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實科學主導
曉風所憑藉的是文學直覺與不算富厚的科學知識,〈潘渡娜〉的真實感似乎不及〈超人列傳〉。〈超人列傳〉累積了許多的環境細節,……不管這些細節是有科學根據(如此當然最好)或完全屬於虛構,總之它們有加強真實感或真實幻覺的功能。……所以,寫科學小說除掉一副菩薩心腸,恐怕還得做點兒 Research,研究一下科學家所憧憬的紀元 2000 年人的形態,可能是什麼模樣。聽說那時候的汽車可能行使在空氣墊上,曉風的汽車似乎還是滾動在四個橡皮胎上。(43)
顏文指出〈潘渡娜〉在創作上缺乏科學根據的想像,因此對於未來環境的描寫顯得「真實感」不足;或許出於當時對「科學小說」的認知,所以特別強調「現實科學」的基礎。但是,將此「要求」投射到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遵守現實科學的論調,依然層出不窮。試探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對於「現實科學」的依賴,除了科幻文類本身的科學淵源外,著眼科幻實用性的想像,才是科幻論述難以擺脫「現實科學」框限的主因。
臺灣普遍的科幻評論,將「科幻小說」視為「科學」與「文學」的交集,「科幻」始終糾纏在「科學」與「文學」的評論慾望裏,難以出走,[48]「科學」被理所當然地視為科幻的要素,打從臺灣科幻初始的提倡策略就已成形。臺灣主流科幻論述,試圖改造科幻通俗形象,創造科幻文類的育成環境,於是積極謀求臺灣科幻存在的「正當性」。當其選擇以躋身主流為目標,強調嚴肅創作態度,以提高臺灣科幻文學價值的同時;「文以載道」離異了科幻娛樂消遣的功能,迫使其重拾「科學救國」、「啟發民智」的教化角度來發聲。[49]其中對於科學的依戀,固然有近代科學興起以來中西科學發展失衡的歷史因素,然而歷經清末民初「科普載具」的殷鑑,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的故伎重演,雖然脫離了科普的限制,卻反將氣力移轉到現實科學「幻想幅度」的討論,「想像必須合理而不荒唐」的「幻想界限」,[50]導致臺灣主流科幻論述自囿於科學「正確性」的講究,忽略了「科幻」中「科學」符碼的獨立意義。
因此,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對於「科幻」的「科學想像」,有其約定俗成的判斷標準,即是以「現實科學」為基礎的文類界定。觀察歷來的科幻論述,沈君山表示:「小說家可以運用科學作任何的想像,去滿足文學目標,但卻不可以違反已知的、已證實的,常識性的科學原則」(呂學海 1984)。「現實科學」成為檢驗科幻創作是否逾矩的表尺,卻也替科幻想像的無窮空間劃定框界。葉言都評審〈滅〉時表示:「所引據的一些科學因素也顯然有問題。……以目前的科學知識判斷,它絕對是有問題,也是無法辦到的」(洪政銘 1988)。以現實科學成就作為「科幻想像」合理性的審查標準,將導致科幻創作停滯在「寫實」的層面,節制幻想的發揮。直至黃海在 2004 年倪幻獎提出:「科幻小說可以是一種假想情況的描述小說,只要它能通過藝術處理自圓其說,寫出『看似合理的(超現實)想像』,寓意深遠,感動讀者,便是好科幻,這是我的看法。這『合理的(超現實)想像,看似合理的(超現實)想像』,是我最近領悟歸納的科幻定義的『最大公約數』」。雖然不再以明確的「事實」限制「科幻」創作,但是要求「想像力」必須「合理」的裁判,依舊落入「現實科學」的理路下,而非在「科幻」自成的「科學」語境討論。
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難以自外於「現實科學」的想像,源起文化環境對科學刺激的迴響。從晚清時期,西方的堅船利砲打開了晚清科幻小說的創作;到 60 年代末期,西方的「登月」宣言,促發臺灣科幻創作向前邁進一步;到今日,因應科技創新的轉型趨勢,更被冀望再現臺灣科幻風華的「盛世」。[51]回顧我國科幻小說發展,大致隨著外來科學環境的變化,振興迭起,科幻創作往往在科普需求升高時,受到矚目而推廣,外在壓力的提攜,凌駕文類自身的發展,因而被動拱出的科幻小說總是擔負著各類實用性的目的。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亦然,當「臺灣科幻小說」成為在地文學場域想像的新文類,科幻創作也就在不同的評論慾望中被呈現,尤其將科幻文類從通俗文學中抽離,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除了重塑科幻的文學性;更對科幻中的科學投以實用性的想像,科幻小說再次成為科學焦慮下提振科學發展的載體,也為推廣科幻找到了傳統文化意識中「經世之學」的新時代定義。因此臺灣科幻小說在嚴肅的創作目的下,科幻中的科學也就不得不接受「現實科學」的檢驗。
