。本書可從多麗絲‧蕾辛(Doris Lessing)的評論中萃取出另一個可能的標題──「科幻:屬於我們時代的方言」。

如果在本書正文中出現任何新的想法,那大概是來自於我和其他單冊科幻介紹書作者們背景上的差異。我並非同布萊恩‧歐狄斯(Brian W. Aldiss)或萊斯特‧戴爾瑞(Lester del Rey)一般是科幻作家,也不是艾利克‧拉普金(Eric S. Rabkin)或羅伯特‧史考勒斯(Robert Scholes)之流的全職科幻學者,更惶論如詹姆斯‧耿恩(James Gunn)兩者兼修;我的專業作品絕大多數屬於早期中世紀研究。不過迄今我也有四十年科幻閱讀的經驗。我最早的科幻閱讀源自於1952年六月廿七日發行的《老鷹》(the Eagle)雜誌,裡面刊載著《放逐到水星》(Marooned on Mercury)的第一集──這是後來被稱為「大膽阿丹:未來領航者」(Dan Dare, Pilot of the Future)的第三部圖像小說(也因此我將本書獻給法蘭克‧漢普森(Frank Hampson),「大膽阿丹」的創作者)。十年後,我加入「英國科幻協會」(British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開始進入了狂熱科幻迷的世界;對一名來自小型英國公立學校羽翼下的青少年來說,這實在是令人興奮的體驗。時至今日,我依然小幅度地遊走於科幻迷文化圈;出席奇特的科幻集會、為幾份刊物寫科幻書評、出版關於科幻史的學術文章,還加入了美國的「科幻研究協會」(the 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從1986年起,我代表「科幻基金會」(the Science Fiction Foundation,1993年之前設立於東倫敦學院(the Polytechnic of East London),現已移轉至利物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主編《基地:科幻評論》(Foundation: The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北美地區以外唯一的科幻學術期刊。這份刊物致力於科幻的歷史與批評,每年出版約四百頁的專文、評析和論辯;藉由它的幫助,我才有機會結識來自三大洲,深富知識與洞見的科幻評論家。這些年來,我也在廣博的「科幻基金會」藏書中發現許多無價之寶。

身為一名早期中世紀研究者,我習慣於將文學作品視為歷史文件,也往往根據最少的資料大膽歸納通則;就像許多早期中世紀學者,我幾乎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文化歷史學家。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的立場是在科幻學術主流之外;這股主流不單是北美觀點,還奠基於英語文學術體系之內。近十年來,學術圈的態度開始有了轉變,文學研究學門開始接納大眾文學,以及電影或其他非印刷媒體的專家;然而,英文學術體系對科幻的敵意仍履見不鮮。這也是科幻學術界一直被迫要捍衛科幻,讓它成為「高級文學」(high literature),以證明該文類存在的原因之一。受到文學界敬重的作家,像是巴拉德(J. G. Ballard)、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等,從而達到了「正典」(canon)的地位,同時卻脫離了他們在科幻史中實質的重要性。文化歷史學家就沒有這種顧慮:對她來說,漢吉克‧達爾(Hendrik Dahl)的〈海王星的怪物〉("Monsters of Neptune")和山謬‧狄拉尼(Samuel R. Delany)的〈時間做為半寶石的螺旋〉("Time Considered as a Helix of Semi-Precious Stones")同樣具有研究價值,況且她還沒沾染上那種不自覺地將文字作品視作較其他科幻想像表現形式更為優越的習氣。

