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7

Steampunk (2008 c.) edited by Ann & Jeff VanderMeer

本書是繼 The New Weird 之後,VanderMeer 夫婦為 Tachyon 編纂的第二本重印合輯(reprint anthology)。和 The New Weird 不同的是,Jeff 畢竟不是 Steampunk 圈內中人,所以不管是論述或小說作品,他都在本書中缺席,只是單純當編輯而已。

和前作一樣,一開始就端上由 Jess Nevins 所撰,可說正本清源的定義論述 "The 19th-Century Roots of Steampunk"(筆記在此)。本文簡述 steampunk 文類的發展歷程和斷代流變,對於其創作精神的更迭多所著墨。也讓我見識到另一個或許更能清楚反映文類內涵的標籤──Gaslight Romance(煤氣燈浪漫譚?X-D)。卷末的兩篇論述則分別簡要介紹 steampunk 次類型在影視和(西方)漫畫方面的發展。

故事方面,兩位編者同樣在起頭時遵循發展脈絡,收錄 Michael Moorcock 和 James P. Blaylock的作品。前者可以稱為「元‧蒸氣叛客」,可惜只節錄個幾頁,以我的淺薄功力還讀不出味道;後者所收錄的 "Lord Kelvin's Machine" (1985) 後來擴充為同名長篇,成為 80s steampunk 的代表作。Blaylock、K. W. Jeter 和 Tim Powers 均為 Philip K. Dick 的入室弟子,結果也都在 80s 成為本文類的先驅。本篇描寫科學家兼探險家 Langdon St. Ives 上窮碧落下黃泉,追捕仇家 Ignacio Narbondo 同時拯救世界的歷程。儘管為文風格以及旁徵博引的相關知識和 Tim Powers 有所差異,讀這篇的時候還真的會想到《阿努比斯之門》

Ian R. MacLeod 的 The Light AgesThe House of Storms 堪稱描寫十九世紀英國另類歷史的傑作。這個以太存在的世界使得英國為各類型層級的公會所掌控,反而扼殺科技的進步。他的作品不單只有 gaslight romance 的浪漫情懷,更隱含 punkish 的社會批判,在 90s 以降的作品中,較能符合第一代 steampunk 的原意。收錄在這裡的 "The Giving Mouth"(1991) 保持 MacLeod 一貫的文藝風格,而在「時序」上更往前推至封建時代。

讀過幾篇之後當可發現,steampunk 由於作者自行創建、變造的種種背景世界設定往往因為需要呈現出其「可驗證(解釋)性」而更顯龐大,所以很難寫成單篇短作品。適用長度少說也是破萬字以上的中篇小說。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幾篇恰好都符合這樣的條件。Joe R. Landsdale 的 "The Steam Man of the Prairie and the Dark Rider Get Down: A Dime Novel" (1999) 在標題中就清楚表明是對科幻前身之一的 Dime Novel 擬仿。步調輕鬆有趣,兼又富含冒險刺激,詳述正義四人組開著阿強一號(* 誤 *)前往勦滅 the Dark Rider 的故事。蒸氣時代的巨大機械人,酷!

Ted Chiang(話說中國已經有人考證出他姓「姜」了)的 "Seventy-Two Letters" (2000) 就算沒拿遍當年的大小獎項(最後只奪下 Sidewise),也足堪列為本書中最強的作品。Golem、人類滅絕、生體改造、社會階級意識批判等等主題放在一起,產生的火花足以燎原。與之相對的大概就數 Paul Di Filippo 的 "Victoria" (1991)。本篇是構成他 The Steampunk Trilogy 的三中篇之首,可謂「讀爽」的極致。維多利亞女王在加冕前失蹤,首相找來科學家商借他精心設計的基因改造山椒魚女伴頂替,在尋找女王的過程還牽涉到國安/間諜活動、女權團體等插曲,結局一方面令人絕倒,另一方面也充分解釋維多利亞後來為何成為一代名君的緣由。Di Filippo 本來就是精心營造背景情境的高手,本篇不管是人物對話,或是敘述的遣字形式,無一不表現出現在所認為(前)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

Molly Brown 的 "The Selene Gardening Society"(2005) 則接續 Jules Verne 的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 Round the Moon。果然女性思維就比較不同,要讓月球可以住人,首先要讓她變成花園!只是整個過程未免也太樂觀了些。Michael Chabon 的 "The Martian Agent" (2003) 描述未曾獨立的美利堅殖民地少年如何擺脫大英帝國魔掌,準備前往倫敦好好東山再起。不能說這篇不好看,但看來看去就是沒有標題中所提到的火星特工。原來只是個偽‧小說開頭嘎~~~Stepan Chapman 的 "Minutes of the Last Meeting" (1998) 則是個另類的俄國沙皇覆滅史話,然而幹掉沙皇的同時,毀滅世界的機制(難道有 Dr. Strangelove 亂入?)也同時啟動。由於刻板印象的關係,我實在很難接受 steampunk / gaslight romance 裡頭居然有 nanotechnology 這種「過於高檔」的技術。同樣的道理,本書的最後一篇小說── Neal Stephenson 與 The Diamond Age 同背景的 "Excerpt from the Third and Last Volume of Tribes of the Pacific Coast" (1995) 擺在這裡,說是要完美連結 steampunk 與 post-cyberpunk,這背後的脈絡概念我得要好好想個清楚才行。還剩幾篇沒提到的印象比較不深,就偷偷省略吧。X-D

不管怎麼說,steampunk 不只是一種文類,發展迄今也自成一套文化。除了本書,最近還會有另外一本由我的科幻評論偶像之一 Nick Gevers 所主編的原創合輯(original anthology)Extraordinary Engines 即將問世,想必在目前的故事型態以外,還會有更多創新元素融入這個既復古又新潮的新興次類型。


閱讀版本:
Ann & Jeff VanderMeer (eds.), Steampunk (San Francisco: Tachyon Publications, 2008)

編者訪談:
Bookgasm: http://www.bookgasm.com/reviews/sci-fi/qa-ann-jeff-vandermeer/
Flames Rising: http://www.flamesrising.com/jeff-vandermeer-interview/
SF Crowsnest: http://www.sfcrowsnest.com/features/arc/2008/nz12518.php

網上評論:
專業人士、媒體書評:
The Fix: http://thefix-online.com/reviews/steampunk/
Los Angeles Times: http://www.latimes.com/features/books/la-bkw-siren29-2008jun29,0,4991172.story
Time Out Chicago: http://www.timeout.com/chicago/articles/books/32101/steampunk
Natania Barron: http://aldersgatecycle.wordpress.com/2008/07/16/the-vandermeer-steampunk-anthology-beach-review/

部落讀友觀點:
Book Thoughts: http://bookthoughts.today.com/2008/07/17/ann-jeff-vandermeer-steampunk/
Not Free SF Reader: http://notfreesf.blogspot.com/2008/07/steampunk-jeff-vandermeer-and-ann.html
Of Blog of the Fallen: http://ofblog.blogspot.com/2008/05/ann-and-jeff-vandermeer-steampunk.html

1 comment:

Bob Lu said...

"精心設計的基因改造山椒魚女伴"

這太 XD 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