除了文化環境面對科學的壓力,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將科學納入科幻要素的考量,恐怕也受到「科幻小說」字面定義所影響。臺灣科幻文類的推廣,在缺乏本土科幻作品分析的情況下,僅能就有限的外來科幻著作與文類正名,揣摩科幻的形貌,尤其當「科幻小說」名稱確立,科幻評論者緊扣中文字面解釋,以各自的評論慾望闡述「科幻」。中文「科幻小說」的字面解讀,失焦對科幻的定義判讀,[52]「科」被視為判斷科幻文類的關鍵。面對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以理論指導創作的傾向,[53]「科幻小說」名義上的判讀先決地影響臺灣科幻創作。相較於西方科幻經過多次科幻運動的洗禮,不僅「Science Fiction」的文類標籤已無法適用科幻文類的各種形式,甚至「Science」也不在後出「SF」標籤的必要條件中;[54]然而中文「科幻小說」名稱,在缺少文化淵源的支撐下,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竭力定義「科學」,卻在「正名」的同時,陷入釋字的原罪,導致無論是「質」或「量」的解讀,終究都是以「現實科學」為出發。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忽略科幻文類語境的自我詮釋,即使特意解釋「科學」,仍舊受制於「現實科學」的範疇中。只是科幻小說以幻想性見長,藉由「科幻語言」的累積,逐漸擴展文類疆域;如果標榜用「現實科學」來引導科幻創作,那麼科幻小說侷限在「現實科學」的客觀規範下,反而是想像力最受限制的文類,可惜此後出的體認,在臺灣科幻論述中較為罕見,難以刺激「科幻小說」中文稱謂裏「科學」一詞的反省。[55]
近年,奇幻文學挾媒體影視風行成為臺灣出版社的熱衷路線。在「現實科學」的判斷下,「科幻」與「奇幻」形成表象上涇渭分明的文類區分;然而自 2001 年《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贏得「雨果獎」(Hugo Awards)長篇小說獎至今,奇幻小說的獲獎,[56]無論臺灣科幻論述以「科幻收編奇幻」抑或「奇幻入侵科幻」(黃海 2003:3)解讀此現象,「科幻」與「奇幻」的跨界合流,撼動了科幻的科學印象,當堅持現實科學的分類標準,難以自圓其說,反而更凸顯劃界矛盾的同時,也提供重新檢視「科幻 / 科學」的契機。只是新的認知衝擊,在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中,技巧地被「科幻」和「奇幻」的二分名詞所削弱,實用想像的科學描述,仍居位科幻的正統;現實科學無法檢驗的幻想,被視為展現科幻容量的「他者」。
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循著科幻與現實科學的傳統淵源,加上對於「科幻」抱持特定的實用目的,在爭取大眾認同與理念先行的指導政治下,刻意強調科幻的「科學正當性」,試圖依附科學位階來拉抬科幻,[57]其中又以對「科幻作家的身分想像」與「科幻預言的附會」,最顯見「現實科學」迷思的影響,分析如下:
1、科幻作家的身分想像
臺灣普遍的科幻評論,將「科幻小說」視為「科學」與「文學」的交集,「科幻」始終糾纏在「科學」與「文學」的評論慾望裏,難以出走,[48]「科學」被理所當然地視為科幻的要素,打從臺灣科幻初始的提倡策略就已成形。臺灣主流科幻論述,試圖改造科幻通俗形象,創造科幻文類的育成環境,於是積極謀求臺灣科幻存在的「正當性」。當其選擇以躋身主流為目標,強調嚴肅創作態度,以提高臺灣科幻文學價值的同時;「文以載道」離異了科幻娛樂消遣的功能,迫使其重拾「科學救國」、「啟發民智」的教化角度來發聲。[49]其中對於科學的依戀,固然有近代科學興起以來中西科學發展失衡的歷史因素,然而歷經清末民初「科普載具」的殷鑑,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的故伎重演,雖然脫離了科普的限制,卻反將氣力移轉到現實科學「幻想幅度」的討論,「想像必須合理而不荒唐」的「幻想界限」,[50]導致臺灣主流科幻論述自囿於科學「正確性」的講究,忽略了「科幻」中「科學」符碼的獨立意義。
因此,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對於「科幻」的「科學想像」,有其約定俗成的判斷標準,即是以「現實科學」為基礎的文類界定。觀察歷來的科幻論述,沈君山表示:「小說家可以運用科學作任何的想像,去滿足文學目標,但卻不可以違反已知的、已證實的,常識性的科學原則」(呂學海 1984)。「現實科學」成為檢驗科幻創作是否逾矩的表尺,卻也替科幻想像的無窮空間劃定框界。葉言都評審〈滅〉時表示:「所引據的一些科學因素也顯然有問題。……以目前的科學知識判斷,它絕對是有問題,也是無法辦到的」(洪政銘 1988)。以現實科學成就作為「科幻想像」合理性的審查標準,將導致科幻創作停滯在「寫實」的層面,節制幻想的發揮。直至黃海在 2004 年倪幻獎提出:「科幻小說可以是一種假想情況的描述小說,只要它能通過藝術處理自圓其說,寫出『看似合理的(超現實)想像』,寓意深遠,感動讀者,便是好科幻,這是我的看法。這『合理的(超現實)想像,看似合理的(超現實)想像』,是我最近領悟歸納的科幻定義的『最大公約數』」。雖然不再以明確的「事實」限制「科幻」創作,但是要求「想像力」必須「合理」的裁判,依舊落入「現實科學」的理路下,而非在「科幻」自成的「科學」語境討論。