在此我要謝謝位於大西洋兩岸,閱畢本書的最後草稿,並給予眾多寶貴勘誤與建議的朋友及學者;他們是:瑪琳‧巴爾(Marleen Barr)、約翰‧克魯特(John Clute)、葛拉罕‧福特(Graham Ford)、科林‧格凌蘭(Colin Greenland)、艾利克‧拉普金、布萊恩‧史戴博福特(Brian Stableford)、詹姆斯‧瓦文(James Walvin)和蓋瑞‧衛斯法爾(Gary Westfahl)。我忽略了部分建議,但大多數還是接受下來,只不過有時候會感到一絲遺憾;像是大家一致認為我不該使用「她」(就像上一段最後)做為科幻作家和評論家的不特定代名詞,因為當女性還僅在這兩種身分中占少數比例時,這種用法並不恰當。我也要感謝約翰‧克魯特願意在電話中分享他對科幻領域廣博如百科全書的知識,以及在本書即將完稿之際,他和彼得‧尼克斯(Peter Nicholls)合編的《科幻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倫敦,1993)能及時問世。它不但是到目前為止的最佳科幻參考書,更是我所知道的參考書籍中最好的一本。本書的拼字和年代均參照該百科,倘若讀者想要延伸閱讀我在本書所提到的任何內容,《科幻百科全書》裡有著豐富的資訊和相互參照的指引。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法拉‧孟德爾頌(Farah Mendlesohn),她毫無怨言地檢閱一版又一版的草稿,還提供給我極富內容與見解的建議,以及無比的鼓勵和支持。本書有許多想法都經由和她討論後才成形。希望藉由這裡的鳴謝能帶給她足夠的學術聲望。
----------------------------------------
[i] 金恩‧渥夫,《凌虐者之影》(The Shadow of the Torturer,1980),「新陽之書」卷一,摘錄自 Arrow 版(倫敦,1981),頁49、52。

2007/07/23

The Clan of the Cave Bear (1980) by Jean M. Auel

這本史前小說雖然篇幅不小,讀起來卻很流暢自然。Auel 採用最簡單的方法:以現代角度加全知觀點鉅細靡遺地描寫一個現代智人小女孩在尼安德塔人部落中成長的種種經過,卻收到最直接的效果。

就算書中所有人物全都是功能性角色,媽媽很媽媽、族長很族長、大巫師很大巫師、壞人一樣從頭壞到底,主角威能也開很大,練什麼就會什麼(難道身為現代智人是一種大絕?),我還是不由自主地一頁頁翻下去。

和大多數讀者一樣,本書帶到的性別議題也頗吸引我的目光。Auel 很明顯地不是激進派,女主人公頂多就「離個經、叛個道」,還不至於正面對抗權威。令我比較注意的是,Auel 很強調母性的概念:就算面對男性的暴力與肉體侵犯,母性思維還是可以幫助女人找到尊嚴,做好心理方面的武裝。我很好奇如果她參與當年的 Khatru 3/4 Symposium,會和女性主義大將們擦出什麼火花?Tiptree(那時她的女性身分還沒曝光)提到母性就被抨擊得狗血淋頭,如果換成這些人動筆,Ayla 的境遇或許更有趣,但恐怕和考證出來的史前生活「實況」落差更大。Auel 的作法是我所比較欣賞的。

閱讀版本:
珍奧爾(Jean M. Auel),《愛拉與穴熊族》(The Clan of the Cave Bear),黃中憲 譯(臺北市:貓頭鷹,2007)

Jean M. Auel 作者官網:http://www.jeanmauel.co.uk/home.htm

網上評論:
http://blog.roodo.com/franwu/archives/3354047.html Fran 私觀點
http://www.wretch.cc/blog/coolchet&article_id=13458576 coolchet 閒書誤讀記
http://www.warpcoresf.co.uk/cavebear.php by Rosalind Jackson

Brown Girl in the Ring (1998) by Nalo Hopkinson

本書是牙買加非裔女作家 Nalo Hopkinson 勇奪 Warner Aspect 出版社長篇小說處女作競賽冠軍的作品。Hopkinson 自十六歲起遷居加拿大,恰好構成本書兩個最主要的環節:地點和語言。

在可見的近未來,多倫多當局毀棄了市中心,有辦法的人早已搬至臨近的衛星城,僅存社經地位處於弱勢的加勒比海移民後裔尚居其間,在一片廢墟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Ti-Jean,一個對未來仍舊茫然不知所措的年輕小媽媽,在某種機緣巧合之下,捲入家族三代之間的恩怨情仇,和古早的神明們有所聯繫......

