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我受林建光教授、陳國偉教授與魔王洪凌之邀,參加由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台灣旁若文學研討會」,並參與第三場的圓桌論壇。(好吧,沒先在這裡打廣告是我的錯......m(_ _)m)當然這不是一個純然的科幻場子,不過除了我個人發言之外,第一場鄭聖勳的論文、第二場的那三篇也都算是科幻範疇,所以算是我在臺灣的研討會場子中,整體參與(融入)感最高的一次。(謎之聲:也沒幾個學術場會找你這匹兇惡壞貓兼懶貓吧?)但由於我的時間掌握能力不足,花太多時間展示兼廣告重新出發的「臺灣科幻全書目」,所以後兩個主題有些重點不是匆匆帶過,就是跳過未提。在此把我原先擬好的講稿大綱貼出,最後再附上兩個銅貨,就權充我這回與會的心得記錄。
1. 臺灣科幻全書目的再出發
1-1 今年五月重新開張於 anobii,到 6/2 止收錄 1195 本。
1-2 類別簡併,不再追蹤學位論文。(anobii 也沒得讓人追,舊全書目的自我分析見此)
1-3 全書目的侷限:
1-3-1 個人色彩濃厚(e.g. 排除倪匡體系,目前亦排除臺、日式輕小說)
1-3-2 單人維護困難(時間有限、財力不足、難以周全)
1-3-3 Anobii為開放空間,資料很可能流動被改。
1-4 夢想(i.e. 由類似 Locus 或 SF Foundation 之專門機構接手的優點)
1-4-1 有較高的專業度→大家相信→多加利用
1-4-2 可和出版社直接連結對話,獲取試讀本或樣書
1-4-3 進而發行〔實體/電子〕評論、研究刊物(說得比唱得簡單)
2. 從臺灣科幻全書目的記錄來蓋棺論定葉李華時代的科幻「推廣」成果與發展實況
2-1 葉李華時期(1999~迄今)推廣方式:a) 網站宣導:科科網→交大科幻研究中心;b) 大學通識課程;c) 社團:星艦學院(含科幻科學報)、科科社;d) 出版書系:天下科幻系列、奇幻基地(基地系列)、貓頭鷹科幻推進實驗室
2-2 1999~迄今各類科幻作品出版量和前期比較,總量乍看之下似乎真的比較多,但逐年比較就會發現端倪,原因後面會說:
華文科幻小說:148 / 234
華文科幻小說:148 / 234
(99’-10, 00’-20, 01’-20, 02’-27, 03’-33, 04’-4, 05’-5, 06’-2, 07’-4, 08’-7, 09’-5, 10’-4, 11’-7)
華文少兒科幻小說:24 / 70
翻譯科幻小說:285 / 508
翻譯科幻小說:285 / 508
(99’-15, 00’-34, 01’-15, 02’-11, 03’-12, 04’-16, 05’-22, 06’-36, 07’-22, 08’-27, 09’-42, 10’-25, 11’-8)
翻譯科幻少兒小說:68 / 201
(99’-3, 00’-0, 01’-7, 02’-6, 03’-4, 04’-2, 05’-4, 06’-11, 07’-5, 08’-8, 09’-5, 10’-9, 11’-4)
2-3 就出版與培養新創作者而言,葉李華並沒有達到「復興」(傅吉毅語,壞貓亂入:被一個平時也沒看他出來走跳,只在寫學位論文時才冒出來關心科幻的「科幻研究者」稱作同好,感覺不但很不爽,而且更顯科科)的目標,然而在「科幻觀念的傳遞」方面,絕對收到宏大的效果。
2-3-1 科科觀念的直觀易懂很容易帶給「非科幻讀者」(白話文:全書目列管對象看沒超過五十本的人)深刻印象,進而引用、信仰、膜拜 etc。
2-3-2 艾西莫夫的偶像化,以及其他科幻作家的被曲解。(有哪位要平反伸冤的?)
2-3-3 科幻與奇幻的完全對立割裂。(明明就是同一個文類......)