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難以自外於「現實科學」的想像,源起文化環境對科學刺激的迴響。從晚清時期,西方的堅船利砲打開了晚清科幻小說的創作;到 60 年代末期,西方的「登月」宣言,促發臺灣科幻創作向前邁進一步;到今日,因應科技創新的轉型趨勢,更被冀望再現臺灣科幻風華的「盛世」。[51]回顧我國科幻小說發展,大致隨著外來科學環境的變化,振興迭起,科幻創作往往在科普需求升高時,受到矚目而推廣,外在壓力的提攜,凌駕文類自身的發展,因而被動拱出的科幻小說總是擔負著各類實用性的目的。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亦然,當「臺灣科幻小說」成為在地文學場域想像的新文類,科幻創作也就在不同的評論慾望中被呈現,尤其將科幻文類從通俗文學中抽離,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除了重塑科幻的文學性;更對科幻中的科學投以實用性的想像,科幻小說再次成為科學焦慮下提振科學發展的載體,也為推廣科幻找到了傳統文化意識中「經世之學」的新時代定義。因此臺灣科幻小說在嚴肅的創作目的下,科幻中的科學也就不得不接受「現實科學」的檢驗。
除了文化環境面對科學的壓力,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將科學納入科幻要素的考量,恐怕也受到「科幻小說」字面定義所影響。臺灣科幻文類的推廣,在缺乏本土科幻作品分析的情況下,僅能就有限的外來科幻著作與文類正名,揣摩科幻的形貌,尤其當「科幻小說」名稱確立,科幻評論者緊扣中文字面解釋,以各自的評論慾望闡述「科幻」。中文「科幻小說」的字面解讀,失焦對科幻的定義判讀,[52]「科」被視為判斷科幻文類的關鍵。面對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以理論指導創作的傾向,[53]「科幻小說」名義上的判讀先決地影響臺灣科幻創作。相較於西方科幻經過多次科幻運動的洗禮,不僅「Science Fiction」的文類標籤已無法適用科幻文類的各種形式,甚至「Science」也不在後出「SF」標籤的必要條件中;[54]然而中文「科幻小說」名稱,在缺少文化淵源的支撐下,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竭力定義「科學」,卻在「正名」的同時,陷入釋字的原罪,導致無論是「質」或「量」的解讀,終究都是以「現實科學」為出發。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忽略科幻文類語境的自我詮釋,即使特意解釋「科學」,仍舊受制於「現實科學」的範疇中。只是科幻小說以幻想性見長,藉由「科幻語言」的累積,逐漸擴展文類疆域;如果標榜用「現實科學」來引導科幻創作,那麼科幻小說侷限在「現實科學」的客觀規範下,反而是想像力最受限制的文類,可惜此後出的體認,在臺灣科幻論述中較為罕見,難以刺激「科幻小說」中文稱謂裏「科學」一詞的反省。[55]
近年,奇幻文學挾媒體影視風行成為臺灣出版社的熱衷路線。在「現實科學」的判斷下,「科幻」與「奇幻」形成表象上涇渭分明的文類區分;然而自 2001 年《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贏得「雨果獎」(Hugo Awards)長篇小說獎至今,奇幻小說的獲獎,[56]無論臺灣科幻論述以「科幻收編奇幻」抑或「奇幻入侵科幻」(黃海 2003:3)解讀此現象,「科幻」與「奇幻」的跨界合流,撼動了科幻的科學印象,當堅持現實科學的分類標準,難以自圓其說,反而更凸顯劃界矛盾的同時,也提供重新檢視「科幻 / 科學」的契機。只是新的認知衝擊,在臺灣主流科幻論述中,技巧地被「科幻」和「奇幻」的二分名詞所削弱,實用想像的科學描述,仍居位科幻的正統;現實科學無法檢驗的幻想,被視為展現科幻容量的「他者」。
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循著科幻與現實科學的傳統淵源,加上對於「科幻」抱持特定的實用目的,在爭取大眾認同與理念先行的指導政治下,刻意強調科幻的「科學正當性」,試圖依附科學位階來拉抬科幻,[57]其中又以對「科幻作家的身分想像」與「科幻預言的附會」,最顯見「現實科學」迷思的影響,分析如下:
1、科幻作家的身分想像
據說,曉風女士是研究中國文學的;張系國先生則在美國研究科學。……
張系國說,〈超人列傳〉裏的神怪情節,都有科學根據;曉風大概不能誇此海口吧。(43)
弔詭的,顏元叔在全文論述中僅於此處冠上性別稱謂,我們姑且敏感地解讀出其「文學女性 / 科學男性」性別模式的潛在意識,並認為科學背景,較有助於「科學小說」創作。對於科幻作家的身分想像,「科學男性」樣板反應男性書寫傳統與科學權力位階的性別歷史,但是,對於臺灣主流科幻論述而言,強調創作者的科學背景,仍是為了維護科幻的「科學性」,建立科學推廣的權威。