故事簡單緊湊,篇幅也不大,主軸不外乎善惡果報的價值觀。特色在於人物之間的對話多以來自西印度群島的克里奧爾方言(Creole,一種混合英語、法語和非洲語的語言)鋪陳,不但增添許多原味,也促使讀者很快就進入狀況。至於女性意識方面,除了女性自覺的主題以外,其實不會特別彰顯;但讀者可以輕易地在字裡行間體會到女性包容、與自然和諧共存、互助互諒的特質。

國內的某知名科奇幻專業出版社已經買下本書的翻譯權。由於克里奧爾方言的關係,Hopkinson 本人和許多科奇幻相關從業人士也十分關注這方面的翻譯狀況。就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譯者真的要頭痛好一陣子了。

閱讀版本:
Nalo Hopkinson, Brown Girl in the Ring (New York: Aspect / Warner Books, 1998)

Nalo Hopkinson 的個人網站:http://www.sff.net/people/nalo/index.html
Nalo Hopkinson 的部落格:http://nalohopkinson.blogspot.com/
本書書摘:http://www.sff.net/people/nalo/writing/fiction/_browngirl/brngrlx.html
本書與 Midnight Robber 中譯的討論:
http://nalohopkinson.blogspot.com/2006/01/publishing-news.html

網上書評:
http://www.challengingdestiny.com/reviews/browngirl.htm
http://www.sfsite.com/07b/brow37.htm
http://www.sfsite.com/01b/bg120.htm

Taking Notes: "Science Fiction, Parables, and Parabolas" (2005) by Brian Attebery

Brian Attebery, "Science Fiction, Parables, and Parabolas" in Foundation: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 #95 (Autumn 2005), pp. 7-22.

讀到有意思的論文,不做點筆記對不起曾經一起吃過飯的 Attebery,也對不起自己。

本篇重點在於 Attebery 提出了一個叫作 "parabola" (拋物線)的觀念。傳統上認為每個類型的大眾小說都會發展出一套 "conventions regulating settings, character types, and allowable actions." (p. 7) 這些東西都可以歸為 fictional formula。不過,Attebery 卻提出:在科幻類型中, "If a formula is a closed circle, the sf scenario is an open curve, a swing toward the unknown: a parabola." (p. 14)

他進一步解釋 parabola:
"A parabola is not only a mathematical concept -- definable as an ellipse one of whose foci is at infinity -- but also the root word of parable. Sf is parabolic in both senses: an open-ended curve and a vehicle for significance. ... It is significant that sf's parabolas are referred to by writers and critics as science-fictional tropes, a term which implies not only conventionality but figuration." (p. 14)
接下來用整個 generation starship 的主題(還是叫次類型也可以)當實際範例來說明。

最後他下了結論,所有科幻的 parabolic patterns 都具有以下的特徵:
1. a science fictional parabola is a collective enterprise, like the formulas of other popular genres and of oral forms such as fairy tale. Unlike those formulas it invites new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2. as a parabola evolves, it allows writers to unload some of the text's burdens. The existence of the parabola allows writers to pare away large chunks of exposition and focus on images and actions relevant to their chosen themes. It also enriches the text by providing links to the scientific and generic megatext.

3. the parabola offers a starting point with no obligatory conclusion. It sets the scene, offers a range of characters and incidents, and then leaves the writer relatively free.

4. any story operating within their rules will tend to be read as some sort of parable, though which sort is left to the reader and writer to decide together. (p. 20)

The Prestige (1995) by Christopher Priest

本書的開頭只不過是個引子,引導讀者進入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國兩位頂尖魔術師的恩怨情仇。全書篇幅大多以「回憶錄」和「日記」方式呈現,除了分別從兩位魔術師的觀點描寫兩者之間攸關生死的鬥法經過,其間夾雜魔術的原理原則(這使得評論家不免懷疑作者 Priest 自己也將之套用書中,迷惑讀者)、大型魔術設備的幕後祕辛、魔術師生活甘苦談,以及調查發現對方的種種謎團。

儘管兩位魔術師都不是可靠的敘事者,基本上在閱讀本書的時候,還是可以將他們的話視為「真實」。事實上, Priest 應該無意在本書中製造太多煙幕來炫惑讀者;對於同一件軼事的不同敘述角度,彼此之間也沒有太多衝突之處。由於處理的只是私人秘史,讀者尚可站在超然的立場旁觀整個故事。到了 2002 年的 The Separation, Priest 更進一步處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虛擬/平行歷史(alternate history)時,整個虛幻架構更趨完美,然而讀者也就因此陷入十里霧中,茫茫不知脫身。至於雙胞胎所建構的真實與幻影,以及大量的私人密件敘事手法,本來就是 Priest 的拿手好戲,本書所敘還只不過是初級的程度而已。

