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第一次和我在利物浦的老闆 Andy Sawyer 接觸的時候,曾自我介紹說我是一個科/奇幻評論者(sf critic),而這也是我入行以來最大的心願(拿雨果獎的 Best Fan Writer 就別提了,一定寫不過別人)。我在行內的幾位偶像,諸如 John Clute、Gary K. Wolfe、Cheryl Morgan 和 Nick Givers 等幾位,也都以評論聞名於世。然而,在臺灣出版業中,並沒有評論者可以安身立命的舞臺,更惶論只專注於某個特定類型小說的論者。
這不是喪氣話,而是事實。臺灣主流媒體能提供的書香版面原本就極為有限,而且這些園地和出版集團總有牽扯不完的關係。於是上頭所刊登的書評一來篇幅短小,無法切入重點,更多則流於變相的名人推介。我沒出國前曾不自量力地投過書評稿,結果當然是被打槍,後來才知道,能上這些版面都得要經過裡頭編輯的邀稿才有機會。X-D 至於出版社所提供的文宣品或網站介紹文字,當然就稱不上評論二字,所以要靠評論換點買書$$在這裡是做不到的,而具有評論性質的文章也只能放在討論區或個人園地裡面。這是當年大學時玩票寫遊戲評論時,那個好傻好天真的我所始料未及的啊。
不過臺灣出版界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導讀」。大概是傳統序跋的遺風,好好一本書總要有人背書推薦一番才會有價值似的。在英美行內出版很少看到這種現象,頂多就是 acknowledgment 致謝辭而已。會有介紹文(introduction)的情況第一個就是舊書重出,找個人針對這本書的創作背景、當時評價,乃至於影響層面寫個幾頁。第二種是單一作家短篇集(collection),通常該作家會附一篇序跋說明各篇章創作時的來龍去脈。再者就是主題性質強烈的短篇合集,編纂者也會跳出來寫一篇開宗明義式的文章(就像這篇)用來介紹兼釐清觀念。
由評論「轉職」為導讀在心態上得先經過調整,畢竟兩種東西的概念不盡相同。評論比較單純,只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但導讀卻多少得站在介紹的角度為作品「護航」乃至於宣傳,也難怪有的導讀者看起來什麼東西都能導,但廣告文的屬性還是佔大部分的比例。不過對我而言,寫這兩種東西所要花的準備工作還頗有幾分類似。
我寫一篇導讀通常要花一個月左右(除非是作者介紹和作品導讀兩篇一起寫),這些時間除了重新閱讀譯本,主要還是花在蒐集閱讀相關資料(包括作家專論、訪談記錄、該作品以往的評論、有學術等級的分析文更佳)方面,必要時也可能把該作者同一時期的作品盡量梭光以進行比較(我寫《時間迴旋》導讀時就把 Wilson 市面上還買得到的作品全看完了)。我是不曉得其他人是抱著什麼心態在寫導讀,不過我認為一篇導讀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導讀者個人的見解,它必須要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及脈絡、在行內所公認的評價,以及如何從多種立場和面向來看待、解讀小說文本。也就是說,我在做的是提供讀者如何「精讀」這部小說的相關資訊。
也正因如此,我的導讀往往雷很大,需要放後面。事實上我也不建議讀者先看我的導讀,那就真的變成「倒毒」了。我的導讀文嚴格說來是「導二讀」,專給閱畢全書的讀者驗證心得想法,並作為「讀第二次」的參考。我不敢說我寫的每一篇都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只要能支應一些買書成本就夠了。
至於評論,我現在也很少寫全篇幅的 critical review 了,主要還是因為懶的關係。從寫部落格開始,我的短介比較像是英國科幻協會(BSFA)所出版的書評專刊 Vector 裡的書評文形式──一個五百到八百字左右的方塊文章,內容概述部分盡量壓縮,而著重該書特點的評判──另外個人感受部分也加進不少。原本打算效法該刊的百字短評,試了幾次發現自己功力不夠,沒辦法壓縮到那種一針見血的程度。
關於試讀,Krantas 兄的專文寫得我心有戚戚焉,有興趣參與試讀的人一定要先拜讀他那篇,培養正確的心態。在這裡也簡單提一下我自己對試讀的看法好了。我的基本原則是不試讀的,要的話就寫導讀 X-D。除了熟人邀約,會報名試讀的情況差不多意味著我對這本書感興趣,但還不到買原文來看的地步,而且完全比照短介的寫法來寫心得。看來出版社知道眉角後,八成會把我列入黑名單吧。8-p