從五四時期延續而來的「德先生」、「賽先生」口號,到了 1982 年的科幻座談會多了「幻小姐」一詞,梳理創詞的戴維揚言論,「『科』好像是個『科先生』,『幻』好比『幻小姐』,科比較硬一點是硬體的,幻是軟體」。並將科、幻的性別套入,附會到作家的學術背景,「科幻小說,張系國寫的〈超人列傳〉可顯示出他的科學素養很高,同一時期,寫〈潘渡娜〉的張曉風,就比較是從人文的觀點來寫,她重幻想是因她有深厚的文學涵養」(邱彥明 1982:227)。延續傳統刻板的兩性印象,「科幻」因而被二分為「科 / 男 / 硬 / 科學」與「幻 / 女 / 軟 / 文學」的對照。如此科幻小說理應是從「幻想」角度閱讀的「文學」作品,是更適合「女性文學家」發揮的園地。但是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卻不然,科幻不是純然的文學創作,「科學」要求優先於「幻想」,「幻想」只在「合理的」度量範圍內被承認,是以在「現實科學」裁判的成見下,「男性科學家」身分的「科學性」保證,成為科幻創作的理想對象。基此,臺灣文學場域自然接受了「科幻 / 科學」的共生關係,因而對於科幻創作的性別差異大多如此解釋:「尤其在臺灣,早年女性接受科學教育的普及性較男性為低,這也間接造成許多女性 / 女性作家在理解或創作科幻的難度倍增」(向鴻全 2003b:240),「科學知識」成為理解或創作科幻的基礎;然而反向觀察這現象,如果「科幻」的「科」是文類語境的「符碼」,而非「現實科學」的判斷,臺灣女作家較少涉足科幻,[58]恐怕與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過度的「科學化」所產生的觀念制約,導致作家對「現實科學」焦慮而縮手有關。
尤其當科幻推廣訴諸「科學正當性」,科幻提倡者往往搬抬出科學的既有地位,[59]援引西方科幻作家的科學專業,以增益科幻文類的價值。葉李華指出:「真正的科學家都肯定科幻的,甚至投身科幻小說的創作,像本世紀科幻文壇超級大師以撒.艾西莫夫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教授,同樣引領半世紀風騷的科幻科普作家亞瑟.克拉克曾獲得聯合國等頒發的學術獎項」(陳千惠 2002)。標榜科學家跨界科幻創作,將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身分相繫聯,試圖營造科幻的科學位階。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對「男性科學家」的身分想像,反映了學科權力階序強加於科幻的作用,只是實用目的下所趨附的「科學家」身分,不僅嚇阻「文學家」的科幻嘗試;偏重「科學性」的推廣,也窄化了國人對於科幻發展的認識。
值得欣慰的,臺灣女性科幻書寫似乎日漸崛起,1990 年《幻象》第三期製作「未來的女人」專輯,從科幻視野勾勒女性角色;[60]隔年第四期又收錄吳玲瑤發表之〈女人與科幻〉,介紹西方女性科幻作家,並指出近年來各項科幻獎競賽「女性得獎人均有凌駕男性之勢」(吳玲瑤 22),爲女性科幻書寫背書。2003 年向鴻全評論〈臺灣女作家與科幻〉,闡述臺灣女性科幻書寫歷程,善用科幻題材形塑性別理想,隱然自成新的科幻書寫族群。
2、科幻預言的附會
科幻小說的未來描述,為了營造一個「可信」的文本環境,往往透過「現實科學」的客觀推論取信讀者;讀者也在文本「煞有介事」的說服下,滿足對未來想像的樂趣。然而,科幻畢竟不等同於科技預測,科幻虛構無需謹守「現實科學」的規範,甚至超越讀者想像的界限。科幻讀者往往不會刻意檢驗文本的未來描述是否如期實現,反而是文本自身的想像是否矛盾。以顏文對〈潘度娜〉未來汽車的批評,正是一個讀者與文本對「未來想像」的落差,[61]非關「未來想像」是否符合科學推論。但是,科幻書寫的未來特質,畢竟提供了一種對於未來發展的想像,只是這種想像是基於「文學」上的「合情」虛構,而非「科學」上的「合理」預測。
無可諱言,嚴謹的科幻創作,可能循著科技發展的趨勢,推論出令後人驚訝的「科幻預言」;但是更多的科幻小說超越現實科學的侷限,在文本中自成一套科幻符碼。然而,就主流科幻論述立場,標榜「科幻預言」的實現,是謀求「科學正當性」,提升科幻文類價值的極佳宣傳。因而出現科幻想像啟迪科學發明的論調,推助「科幻預言」的存在位階。黃海指出:
從五四時期延續而來的「德先生」、「賽先生」口號,到了 1982 年的科幻座談會多了「幻小姐」一詞,梳理創詞的戴維揚言論,「『科』好像是個『科先生』,『幻』好比『幻小姐』,科比較硬一點是硬體的,幻是軟體」。並將科、幻的性別套入,附會到作家的學術背景,「科幻小說,張系國寫的〈超人列傳〉可顯示出他的科學素養很高,同一時期,寫〈潘渡娜〉的張曉風,就比較是從人文的觀點來寫,她重幻想是因她有深厚的文學涵養」(邱彥明 1982:227)。延續傳統刻板的兩性印象,「科幻」因而被二分為「科 / 男 / 硬 / 科學」與「幻 / 女 / 軟 / 文學」的對照。如此科幻小說理應是從「幻想」角度閱讀的「文學」作品,是更適合「女性文學家」發揮的園地。但是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卻不然,科幻不是純然的文學創作,「科學」要求優先於「幻想」,「幻想」只在「合理的」度量範圍內被承認,是以在「現實科學」裁判的成見下,「男性科學家」身分的「科學性」保證,成為科幻創作的理想對象。基此,臺灣文學場域自然接受了「科幻 / 科學」的共生關係,因而對於科幻創作的性別差異大多如此解釋:「尤其在臺灣,早年女性接受科學教育的普及性較男性為低,這也間接造成許多女性 / 女性作家在理解或創作科幻的難度倍增」(向鴻全 2003b:240),「科學知識」成為理解或創作科幻的基礎;然而反向觀察這現象,如果「科幻」的「科」是文類語境的「符碼」,而非「現實科學」的判斷,臺灣女作家較少涉足科幻,[58]恐怕與臺灣主流科幻論述過度的「科學化」所產生的觀念制約,導致作家對「現實科學」焦慮而縮手有關。