我認為全書唯一的敗筆在於中後段,某位歷史上真有其人的發明家出場的描寫。儘管這位仁兄往往被視作「瘋狂科學家」的典型,可是 Priest 在處理這些科技泡泡,以及該科學家對發明的態度時,或許無法讓習於傳統科幻敘事與精神的讀者信服。不過只要捱過這一部分,接下來的故事又恢復之前的精彩程度。結局雖然可以預期,但真正讀到的時候,仍然會令人不寒而慄。

閱讀版本:
Christopher Priest, The Prestige (London: Touchstone / Simon & Schuster / Viacom, 1996)

Christopher Priest 官方網站介紹:http://myweb.tiscali.co.uk/christopherpriest/precover.htm
David Langford 專訪 Christopher Priest:http://www.ansible.co.uk/writing/cpriest.html
The Edge 專訪 Christopher Priest:(沒上一篇出色)
http://www.theedge.abelgratis.co.uk/priestshortiview.htm

網上評論:
http://www.ansible.co.uk/writing/prestige.html (David Langford 出品,讀者有信心)
http://www.sfsite.com/12a/pres22.htm
http://www.scwu.com/bookreviews/h/PriestChristopherPrestigeThe.shtml (這位老兄大概是臺灣人中最厲害的科奇幻閱讀高手)
http://www.darkecho.com/darkecho/reviews/prestige.html
http://www.nesfa.org/reviews/Leeper/theprest.html

臺灣譯本資訊:
克里斯多夫‧裴斯特,《奇術師》,林玉葳 譯(臺北市:小知堂,2005)

Jules Verne, le rêve du progrès (1991) by Jean-Paul Dekiss

就跟其他「發現之旅」系列書籍一樣,本書全彩印刷的前半部充滿了大量精美圖片,佐以文字敘述,讓讀者得以了解 Jules Verne 這位科幻之父,Voyages Extraordinaires(奇妙之旅,我則翻成「非凡之旅」)創始人的生平事蹟。介紹性遠大於實用性(對我而言,也就是拿來當嚴肅研究的素材)。不過對於大部分只有緣得見其少部分作品(《海底兩萬里》、《環遊世界八十天》、《地心歷險記》、《神祕島》等等)的讀者而言,本書提及 Verne 其他的創作面向,可算是提供了進一步對 Verne 的認識。

後半部的資料參考價值較高。還有一個 Verne 擬仿 Edgar Allan Poe 的短篇,可惜沒寫出那種味道。

閱讀版本:
Jean-Paul Dekiss,《凡爾納:追求進步的夢想家》,馬向陽 譯,(台北:時報,2005)

Gulliver's Travels (1726) by Jonathan Swift

這本書基本上不用再介紹,只是這個版本一定得提一下。

它不但是一個全譯本,而且還是個學術譯本。通常學術版本的書比較「難看」,前後往往一堆研究資料,甚至可能佔去整本書的三分之一;然後正文動不動就整頁注釋,若只是抱著看故事的閱讀目的,往往會被搞到樂趣全失。不過,這也正是看學術版本的趣味所在。

譯者試圖兩者兼顧,所以對純看故事的人而言也很容易上手,拿給兒童看也沒問題(除非你不想讓他們看到一些關於性〔與器官〕方面的描寫)。只是每章後面的譯者附誌和〈緒論〉內容差不了多少,令人有重覆之感。但考量到學術譯本的緒論通常算是譯者對本書的研究論述,必須有其嚴謹和統整度,這種感覺就不要太計較了。

譯者捨舊譯,將主角 Gulliver 翻成「格理弗」,在〈緒論〉中有所說明,自有道理。只是我在想:要是將來哪天若有福佬版本,譯為「有理否」不知是否可行?

