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6

「真‧科幻史」存在否?或,為何我們需要更多科幻史?

英國科幻學界超重量級人物艾德華‧詹姆斯(Edward James)說過:「想要了解科幻的人就必須強迫自己成為歷史學家。」[1]由此可知,科幻史對於意欲真正認識科幻的人甚為重要。然而,儘管文本就在那裡,垂手可得;寫作與出版的歷史資料也都固定不變(只消有人把它挖出來),要完成一部各方都能認可的科幻史,似乎還是比登天還難。幾乎每一個「科幻史家」都堅持使用自己的立場與角度來解讀史實;這就意味著:要了解某家版本的科幻史,我們必須先考慮該作者對科幻的定義,以及她究竟所專注或強調科幻的何種層面。只有在充分閱讀、評估眾家說法之後,我們才有可能自主選擇要跟隨某個學派的腳步,或是在心中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真‧科幻史」。

每部科幻史不可避免必定要闡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科幻究竟從哪一個故事開始?」它的答案可以向前追溯到薩摩撒塔的盧西安(Lucian of Samosata)《真實歷史》(The True History[2]、荷馬(Homer)的《奧狄賽》(Odyssey)、《吉爾伽美什》(Gilgamesh)史詩,甚或「倘若我們能接受世界上已知或是假設的事實主體就等同於當時的科學」[3],「在文字發明之前」[4]就有科幻的存在。如果我們堅信科幻是一種文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科幻類型:「由眾多文本所構成,這些文本因為對該文類有共同體認而相互繫屬;同時代的評論並有確切記載」[5];這樣答案也可以遲至 1926 年,也就是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出版《驚異故事》(Amazing Stories)創刊號的時候。其餘史家則更加強調「科學」觀念,認為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應該還不能算是有科幻。他們各自揀選某位特定作家或某部重要作品,然後藉由闡述自己的科幻定義,證明這個作家/作品才是科幻的發端。最著名的就是布萊恩‧歐迪斯(Brian W. Aldiss)的例子。他認為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乃是史上首部科幻的論點,但其實也根植於他對科幻的定義:「科幻是對人類的定義與人類在宇宙間佔有何種地位的追尋,它會涵蓋於我們先進卻混淆的知識陳述(即科學)之中,並具有哥德式或後哥德式書寫體裁的特色。」[6]他的說法雖然應該是科幻圈內外流傳最廣的一種,卻也受到其他學者的抨擊。其中一位批評者湯瑪斯‧狄許(Thomas M. Disch),認為文類的建立應該要具備廣泛的一般讀者群,因此將科幻之父的封號頒給愛倫‧坡(Edgar Allan Poe)[7]。約翰‧皮爾斯(John J. Pierce)則斷言:「《科學怪人》的氛圍仍舊不屬科學,而屬魔法」[8],進而認定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之父,因為「只有把他的小說抽絲剝繭到由科學發現或發明所激發的冒險故事基本要素,才看得出凡爾納為科幻打下的基石,並且讓它得以朝著自己的名稱〔即科學幻想〕持續演進。」[9]布萊恩‧史戴博福特(Brian Stableford)的《科學傳奇在英國,1890-1950》(Scientific Romance in Britain 1890-1950),儘管並沒有明確指出科幻的源頭,但他完整地提供了科學傳奇的歷史。這個由威爾斯(H. G. Wells)和同時期作家在英倫與歐陸所開啟的文類,較之科幻更加成熟、悠久。然而,不管他們的論點為何,這些理論,再加上其他許許多多我所沒有提到的說法,都只是我所認定「真‧科幻史」的一部分。