尤其當科幻推廣訴諸「科學正當性」,科幻提倡者往往搬抬出科學的既有地位,[59]援引西方科幻作家的科學專業,以增益科幻文類的價值。葉李華指出:「真正的科學家都肯定科幻的,甚至投身科幻小說的創作,像本世紀科幻文壇超級大師以撒.艾西莫夫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教授,同樣引領半世紀風騷的科幻科普作家亞瑟.克拉克曾獲得聯合國等頒發的學術獎項」(陳千惠 2002)。標榜科學家跨界科幻創作,將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身分相繫聯,試圖營造科幻的科學位階。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對「男性科學家」的身分想像,反映了學科權力階序強加於科幻的作用,只是實用目的下所趨附的「科學家」身分,不僅嚇阻「文學家」的科幻嘗試;偏重「科學性」的推廣,也窄化了國人對於科幻發展的認識。
值得欣慰的,臺灣女性科幻書寫似乎日漸崛起,1990 年《幻象》第三期製作「未來的女人」專輯,從科幻視野勾勒女性角色;[60]隔年第四期又收錄吳玲瑤發表之〈女人與科幻〉,介紹西方女性科幻作家,並指出近年來各項科幻獎競賽「女性得獎人均有凌駕男性之勢」(吳玲瑤 22),爲女性科幻書寫背書。2003 年向鴻全評論〈臺灣女作家與科幻〉,闡述臺灣女性科幻書寫歷程,善用科幻題材形塑性別理想,隱然自成新的科幻書寫族群。
2、科幻預言的附會
科幻小說的未來描述,為了營造一個「可信」的文本環境,往往透過「現實科學」的客觀推論取信讀者;讀者也在文本「煞有介事」的說服下,滿足對未來想像的樂趣。然而,科幻畢竟不等同於科技預測,科幻虛構無需謹守「現實科學」的規範,甚至超越讀者想像的界限。科幻讀者往往不會刻意檢驗文本的未來描述是否如期實現,反而是文本自身的想像是否矛盾。以顏文對〈潘度娜〉未來汽車的批評,正是一個讀者與文本對「未來想像」的落差,[61]非關「未來想像」是否符合科學推論。但是,科幻書寫的未來特質,畢竟提供了一種對於未來發展的想像,只是這種想像是基於「文學」上的「合情」虛構,而非「科學」上的「合理」預測。
無可諱言,嚴謹的科幻創作,可能循著科技發展的趨勢,推論出令後人驚訝的「科幻預言」;但是更多的科幻小說超越現實科學的侷限,在文本中自成一套科幻符碼。然而,就主流科幻論述立場,標榜「科幻預言」的實現,是謀求「科學正當性」,提升科幻文類價值的極佳宣傳。因而出現科幻想像啟迪科學發明的論調,推助「科幻預言」的存在位階。黃海指出:
幻想永遠領先科學,科幻事物啟迪指引了日後無數科學家追求實現的方向。二十世紀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科學成就,都與科幻扯上了關係,可以說科學的發展曾經在科幻的刺激下成長,科學接受了科幻的挑戰,勇於將夢想變成現實(黃海
1998:113)。
就現實科學成就追溯其科幻創意,顯露科幻本位主義態度在論述時的偏頗,誤導「科學」實現「科幻」的因果鏈結。在臺灣主流科幻論述實用目的的眼界中,科幻想像被刻意解讀成為科幻預言,將科幻推論從文學閱讀的脈落中抽離,依附到現實科學的科技預測,因而得以攀附科學之名,鞏固文類地位;同時也符合科學教育的宣傳效果。只是為了維持「科幻 / 科學」相互依存的表象,科幻想像勢必收束在現實科學的至高指導下,以吻合既有的科學推論,然而,如果科技發明來自突破現狀的創意,那麼冀望能從現實科學所推演出的科幻預言裏看見未來,無異是緣木求魚。
面對科幻想像與現實科學的衝突,張系國最初提倡以「奇幻因素」(Fantastic Element)來涵容「科 / 幻」,「將奇幻因素的範圍擴大,可以包括科學的或幻想的,但必須是小說的主導因素」(石靜文 1987.11.13),並表示「如果奇幻因素都這樣合乎科學,為什麼不乾脆稱為科幻因素或科學因素呢?這是因為有的奇幻因素並不一定合乎科學,作者也不打算提出合理的解釋」(呂應鐘、吳岩 2001:4)。自外於科學理則檢驗的「奇幻因素」聲明,透過「命名」的差異,強調「科幻想像」與「現實科學」的分別,點出「科幻」不必依附「科學」的高見。[62]因此其將「幻想小說」納入「科幻」範疇,指出:「這類科幻小說以幻想為主,科學的成分減少或完全消失」(張系國 1978:3)。凸顯以「非科學」因素,創作科幻的可能,還原「科幻想像」的自由。[63]同時對於科幻構思的「科學」提出不同的見解:「科幻小說的構想植基於某些幻想的科學成就。……科幻小說畢竟以幻想為主,並不真正合乎科學理論。所以許多幻想的科學發展祇能『存而不論』,解釋多了反而會露出馬腳」(張系國 1978:60-61)。強調幻想先行於科學,以「幻想科學」取代「現實科學」,捍衛科幻想像的獨立性。[64]
可惜,張系國對「幻想科學」的灼見,在日後卻有些為難,也順俗地改口表示:「科幻小說,重新奇也重幻想,但是不能完全脫離科學」(張系國 1985c:2)。相較於先前對於科幻獨立特質的維護,此刻的言論卻退縮回到科學的規範中。推究其態度的轉變,似乎是對本地科幻場域「科幻分流分眾」後,臺灣主流科幻論述氛圍的妥協。自「倪匡體」科幻傳入臺灣,成為本土科幻創作的對比,謹守科學也成為「通俗 / 菁英」科幻創作的界分,在此共識壓力下,張系國調整最初對於「幻想小說」的完全包容,改歸類為「非傳統科幻小說」,[65]並強調「傳統科幻小說,仍必須視為科幻小說的主流」(張系國 1988:3),[66]透露出臺灣科幻場域在「菁英劃界」後所面臨的版圖攻防與科幻推廣主調下爭取言論正當性的妥協。因此,張系國對「奇幻因素」的「非科學性」初衷潛隱伏流,[67]臺灣主流科幻論述沉浸在現實科學主導的實用目的中,也只能以擴大科學範疇來減緩非科學的想像衝擊,甚或強調「科學精神」來概括科幻的科學性。