閱讀版本:
綏夫特,《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單德興 譯(臺北市:聯經,2004)

威爾斯與其後科幻作品中的戰爭形象

未來戰爭幻想書寫可以追溯到 1871 年,描寫德國入侵英格蘭的〈鐸金戰役〉('The Battle of Dorking')。該故事係受到前一年普法戰爭所啟發,也帶動了十九世紀同類型作品的風潮。這波小說的流行反映出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歐洲政治局勢的動蕩不安,以及隨著工業革命而展開的軍事科技大躍進。

H. G. 威爾斯(Wells)的未來戰爭幻想書晚了〈鐸金戰役〉約三十年,亦可算是此波創作潮流的跟隨者。但由於他是該時代科幻創作的代表人物,又是「科幻之父」之一,因此他的作品反較為後世讀者所熟知,帶動了許多科幻書寫的主題,未來戰爭自然也在其中。

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從未來戰爭作品中看出三種形象最顯著的莫過於尖端戰爭科技(不管是真有其物還是作者唬爛)。現實世界裡,軍事強國無不花大錢研發新武器,有些甚至還改變了戰術戰略形態,導致軍事革命。光是在威爾斯筆下出現的就有坦克、航空器和原子彈這三項。而且,描寫軍事科技的進步也同時反映出一般讀者對科幻作品的期待:某項科學、科技的突破導致全世界的重大變化

「敵人」的形象以及人們對戰爭的反應則是第二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傳統的未來科幻作品往往把矛頭指向德國或日本這些過往的軍事強權,因為他們的確在歷史上有不良記錄。換個角度來看,這兩國的興起的確也對既有的國際政治結構造成衝擊,威脅到舊強權的地位,也難怪早就被人當假想敵看待。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恐怕在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同樣的道理更可以套用在「外星生物入侵」的類型,因為這些傢伙連「人模人樣」的基本條件都不符合,鐵定只會比洋鬼子更「壞」。

戰爭的成因絕大多數歸究於政治體的衝突。參戰的國家、團體往往有著不同的意識型態,鼓勵所屬群眾捍衛信念,乃至犧牲性命。所以在部分的未來戰爭故事中,除了主線故事之外,也會討論到政治議題,甚至成為整個故事的重心。尤其那些反映現實世界的作品更加無法避免。作者有可能站在中立角度,理性分析參戰兩造的優劣,亦或偏向一方,利用故事本身傳達其政治理念。這正是此類書寫所帶來的第三種形象。接下來,我將依此三點討論威爾斯的戰爭科幻。


威爾斯的第一部,也是他最著名的戰爭科幻故事就是 1898 年的《星際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本書也堪稱是第一部為科幻迷所熟知的外星入侵故事。除了火星人的「高熱射線」(Heat-Ray),它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軍事科技,連最後導致火星人滅亡的細菌,也都是大自然的產物,而非人類所研發。整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倫敦(含近郊)的居民對整樁危機的反應。由於以往根本沒有外星生物進犯地球的記錄,一開始人們發現火星表面有異常活動時,絲毫不以為意;當第一個火星圓柱墜落地面時,包圍它的不是軍隊,而是趕著看熱鬧的群眾及媒體。故事主人公在結尾時也指出這項錯誤,畢竟從故事發展來看,當火星人開始行動時,地球人是完全束手無策的。「缺乏居安思危意識」是十九世紀未來戰爭書寫所極力針砭的弊病,顯示出威爾斯的創作有傳統脈絡可循。

本故事的「受害者」是當時世界第一強權的大英帝國首都倫敦,因此有部分人士,像是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看法,認為《星際戰爭》是威爾斯對歐洲強權不斷以軍事力量向外擴張殖民地的行為所做出的反省,讓這些侵略者也嚐嚐被殖民的滋味。或許威爾斯本人有這個意思,但我認為,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反而比較像是「適者生存」的舉證。書中火星人的外貌和威爾斯在 1893 年發表的專文〈西元一百萬年的人類〉('The Man of the Year Million')十分類似,代表著這付長相正是他所認定智慧生物的最終演化型態。既然火星人文明與人類相去超過萬年,人類根本無法與之匹敵。故事裡安排躲過浩劫的砲兵一角,預言火星人將會把人當家畜一般圈養,僥倖逃脫者僅能在地底下水道茍且偷生,此時只有身心特別強健的個體才能在這波「天擇」下生存。稍富聯想力的讀者都會察覺其和《時光機》(The Time Machine,1895)的關係。然而,火星人的下場也隱含有愈是先進的文明,其喪失適應自然的能力也就隨之遞減,更無法承受大自然的反撲力量。