我完全同意蓋瑞‧魏斯法爾與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在雨果‧根斯巴克之前,科幻類型並不存在。是由於根斯巴克的鼓吹、推廣,使大眾開始知道有科幻這麼一個文類。作家們知道他們在寫什麼;讀者知道他們要讀什麼;出版商知道要出什麼才會賣;評論家知道要如何建立標準來評斷文本……這一切都是在一面名叫「科幻」的大旗底下運作,因此這個類型不但產生了,還能繼續成長茁壯。然而,當我們在討論科幻史的時候,不只應該要注意類型之內的文本、活動和流變,還得要參照所有「相關」的事物史實。就像在編美國史的時候,我們不可能直接從 1776 年七月四日那一天開始寫起,而得要提及更早時候的來龍去脈,甚至有可能追溯到上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在草原上追逐野牛、馴服野馬的時代(雖然乍看之下有點奇怪)。同樣地,不論直接或間接,不論有沒有確切的證據,就算把它們算做科幻有時實在很荒謬,我們必須回頭看看影響根斯巴克科幻定義與分類的更早期作品。在分析種種根斯巴克當年的宣傳簡介與專文之後,魏斯法爾指出根斯巴克理論所包涵的六種「科幻」傳統模式:路易‧謝納倫斯(Luis Senarens)和同時期其他廉價小說書寫所揭櫫的傳奇冒險、愛倫‧坡的哥德式小說和諷刺文學、儒勒‧凡爾納的旅行故事和烏托邦文學(此類另有明文提及艾德華‧貝拉米(Edward Bellamy)的影響),還有威爾斯與其他科學傳奇所彰顯的超昇故事(tale of transendence)[10]。魏斯法爾坦承這些作家作品「經根斯巴克的大腦所過濾而出,對科幻文類的成形有實質影響」[11]。就算魏斯法爾辯稱他們的影響是間接的,而且「經過根斯巴克的轉化」[12],這些影響依然存在,因此給他們在科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並非不妥。以這些作家作品為新的起點,我們可以根據作品的主題再往前推。如此一來,聲稱上古作品如《吉爾伽美什》、《奧狄賽》等和科幻有關聯,就不至於那麼突兀、詭異。文藝復興,乃至工業革命以後的文本當然更加契合。重點在於:當我們在討論科幻史的時候,不但應該要納入類型之內的文本,連那些在類型之外的、類型生成之前的,都得考慮進去,也就是把科幻視作一種書寫模式。倘若覺得「標籤」實在很重要,那大可以把 1926 年之前的東西全數稱為「元科幻」(proto science fiction)

把焦點擺在科幻類型建立之後的幾個時期,這樣的立論似乎仍然適用。科學傳奇是較早發軔於英國,獨立於科幻的文類,但沒有一部完整的科幻史膽敢將二十世紀前半的科學傳奇發展過程排除在外。隨著科幻類型持續演化,更多非類型作者挑戰科幻主題或是在作品中參雜類似科幻書寫的手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這麼多醬缸辭彙,像是:「主流」(mainstream)、「滑流」(slipstream)、「幻寓」(fabulation)、「魔幻寫實」(magic realism)、「後現代科幻」(postmodern sf)等等。部分作家作品已經為科幻圈內所熟知,並給予頗高評價,儘管該作者可能會否認她寫的是科幻。這類作品當然也得擺進科幻史。此外,我們還得加入類型出版、評論,以及同好活動等資料,因為就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些記錄對幫助我們了解科幻還是有極高的價值。然而,包山包海的結果,令人失望的事情就來了。把所有東西灌在同一本書裡面,我們的「真‧科幻史」看起來就像詹姆斯所謂「可悲的雜燴」(sad muddle)[13]。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唯一一本究極的「真‧科幻史」,而是一大票針對特定科幻主題所做的歷史研究

坦白說,巨無霸型的科幻史書,像歐迪斯《億兆年的狂歡》(Trillion Year Spree)或潘興(Alexei and Cory Panshin)夫婦《山丘外的世界》(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橫跨科幻發展的所有時期,大致依照年代列出重要作家的簡要生平,討論他們的著名作品,簡短敘述出版情況和同好活動,同時夾雜個人的理念與批判(種種一切加起來剛好符合構成「可悲的雜燴」所有要件),的確提供豐富的資料給初入門的新手。然而,它們的內容再怎麼多,也無法扮演百科全書的角色,更不可能在單一章節,頂多就短短的幾十頁裡面詳述某個特定時期的種種科幻大小人事物。因此,單本巨無霸之外,我們還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闡述科幻史。一是專注於某個特定的時期或是主題。這方面已經有幾個成功的例子:埃佛瑞‧布雷勒(Everett F. Bleiler)《科幻早年史》(Science Fiction: the Early Years)、史戴博福特《科學傳奇在英國,1890-1950》,以及麥可‧艾許里(Mike Ashley)《科幻雜誌史》(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等。上述著作都在該特定主題中具有正典等級的權威地位。第二種方式則是藉由徹底分析科幻文本和其他相關資訊(評論、出版/市場狀況、讀者反應等等),推導出一種模型或理論,得以精確描述科幻究竟是什麼,或是解釋科幻如何演進、變化。我想這是科幻史研究的終極目標,也是它最有用的功能。魏斯法爾在《奇想之結構:科幻概念的創造》(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的最後做出了如此的嘗試。他對科幻的「描述」,就我個人認為,提供了科幻文類最完整的視野,因為它涵蓋所有會出現在任何科幻出版品當中的素材:一、傳統上所認定的「科幻小說」(包括散文故事體、科學事實/概念、未來/過去/虛擬的情勢或「新」事物這三種要素);二、奇幻(缺少科學語言);三、科學小說(專注於「當代」的情勢或新事物);四、科學預言(缺少故事成分);五、非小說形式的科幻作品(不用散文故事體鋪陳);以及,六、對上述五個種類的文本或科幻類型本身的評論、介紹。[14]