2003 年科幻研討會議上,劉人鵬公然質疑主流科幻定義中的「科學」指涉,提出:「科幻的『科』並不同等於現實科學科技」(劉人鵬 2003),將科幻的「科」回歸到「科幻符碼」的語境裏。論述甫出,立即衝擊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習以為常的「科學 / 非理性幻想」二元判別的分析模式,也突破「科幻」與「現實科學」根本的扞格,還原文類論述的獨立空間。只是,當前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意工業的需求,又挑起實用主義者對科幻的覬覦,臺灣科幻發展的主流趨勢依舊承襲「現實科學」主導的思考。以本土科幻平台「倪匡科幻獎」觀察,倪幻獎自第四屆起,改為「倪匡科幻獎暨 2004 國科會科普獎」,原本的「論述組」被「科技狂想曲」取代,並增設「國科會科普獎」。此二獎項改由科學領域專家擔任評審,與文學場域明顯區隔。「科技狂想曲」徵文啟事規定:「以隨筆或札記方式,想像並描述十年後的尖端科技。」葉李華在決審時表示:「為注重實用性,一切推論必須以當今科技為出發點。」十年的想像彈性,說明「現在不可能」;務求實用,又保證「未來一定有可能」,完全契合其早年提出的科幻基本構思二條件。[68]「科技狂想曲」的獨立成類,明顯預見「現實科學」主導勢力的抬頭,[69]形成一種確實具備科學基礎又能肩負科學預測的科幻類型。然而,對於臺灣科幻發展而言,卻是屈就實用主義的「倒退」、「墮落」,根深柢固的「科學」印記,仍在主流論述中持續複製著。
----------------------------------------
[48] 劉人鵬認為:「在這個定義框架裏,觀念範疇其實只有現成割裂的理想『科學』與『文學』,還看不到『科幻』自己到底是什麼」(劉人鵬 2003)。
[49] 此類言論如:呂金駮:「科幻文學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也能引導人們的科學思想」(呂金駮 1979a:28)。後人(方大錚)「歐美社會裏,增加『科學人口』的基本因素,便是『科學幻想小說的存在』。……歐美的『科學人口』,是從科學幻想小說裏訓練出來的」(7-8)。張系國:「為什麼要辦科幻雜誌?分析到最後,仍然是為了教育民眾、喚醒民眾」(張系國 1989:11)。與晚清時期提倡「科學小說」的言論如出一轍。
[50] 白瑞梅、劉人鵬表示,科幻論述中要求合理想像的「科學」,只是種「寫實性的再現」。實際上是「將『想像』臣屬於現實的既定範疇」,「以現實的『可能性』來寬容或衡量『想像』的合理性」,「而沒有將現成的『現實』問題化」(85)。
[51] 蔣淑貞指出 2003 年交大舉辦「科幻學術會議」,是基於「當前我國科技研究亟待轉型」,教育方針趨向「創意人才的培育」,科幻文學被視為創意人才養成的「捷徑」,因而獲得學術機構的支持(蔣淑貞61)。而由葉李華主導的交大科幻中心,也被視為現今臺灣科幻發展的新基地,積極促進臺灣科幻運動。
[52] 典型字面解釋,將「科幻小說」逐字切割界說,成為科幻定義的起點。李逆熵所言「顧名思義,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小說』的結晶品」(李逆熵 101)。據此,「科幻」要素的比例調配說法應運而生,葉李華扼要歸結為:「最合理的比例,我以為大約是1:1:2(剛好是字數比)」(呂堅平 115)。表象上字字兼顧的科幻定義,實質上卻忽略了各要素間滲透融合的可能,也為各要素預設了某種既有的判斷基準,套入式的成分組合,無法將各要素「問題化」。
[53] 呂應鐘認為推廣科幻創作,須以建構科幻理論為先,「光是譯介外國科幻小說,並不能使一般人產生科幻觀念,要使科幻在國內生根,須先由介紹科幻文學著手,換言之,先灌輸科幻觀念,使國人明瞭何謂科幻,明瞭科幻文學的時代意義,然後才能進一步培養科幻文學的興趣」(呂應鐘 1979a:32)。然而,以理念指導取代文本閱讀,以實用目的取代娛樂動機,盡脫科幻的通俗性,展現其對科幻實際功能的想望。
[54] 對於「SF」的通稱,顯現出西方科幻文類發展的多元性,而非拘執於「Science Fiction」的科學想像。例如:「Science Fantasy」、「Scientific Fantasy」在字面上鬆動了嚴肅的「Science」要求;「Speculative Fantasy」、「Structural Fabulation」更徹底脫離「Science」的束縛。然而,中文「科幻」一詞卻無此便利,「名實相符」反而成為定義時的障礙。
[55] 將臺灣科幻發展對應於西方科幻歷史的分期,臺灣科幻出現於「新浪潮」(60s中-70s中)階段,成形於「賽伯朋克」(70s中-)階段,無論是對「科學」叛離的覺醒或是重返高科技場景,臺灣科幻評論者皆可自西方創作中獲得參考;然而實際上,臺灣主流科幻在「科學內容」上,仍偏好西方前期「黃金時代」(30s-60s)對「科學」創作的熱衷,此跡象可從臺灣科幻提倡者在引薦西方譯作的多元選擇中,獨厚西方科幻三大師(海萊因、克拉克、艾西莫夫)作品得知。西方科幻發展分期參見吳岩〈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四個階段〉。