1903 年的〈陸上裝甲艦〉('The Land Ironclads')則是一場幻想戰役的記錄。本篇最著名的地方,在於威爾斯對於新武器──陸上裝甲艦,其實就是坦克──的描寫。威爾斯當然不能算是坦克的發明人,不過文獻資料來看,他的確提供了一些靈感。或許他只是想要寫篇故事,描述他想像中的新陸戰兵器:可以跨越壕溝、擋子彈,突破當時機槍宰制戰場的僵局。而技術細節就比較無關緊要了。

本故事並沒有標明雙方交戰國,讀者只知道其中一國是傳統軍事大國,他們的敵人則在科技方面佔先。開場的對話裡,傳統軍事強國的年輕尉官批評對手不夠粗野狂暴,缺乏戰士所需要的強健體魄和勇氣耐力。然而目睹對方的機械怪物大顯神威之後,身為故事主述角色的軍事記者以「人類對抗機器」為題,指陳只有製造出同樣先進的裝甲戰車才能與之匹敵。我們再度看到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應用:擁有高科技的先進國家擊垮了對手。本故事也有弦外之音:威爾斯筆下那群開戰車的工程師士兵們事實上是厭惡戰爭的;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只好發明殺人機器痛宰敵國,好讓戰爭得以結束。這一點可以視為日後威爾斯「用一場大戰終結未來所有戰爭」思維的濫觴。


在 1905 年的《現代烏托邦》(A Modern Utopia)之後,威爾斯的戰爭科幻就把焦點放在現實世界可能引爆的戰事上。《空中戰爭》(The War in the Air, 1908)就是第一個例子。這回的尖端科技則是各式各樣的航空器。威爾斯認為下一世代的戰爭方針極為強調「制空權」的爭奪,但也因為空中無遠弗屆,沒有前線與後方的區別,交戰國直接攻擊敵方腹地的結果,將造成重大傷亡,乃至於社會結構的崩壞。威爾斯對空權的重視在其後的作品中也清晰可見:像是在他參與劇本創作的電影《未來所發生的事》(Things to Come,1936,改編自威爾斯 1933 年的未來預測小說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裡,最後統治全球的精英團體就叫「世界之翼」(Wings over the World)。

當然現在的讀者絕對不會相信區區一群齊柏林飛船,不靠後續的補給支援,就能先把整支艦隊打沉,再開到紐約上空,把整座城市轟到稀叭爛,市長升白旗投降。但他的確預料到在無限制空襲的情況下,平民在敵軍尚未前來佔領時,就先蒙受重大的損傷。本書所設定的敵人壞份子是德國(在此類型作品中早已屢見不鮮),故事主線描寫德國王子率領飛船進軍美國,卻引爆了世界性的全面衝突。主要國家紛紛把之前偷偷建立的空軍拿出來打,足見軍備競賽無益於和平,反而更容易引發戰爭。戰爭同時也造成科技文明,乃至於道德的衰敗。當故事主人公回家後,他隻身對抗鄉里強梁的方式,不是訴諸法律,而是直接請對方吃子彈。


到了《世界解放》(The World Set Free,1917),威爾斯進一步探討軍備競賽以及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科技前進的腳步太快,社會和法律體系無法配合,再加上政客總是擁有征服世界的野心,於是人類無可避免地走向戰爭之路。除非每個國家領導人甘心放棄主權,共同組成全球性的政府,才能讓全世界都能享受到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福祉和秩序。本書所描寫的國家組織乃是虛構;然而《未來所發生的事》則把這種理念套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現實,更為詳盡地探討細節問題。威爾斯的政治理念並不相信所謂的民主,更對玩弄法律條文的政客嗤之以鼻。他堅信唯有受過良好科學訓練的技術人員才有資格執掌政府機器。因此基本上他所構思的美好未來仍奠基於科學的進步。

《世界解放》裡的先進武器則是原子彈。故事中核能被發現後,首先被視為一種新興能源,直到軍備競賽時,才移作軍事用途。威爾斯在撰寫本書之時,雖已體認到原子彈與輻射線的巨大威力,但他仍舊低估了核爆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永久性破壞。書中的核能就如同《空中戰爭》裡的航空器,乃是人類科技進步的象徵;核能更是人類無法完全駕馭的神器。只有當人類社會進步到某個階段之後,才能睿智地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這種想法一直到現在仍舊不斷地重現在科幻作品中。