不過我對他所提出的科幻文類演進歷史模型更有興趣。這個模型的主要立論是:某特定權威評論家所提出,科幻應該要如何如何的法則或建議,無法在同一時期造成立即反應,但卻會直接影響到下一世代的作家和讀者[15]。他成功地證明根斯巴克的科幻理論孕育出「黃金時期」(the Golden Age)的作者群、約翰‧坎伯(John W. Campbell, Jr.)對科幻的看法養出了 1950 年代的作家。可是儘管他聲稱之後的時期仍可適用該模式,我卻認為有些問題尚待釐清。首先,指出根斯巴克和坎伯是「黃金時期」結束前,科幻類型影響最鉅的兩大巨頭並不困難,但對之後的各個時期,我們還需要更深入徹底的研究才能斷定誰是喊水會結凍的老大,甚至很有可能的事實是:並沒有唯一一個獨霸的老大(又不是臺灣科幻)。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類型外的影響,不論是文學方面或是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方面,就從未間斷,而且與日俱增;分析上更加困難。再者,如果我們逕行將該模型套用到後來的時期,馬上就會產生許多疑點:這種因果關係是否適用於「新浪潮」(New Wave)以後的時代?「新浪潮」所提出的科幻理論又影響了誰?是塞爆叛客嗎?還是無名的 1970 年代,那些跟上浪潮的作品?如果真的是塞爆叛客,那同樣在 1980 年代加入新元素捲土重來的「新‧太空歌劇」和其他舊瓶裝新酒的傳統科幻主題書寫又要算在誰的頭上?由於目前仍舊欠缺令人滿意的 1950 年代以降科幻斷代專史,這些疑問終究還是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至於作品更多元發展,歧異程度更大的 1990 年代到二十一世紀,根本沒有辦法歸納在某個標籤之下,更需要科幻史家下苦心鑽研。

我們需要更多科幻史。並不是那種大部頭,從《吉爾伽美什》或《科學怪人》或《拉弗 124C 41+》(Ralph 124C 41+)輕描淡寫瀏覽至肯恩‧麥克勞(Ken MacLeod)的馬克思主義太空歌劇或柴那‧米耶維爾(China Mieville)等的「新怪譚」(New Weird);而是詳盡、廣泛、有系統地對科幻史特定時期或某一科幻主題的分析與統整。我們需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科幻的理論和模型;不單單只是知道「科幻」一詞的意義,還要通曉「科幻」如何從最初的簡單淺顯一直演變到現在的景況(我不敢奢望有人能分析出科幻的未來)。這是一個竭力想要更加認識科幻的非英美讀者,發自內心的真實渴望。
------------------------------------------------------------------

[1]
Edward James, 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2.
[2] 另一種英譯的標題為《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
[3]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9), p. 12.
[4] 同上。
[5] Gary Westfahl, 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8.
[6] Brian Aldiss and 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reprinted edn.,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p. 4.
[7] 見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How Science Fiction Conquered the Worl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 pp. 37-38.
[8] John J. Pierc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A Study in Imagination and Evolution, (Westpos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7), p. 22.
[9] 同上,p. 34.
[10] Westfahl, op. cit., pp. 79-83.
[11] Westfahl, op. cit., p. 83.
[12] Westfahl, op. cit., p. 91.
[13] Brian Aldiss, Brian Stableford and Edward James, 'On "On the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in Foundation: the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 47, (1989), pp. 28-33 (p. 33).
[14] 詳細的分析內容,見Westfahl, op. cit., pp. 291-307.
[15] 對於該模型的完整描述,見Westfahl, op. cit., pp. 281-283.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