[56] 2001-2005 年雨果獎長篇小說獎,除 2003 年由 Robert J. Sawyer 的科幻小說《原始人類》(Hominids)獲獎外,其餘皆為奇幻小說,分別是 2001 年 J. K. Rowling 的《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2002 年 Neil Gaiman 的《美國諸神》(American Gods),2004 年Lois McMaster Bujold 的《靈魂騎士》(Paladin of Souls)和 2005 年 Susanna Clarke 的《強納森•斯傳吉與諾瑞爾先生》(Jonathan Strange and Mr. Norrell)。
[57] 蔣淑貞指出臺灣主流科幻對於「科幻」助益「科教」的「誤解」,「信心來自於科學在知識位階上的崇高」(蔣淑貞 68)。
[58] 向鴻全指出臺灣女作家創作科幻的情況:「許多科幻選集中,女作家往往在數量上遠遠不如男作家」,「除了平路與洪凌屬於多產的科幻作家外,其餘作家的科幻之作如放在自身的寫作脈落來看,仍然多屬於點綴或即興之作」(向鴻全 2003b:240)。
[59] 早期臺灣科幻提倡者如張系國、沈君山、呂應鐘等人皆為科學專業領域出身,形成以科學家主導的科幻集團,更鞏固與現實科學的交感。以「文學」出身者居相對少數,其中黃海較為活躍,雖然不似「科學家」強調「科學正統」,然而觀其論述:「當然,能夠精通或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是再好不過的,即使沒有,你必須喜歡」(黃海 1979:28)。仍透露對於科幻創作中「科學」背景的嚮往。
[60]該專輯兩篇評論,有放眼跨時空類種,提出對未來「兩性」關係的定位檢討(陳漢平 1990:13);但也有以「生理本能」出發,強調「『男女有別』是永遠的真,……所謂『中性社會』並不包括生理的差異」(賴金男 17)的傳統闡述,顯示了當時「性別觀念」的過渡轉變。
[61] 顏元叔指出:「〈潘渡娜〉全篇,除掉製造潘度娜這一驚人情節之外,其他的環境細節,如食衣住行各項,都和廿世紀的今天沒有兩樣」(43)。未來科技未能同步發展的矛盾,成為讀者閱讀的疑惑;至於「空氣墊汽車」的假想,並非出於現實科學發展的推論,而是期待變化的想像。
[62] 對於「奇幻因素」與「科幻小說」命名邏輯上的矛盾。當初王建元曾提議建立文類「不要用科學這個字,科學很容易引起誤解」,張系國回應「有些工具約定俗成以後就沿用下去了;當初解釋過一次,後來就無須再解釋,雖然基本上它是違反科學的一種工具,可是仍然用了」(呂學海、呂維琴 1983:141)。可惜,對於「科幻」名稱的後出詮釋淹沒了定名時的初衷,反而積非成是造成誤解。
[63] 張系國將此種「幻想小說」又細分三類:「烏托邦科幻小說」、「鴛鴦科幻小說」與「文藝科幻小說」或「正宗的幻想小說」(張系國 1978:3)。雖然後綴「科幻小說」,卻無關「科學」,恢弘的定名,為科幻小說在「科學」與「非理性幻想」的二元對立之外,保留不從「科學」入手的創作空間。
[64] 張系國反對將「現實科學」當作科幻的要素,而是採用「從科學上推來的一些約定俗成的工具」作為科幻中的「科學成分」(呂學海、呂維琴 1983:142)。不受科學正確性的約束,甚至反駁「既然違反科學,為什麼還叫它作科學幻想小說?」的說法,是「企圖佔有主流地位」者,對科幻小說本身次文化「離經叛道」的「倒退」、「墮落」(同上 125)。
[65] 張系國後來將其一貫的寬廣定義再細分,「祇要有奇幻因素,並且奇幻因素能在故事裏產生主導作用,都視為科幻小說。不過,在這較寬廣的定義之內,我們仍可區分開比較傳統的科幻小說,以及科幻性較弱的科幻小說」,而科幻性較弱的科幻小說,就被歸類為「非傳統科幻小說」(張系國 1988:2)。幻想小說亦改歸屬此類。
[66] 張系國雖然在論述「科學因素」上讓步,但並未因此摒棄「非科學」的創作,反而是內斂地收藏在小說選集中,暗留生機,其道:「這就是為什麼科幻小說獎一再強調傳統小說,而科幻小說選集則採取兼容並蓄的編選方針」(張系國 1988:3)。
[67] 1994 年幼獅科幻獎評審時,張系國即分別使用「奇幻因素」與「科幻因素」評述,又似以「新奇的科幻因素」來重新定義「奇幻因素」,造成審查會議上的困惑;只是過程中刻意獨立出「奇幻因素」,嘉許「奇幻因素又不違背科學,因此面面俱到」的雙重肯定,還是流露了最初對科幻創作「非科學」的「奇幻因素」的認可;只是在不同的處境脈落下,「科學正確」成為審查的優先考量。
[68] 甚且在「科技狂想曲」決審會議上「人性考慮」、「科學根據」再次成為評審的標準,儼然是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的翻版,只是這次卻是理直氣壯地應用在「現實科學」推論的創作上,無疑驗證了歷來「科幻」論述實以「現實科學」為主導。
[69] 臺灣科幻場域繼張系國帶領風潮後,1997 年起交棒葉李華持續推動本土科幻發展。兩人對科幻的「科學認知」明顯不同,「作為一個科幻推廣者,葉李華最大的核心信念是:透過科幻推廣科學精神」(金多誠 2000),因而秉持「科學衍生科幻,科幻延伸科學」(《科科網》http://scisci.nctu.edu.tw/)的宗旨,同時推廣科幻與科普。
→ Part IV