從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威爾斯的早期戰爭科幻書寫,所反映的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先進文明宰制落後文明。其後的作品則置重點於「烏托邦」主題,使得他的未來戰爭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虛構歷史;一方面描述他所認定的人類未來,另一方面則呼籲大眾在「大戰」過後齊為此一烏托邦理想而努力(如果戰爭真無法避免的話)。儘管軍事科技的形象炫人耳目,骨子裡講的還是政治議題。隨著科幻類型的演進,新的未來戰爭作品也一波波問世。在此我挑選三部來代表不同世代科幻作家的小說,一樣從這三種未來戰爭形象的角度來加以分析探討。


首先要談的是羅伯特‧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的《星艦戰士》(Starship Troopers)。它可能算是描寫人類與蟲眼怪物鬥爭的科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故事裡戰士們所操作的動力裝甲絕對值得一提。海萊恩的軍事教育背景大概提供了不少素材。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機動步兵絕對是未來陸軍的建軍方向。它保有步兵原本輕巧精悍、縱橫各種地貌地形、隨時隨地可參與戰鬥等優點,更增添了通訊、機動能力,以及不錯的防護(為求機動就無法做成鐵龜),最重要的是,它還提供了從單兵戰鬥到大範圍攻擊所需的強大火力。第一章讀者就能目睹,光是一個排的機動步兵所造成的毀滅效果。當然,要駕馭這樣的先進兵器,士兵們也得接受嚴格的訓練,而訓練過程的危險程度也絕對不亞於實戰。

本書的政治形象就頗有爭議了。有部分評論者認為海萊恩所描寫的是個法西斯的專制極權社會,但事實上該社會的個體仍享有經濟自主與許多人身自由;就算沒有參政權,人民仍可以發動輿論表達意見。反倒是書中一直強調的政治與道德哲學議題,更加令人玩味。當然沒有人會相信所謂的道德哲學可以用數學模型來分析證明,但將政治和這東西扯在一塊,最直覺的想法就是「權利」與「義務」的平衡。如果一個人想要享有參與政府事務的權利,那他就得先為這個政府付出相對應的責任──在書中,則是形形色色不同種類的兩年「兵役」。主角強尼‧瑞可(Johnny Rico)受軍官訓時,執教「歷史與道德哲學」的教官里德少校(Major Reid)就提到:退役人士之所以擁有選舉及服公職的權利,在於這些人在艱苦的志願役期中證明了他們會把團體的福祉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同樣的理念也呈現在海萊恩的理想軍制。機動步兵永遠全員出擊,毫無例外,而且軍官要身先士卒,率先空降到戰場。而且所有的軍官都是從行伍中績優的士官幹部升任,本身就深具實務經驗,不會有現在軍隊裡常見的菜鳥軍校畢業生就能領導部隊的鳥事。

至於敵人的形象就比較不那麼有趣。蟲族仍然是無法溝通的殺人機器,從美國觀點來看,可以對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琉球群島上的日本皇軍,或是韓戰時的中國部隊。但另一個外型比較接近人類的種族「柴人」(the skinny),原本也是敵對的一方,後來加入人類陣營,似乎帶給我們跨種族平等互惠了解及友誼的一絲希望。但這也隱含有人類沙文主義的意識:只有那些看起來還有點像人的才是好蛋,或是可以把他們「感化」成好蛋,要不然通通都是壞蛋。結局時,人類成功俘虜一名首腦級蟲族,是否意味著人類可以和蟲族溝通,從此和平共處;還是加以研究,發現蟲族致命弱點後,予以趕盡殺絕?讀者雖然不得而知,但想想還是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喬‧哈德曼(Joe Haldeman)的《永世之戰》(The Forever War)不單單是一部諷喻越戰的作品,同時也對《星艦戰士》做出回應。由於哈德曼本身參加過越戰的戰鬥,他筆下的戰鬥場面較海萊恩多了幾分血腥,更有真實感,卻少了幾許浪漫英雄的情懷。本故事的戰士們只是常規的步兵,做的工作也粗鄙得多;打到尾聲緊要關頭沒武器了還刀劍與弓矢齊飛,慘烈無比。超級兵器是確定沒有了。

