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2

《臺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2008) by 傅吉毅

本書是傅吉毅的碩士論文稍加修改而成,算是臺灣科幻發展歷程從 1968 到 2001 年的初步整理。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從論文到成書這段期間,就市場觀點,臺灣科幻有著質與量的大變化,然而他卻不利用這段期間更新進度,算是最可惜的地方。

和我的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to Science Fiction" 不同的地方在於,傅吉毅偏重於記錄及重述歷來舵主們的理念與觀點,對於個別作家作品的分析就比較忽略,也幾乎無視於翻譯作品對臺灣科幻的影響(僅撥出一節進行基本的質量統計,但亦缺乏分析)。因此,就某方面而言,在這個年代可以看到黃海和呂應鐘等的科幻觀,還算是有點「新鮮」,然而也就僅止於此了。

傅吉毅的問題在於缺乏自己既定的概念做為基礎,對於臺灣科幻發展歷程所展現出的「文化現象」與「舵主理念」做進一步的分析甚至批判;舵主們怎麼說,他就怎麼記錄,並不深入探索他們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理念,然後是否落實在推廣成效上,也欠缺對科幻市場的質量探討。這種「舵主是對的!」的整理作法,在他的歷史分期定名上就可看出:1994~1999 的幼獅世代,被稱為「繽紛的科幻」,然而事後觀之,張系國在聯合報繽紛版的「互動科幻小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力;至於葉李華時代被稱為「再興期」,儘管 1999 到 2003 的科幻出版總數看起來似乎有點樣子,但就出版內容來分析,會發現傅氏所強調葉李華旋風拓展科幻翻譯市場其實並不顯著,反而(原本走租書店路線的)小眾出版社(如成陽、紅狐、沙發書坊、天海文化等)試圖打入主流書市並引進中國科幻才是主要市場因素,他們的企圖失敗後也就消聲匿跡。而現在看看交大科幻研究中心,除了續辦倪匡獎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外,可說毫無動靜。2005 年底以降的科幻譯本熱潮,出版業自己找書出的情況佔大部分,並沒有誰「推廣」有功的說法。

就我個人的觀察,國內針對「臺灣科幻」的研究者幾乎都不接觸西方體系(作品及理論皆然),只在內容有限的華文資料上打轉,因此對科幻的認知和以研究「西方科幻」為主的外文體系有不小的差距。這種「你的科幻未必是我的科幻」現象也成為閱讀這些臺灣科幻研究論述時所要具備的認知。要如何改變這樣的情況呢?引進大量科幻論述或許是個方法,但找誰出?又有誰能精確翻譯?至於作品方面,坦白說,只要這些研究者可以花點時間把每年推出的科幻譯本看掉至少一半,眼界和觀念應該就能擴展許多。


閱讀版本:
傅吉毅,《臺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臺北市:秀威資訊,2008)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將來的研究者,恐怕還要把BLOG也列入研究對象,不能單單只看紙本了!

科幻毒瘤 said...

柯喬文有一篇討論網路科幻社群的論文,不過也是好幾年前的舊資料了。

我覺得 blog 列不列入研究對象倒還好,但這些研究者先好好把紙本看完吧。此間網路閱讀討論科幻作品的社群和國內學院派基本上是完全沒有交集的兩回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