2-4 這段期間科幻出版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
2-4-1 撇開幾個特例不談(2000《銀英傳》重出 10 冊、2002 朱邦復《宇宙浪子》12 冊),00~03 華文科幻小說的爆量,我認為是類型小型出版社(成陽等)開拓主流能見度市場的嘗試,到 ’03 甚至開始簽中國貨。早期簽劉慈欣、王晉康等大咖,結果失敗,之後隨著網遊小說風行,開始走向 YY 與輕量化。
2-4-2 科幻書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 2005、6 以後的譯本爆量,取決於出版社外文線開啟更多元化的選書策略,不少科幻因而去除原本標籤,而打入主流書市。
2-4-3 未顯示於全書目的新趨勢:日系輕小說→連帶帶動台系輕小說創作。因此(主流)看不見的地方,輕小說+YY 成為影響力最強的圖書媒介。
3. 【本段目前僅限於個人想法,有待研究者(反正不會是我)進一步釐清查證】(就主流所見的創作面而言)臺灣沒有科幻文類,僅有科幻作品。
3-1 從張曉風、張系國、黃海以降的「歷代」科幻作家,主要的臺灣科幻作品都是寫出來「瞄準主流文學讀者」,有其文學目的,而非建構屬於「科幻自屬」的類型讀者群。(以下分代:)
i. 張曉風、張系國、黃海
i. 張曉風、張系國、黃海
ii. 葉言都、〔後人〕、〔誠然谷〕、張大春、李昂、黃凡、林燿德、平路(和其他收錄在《當代科幻小說選 I、II》的作家作品)
iii 張啟彊、紀大偉
二、三代特質:文壇新星到處找場(域)創作,借〔藉〕科幻形式完納自己的想法目的
iv. 張草、〔李知昂〕、〔李伍薰〕、劉碧玲、伊格言、〔吳明益〕、張經宏(壹通)
四代特質:賞金獵人(誤?)、徵文獎常客,寫科幻的「成功模式」:文學作者固守比現實更進數步(有時更只有一步)的科幻構思,在評審制的比賽中,以明顯優勢的小說創作能力壓倒類型創作對手。
3-2 例外:張系國獎帶出來的嫡系(鄭文豪、范盛泓、葉李華、廖大魚、許順鏜)、洪凌
3-2-1 張系國嫡系背景源頭 (1):1980~1983的科幻譯本熱潮。→從讀者到創作者
3-2-2 張系國嫡系背景源頭 (2):張系國所引入/改造的科幻概念與範本。〈奔月之後〉可算是張系國作為科幻讀者吸納西方科幻(從黃金時期到新浪潮)的心得與反思。到《海的死亡》〈序〉開始有自己的分類與想法,逐漸與西方脫鉤;建立起「機關佈景」vs.「文以載道」和「中國風味」的定調後,張派成形。其徵文比賽也構成類似風格走向:e.g.許順鏜的「哈姆雷特系列」是臺灣擬仿 Asimov 機器人短篇形式最為成功的範例,但頂多拿佳作,直到寫出具有「中國風味」的〈傀儡血淚〉才拿第二。→張系國科幻獎的形塑與「馴化」(在地化?)
3-2-3 洪凌:直接承襲大量原(外)文 sffh 閱讀,並彰顯另翼特質的創作者→唯一特例,因此竊以為無法歸類在任何臺灣科幻創作譜系當中。
3-3 為何搞不出行內名堂?→作品出版量過少,讀者沒東西看。(張教主搞知識系統失敗的錯?)從讀者角度來分析:a) 可接受純然奇情冒險異端題材者→看倪匡→早期黃易(龍神、凌渡宇系列)→蘇逸平等 X-D b) 不可接受者→看譯本看完了,升級看洋書(壞喵是也)
3-4 葉李華時期的養成模式不脫前述,只是參與者的等級更差,出版機會更少→有能力的作者更會跳船。(內在創作條件太差,只有一個首獎 250k→150k 的掏金機會,撈到跳走比較有前〔錢〕途)
3-4-1 倪匡退燒了,但繼承市場與散播管道的則是 YY 和輕小說。X-D(越拉越遠)
3-4-2 從洋書譯本開始重新養讀者。不過這時候的讀者長大了不一定會當作者,反而會直接看洋書或是當譯者(e.g. Krantas X-D)。受影響的創作者回過頭來走 3-1 路線(e.g. 伊格言、張經宏?) 。
3-5 所以臺灣科幻〔文類〕的棺材板可以算釘上去了。
與會心得和忘記說的話:
1. 很高興可以公然打廣告 X-D。不過更重要的是大會給了我一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在臺灣科幻(研究)場域的定位。剛回來那幾年其實很在乎自己還沒出師,不太敢在學術圈說得太大聲;現在除了比較能夠掌握厚顏無恥所帶來的無敵(快)感,更由於自己的非本土養成背景與個人資源的極度投入,使得現在我可以更昂然地以「行內記錄者」的身分,正面且毫不心虛地與任何(輩分來歷的臺灣科幻)學界人士平等對話。
2. 忘記回曲辰的:學術界比較會找科幻文本來研究的主要原因,其實很大部分是因為不少當代發展出來的文學理論容易拿科幻來套嘎。具體作法(適用於找一個科幻文本來套理論的「文學研究者」):a) 精熟要套的理論 e.g. 精神分析、烏托邦,或者布希亞等;b) 找個典型符合的科幻文本即可。所以科幻論文看起來多,其實也沒什麼太了不得的地方啦。
3. 對於黃教授比較抱歉一點,畢竟他是真的很用心地以學院派手法分析拆解《噬夢人》。只是我真的很想說,那本頂多就是作者在吊弄玄虛+閱讀筆記大全而已,沒那麼複雜啦,更何況手法還不甚細膩。
4. 魔王的八卦沒講完真可惜......不過另一個場子所發生的事件也讓我回家以後重新思考當年那一攤的影響層面究竟有多麼巨大......反正壞喵、毒瘤、whatsoever 我是當定了,就繼續這樣走下去吧。
2 comments:
忍不住想回一下,其實推理小說能套的理論也一堆啊,現代性、精神分析、地景與空間、權力的微觀、真實與虛構的真實等等,但大家都不用功~(爆)
我有些想法,那等我期末報告寫完給你看XD
最近倪匡奖都停摆,250k→150k 都捞不到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