儘管缺乏具體的政治思想,這本小說還是對社會控制與政治操弄表達了無言的抗議。主角一行人在故事開始就莫名其妙地被徵召前往攻打謎樣的外星敵人。因為空間跳躍的關係,當他和女友回到地球時,已經過了二十年,整個社會卻遠比當初還要糟糕。對於種種社會問題,政府除了持續和外星人的戰爭之外,唯一的解決方式居然是鼓吹民眾搞同性戀,好持續降低人口壓力。直到千年以後,戰爭終於結束,主角才明白整場仗都是白打的,不過是腐敗的政權掌握者無法持續獲得群眾支持,於是發起戰爭轉移焦點,還可以凝聚團結意識。哈德曼用這個故事批判越戰時期的美國政府及社會現象,但歷史往往再三上演;時下對伊拉克的戰爭,也存在著類似的操弄手法。這一點則挑戰了《星艦戰士》所建立的觀念:愛國主義和犧牲奉獻縱然是種美德,但在有心人士的運作下,往往更加危險。

小說中提到的敵對外星生命體是金牛座人(The Taurans)。但故事中缺乏對他們的深入描寫,讀者只能在結局時知道他們原本是愛好和平的同巢心靈(hive-mind)種族,直到和人類發生衝突時才重新學習如何打仗。人類直到本身演化成另一個同巢心靈才能與之溝通。至於戰士們在第一個任務所遇到的草食性動物則比較有趣。當時他們誤認這些動物是金牛座人,於是開槍攻擊,結果隊伍裡心電感應能力特高的同袍當場爆腦而亡。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動物和毒蛙一類異曲同工,但就越戰的情況來看,大概就是那些偽裝成農民的越共,趁美國大兵不注意時予以痛擊。對我而言,這次遭遇則是對人類不信任「他者」的一大諷刺,因此自食惡果。


最後我所要談的作品是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的《致命兒戲》(Ender's Game,1985)。本書並沒有顯著的戰爭場面,代之以一連串體能與電腦模擬方面的兒童戰爭遊戲。這些戰鬥的描寫反映出戰爭科技已進步到虛擬時代的事實──按個按鈕,仗就開打了,跟電動玩具沒什麼兩樣。而電動玩具在傳統上又是被定位成小孩子的玩意。當戰爭以這種比較「乾淨」的方式呈現時,參戰者的罪惡感也會降低,自然而然也就容易「泯滅人性」了。安德(Ender)得知他消滅整顆蟲族行星的反映即為一例。

本書的政治描寫則過於天真。掌握全球的大統領政府同樣採取節育制度控制人口數量以及資源消耗,同時為了準備侵攻,也持續不斷地尋找天才兒童擔任未來戰爭的指揮官。這樣一個政府組織照理來說不會太過脆弱,結果蟲族戰爭打完,地球內戰隨即爆發,全球政府毫無節制能力。同樣地,安德的兄姐或許能躲在電腦後面掌握論壇輿論,但當彼得終究要現身出任大統領時,世界各國領袖如何能心悅臣服,也讓卡德大費周章,另外開闢支線系列撰寫這方面的故事(當然一定也有撈$$的考量)。

和蟲族的相知與和解,則是《致命兒戲》終章到續集《亡靈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的重頭戲。人們對同巢心靈外星生命的恐懼,其實來自於他們雖有萬千個體,卻只有單一心智,這和西方社會崇尚個人價值的傳統相悖。《星艦戰士》裡,人類對他們完全不了解,只有互相殘殺一途;《永世之戰》則要等到人類發展成另一個同巢心靈後才能開啟對話。直到《致命兒戲》,才有決定性的概念突破──同巢心靈外星生命開始尊重起我們的個別差異。倘若把這類外星人視做老美眼中的共產社會,另一個反映當代國際政治的形象赫然出現。第一世界不但不能將過去的第二世界當做唯一的邪惡敵人,還要尊重對方、了解對方,乃至於互相幫助。但,人們真做得到嗎?環顧當今世界局勢,冷戰過後,和平依舊無法真正到來。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衝突。或許這也正是文學作品中的戰爭形象源源不絕,而科幻也不能自外於這項「傳統」的根本原因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