這不是喪氣話,而是事實。臺灣主流媒體能提供的書香版面原本就極為有限,而且這些園地和出版集團總有牽扯不完的關係。於是上頭所刊登的書評一來篇幅短小,無法切入重點,更多則流於變相的名人推介。我沒出國前曾不自量力地投過書評稿,結果當然是被打槍,後來才知道,能上這些版面都得要經過裡頭編輯的邀稿才有機會。X-D 至於出版社所提供的文宣品或網站介紹文字,當然就稱不上評論二字,所以要靠評論換點買書$$在這裡是做不到的,而具有評論性質的文章也只能放在討論區或個人園地裡面。這是當年大學時玩票寫遊戲評論時,那個好傻好天真的我所始料未及的啊。
不過臺灣出版界有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導讀」。大概是傳統序跋的遺風,好好一本書總要有人背書推薦一番才會有價值似的。在英美行內出版很少看到這種現象,頂多就是 acknowledgment 致謝辭而已。會有介紹文(introduction)的情況第一個就是舊書重出,找個人針對這本書的創作背景、當時評價,乃至於影響層面寫個幾頁。第二種是單一作家短篇集(collection),通常該作家會附一篇序跋說明各篇章創作時的來龍去脈。再者就是主題性質強烈的短篇合集,編纂者也會跳出來寫一篇開宗明義式的文章(就像這篇)用來介紹兼釐清觀念。
由評論「轉職」為導讀在心態上得先經過調整,畢竟兩種東西的概念不盡相同。評論比較單純,只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但導讀卻多少得站在介紹的角度為作品「護航」乃至於宣傳,也難怪有的導讀者看起來什麼東西都能導,但廣告文的屬性還是佔大部分的比例。不過對我而言,寫這兩種東西所要花的準備工作還頗有幾分類似。
我寫一篇導讀通常要花一個月左右(除非是作者介紹和作品導讀兩篇一起寫),這些時間除了重新閱讀譯本,主要還是花在蒐集閱讀相關資料(包括作家專論、訪談記錄、該作品以往的評論、有學術等級的分析文更佳)方面,必要時也可能把該作者同一時期的作品盡量梭光以進行比較(我寫《時間迴旋》導讀時就把 Wilson 市面上還買得到的作品全看完了)。我是不曉得其他人是抱著什麼心態在寫導讀,不過我認為一篇導讀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導讀者個人的見解,它必須要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及脈絡、在行內所公認的評價,以及如何從多種立場和面向來看待、解讀小說文本。也就是說,我在做的是提供讀者如何「精讀」這部小說的相關資訊。
也正因如此,我的導讀往往雷很大,需要放後面。事實上我也不建議讀者先看我的導讀,那就真的變成「倒毒」了。我的導讀文嚴格說來是「導二讀」,專給閱畢全書的讀者驗證心得想法,並作為「讀第二次」的參考。我不敢說我寫的每一篇都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只要能支應一些買書成本就夠了。
至於評論,我現在也很少寫全篇幅的 critical review 了,主要還是因為懶的關係。從寫部落格開始,我的短介比較像是英國科幻協會(BSFA)所出版的書評專刊 Vector 裡的書評文形式──一個五百到八百字左右的方塊文章,內容概述部分盡量壓縮,而著重該書特點的評判──另外個人感受部分也加進不少。原本打算效法該刊的百字短評,試了幾次發現自己功力不夠,沒辦法壓縮到那種一針見血的程度。
關於試讀,Krantas 兄的專文寫得我心有戚戚焉,有興趣參與試讀的人一定要先拜讀他那篇,培養正確的心態。在這裡也簡單提一下我自己對試讀的看法好了。我的基本原則是不試讀的,要的話就寫導讀 X-D。除了熟人邀約,會報名試讀的情況差不多意味著我對這本書感興趣,但還不到買原文來看的地步,而且完全比照短介的寫法來寫心得。看來出版社知道眉角後,八成會把我列入黑名單吧。8-p
2 comments:
你文中提到的那篇[專文],我印象中,試讀的首創者應該很久以前就有了,而不是是大塊文化的《歷史學家》吧?!
我想該文的意思是說正式公開的試讀活動
因為過去的多是偏向私下邀約的形式
不過歷史學家是否就真的是最早公開採用這種宣傳方法的咧?其實我也不太確定 :p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