面對科幻想像與現實科學的衝突,張系國最初提倡以「奇幻因素」(Fantastic Element)來涵容「科 / 幻」,「將奇幻因素的範圍擴大,可以包括科學的或幻想的,但必須是小說的主導因素」(石靜文 1987.11.13),並表示「如果奇幻因素都這樣合乎科學,為什麼不乾脆稱為科幻因素或科學因素呢?這是因為有的奇幻因素並不一定合乎科學,作者也不打算提出合理的解釋」(呂應鐘、吳岩 2001:4)。自外於科學理則檢驗的「奇幻因素」聲明,透過「命名」的差異,強調「科幻想像」與「現實科學」的分別,點出「科幻」不必依附「科學」的高見。[62]因此其將「幻想小說」納入「科幻」範疇,指出:「這類科幻小說以幻想為主,科學的成分減少或完全消失」(張系國 1978:3)。凸顯以「非科學」因素,創作科幻的可能,還原「科幻想像」的自由。[63]同時對於科幻構思的「科學」提出不同的見解:「科幻小說的構想植基於某些幻想的科學成就。……科幻小說畢竟以幻想為主,並不真正合乎科學理論。所以許多幻想的科學發展祇能『存而不論』,解釋多了反而會露出馬腳」(張系國 1978:60-61)。強調幻想先行於科學,以「幻想科學」取代「現實科學」,捍衛科幻想像的獨立性。[64]
可惜,張系國對「幻想科學」的灼見,在日後卻有些為難,也順俗地改口表示:「科幻小說,重新奇也重幻想,但是不能完全脫離科學」(張系國 1985c:2)。相較於先前對於科幻獨立特質的維護,此刻的言論卻退縮回到科學的規範中。推究其態度的轉變,似乎是對本地科幻場域「科幻分流分眾」後,臺灣主流科幻論述氛圍的妥協。自「倪匡體」科幻傳入臺灣,成為本土科幻創作的對比,謹守科學也成為「通俗 / 菁英」科幻創作的界分,在此共識壓力下,張系國調整最初對於「幻想小說」的完全包容,改歸類為「非傳統科幻小說」,[65]並強調「傳統科幻小說,仍必須視為科幻小說的主流」(張系國 1988:3),[66]透露出臺灣科幻場域在「菁英劃界」後所面臨的版圖攻防與科幻推廣主調下爭取言論正當性的妥協。因此,張系國對「奇幻因素」的「非科學性」初衷潛隱伏流,[67]臺灣主流科幻論述沉浸在現實科學主導的實用目的中,也只能以擴大科學範疇來減緩非科學的想像衝擊,甚或強調「科學精神」來概括科幻的科學性。2003 年科幻研討會議上,劉人鵬公然質疑主流科幻定義中的「科學」指涉,提出:「科幻的『科』並不同等於現實科學科技」(劉人鵬 2003),將科幻的「科」回歸到「科幻符碼」的語境裏。論述甫出,立即衝擊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習以為常的「科學 / 非理性幻想」二元判別的分析模式,也突破「科幻」與「現實科學」根本的扞格,還原文類論述的獨立空間。只是,當前知識經濟時代對創意工業的需求,又挑起實用主義者對科幻的覬覦,臺灣科幻發展的主流趨勢依舊承襲「現實科學」主導的思考。以本土科幻平台「倪匡科幻獎」觀察,倪幻獎自第四屆起,改為「倪匡科幻獎暨 2004 國科會科普獎」,原本的「論述組」被「科技狂想曲」取代,並增設「國科會科普獎」。此二獎項改由科學領域專家擔任評審,與文學場域明顯區隔。「科技狂想曲」徵文啟事規定:「以隨筆或札記方式,想像並描述十年後的尖端科技。」葉李華在決審時表示:「為注重實用性,一切推論必須以當今科技為出發點。」十年的想像彈性,說明「現在不可能」;務求實用,又保證「未來一定有可能」,完全契合其早年提出的科幻基本構思二條件。[68]「科技狂想曲」的獨立成類,明顯預見「現實科學」主導勢力的抬頭,[69]形成一種確實具備科學基礎又能肩負科學預測的科幻類型。然而,對於臺灣科幻發展而言,卻是屈就實用主義的「倒退」、「墮落」,根深柢固的「科學」印記,仍在主流論述中持續複製著。
----------------------------------------
[48] 劉人鵬認為:「在這個定義框架裏,觀念範疇其實只有現成割裂的理想『科學』與『文學』,還看不到『科幻』自己到底是什麼」(劉人鵬 2003)。
[49] 此類言論如:呂金駮:「科幻文學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也能引導人們的科學思想」(呂金駮 1979a:28)。後人(方大錚)「歐美社會裏,增加『科學人口』的基本因素,便是『科學幻想小說的存在』。……歐美的『科學人口』,是從科學幻想小說裏訓練出來的」(7-8)。張系國:「為什麼要辦科幻雜誌?分析到最後,仍然是為了教育民眾、喚醒民眾」(張系國 1989:11)。與晚清時期提倡「科學小說」的言論如出一轍。
[50] 白瑞梅、劉人鵬表示,科幻論述中要求合理想像的「科學」,只是種「寫實性的再現」。實際上是「將『想像』臣屬於現實的既定範疇」,「以現實的『可能性』來寬容或衡量『想像』的合理性」,「而沒有將現成的『現實』問題化」(85)。
[51] 蔣淑貞指出 2003 年交大舉辦「科幻學術會議」,是基於「當前我國科技研究亟待轉型」,教育方針趨向「創意人才的培育」,科幻文學被視為創意人才養成的「捷徑」,因而獲得學術機構的支持(蔣淑貞61)。而由葉李華主導的交大科幻中心,也被視為現今臺灣科幻發展的新基地,積極促進臺灣科幻運動。
[52] 典型字面解釋,將「科幻小說」逐字切割界說,成為科幻定義的起點。李逆熵所言「顧名思義,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小說』的結晶品」(李逆熵 101)。據此,「科幻」要素的比例調配說法應運而生,葉李華扼要歸結為:「最合理的比例,我以為大約是1:1:2(剛好是字數比)」(呂堅平 115)。表象上字字兼顧的科幻定義,實質上卻忽略了各要素間滲透融合的可能,也為各要素預設了某種既有的判斷基準,套入式的成分組合,無法將各要素「問題化」。
[53] 呂應鐘認為推廣科幻創作,須以建構科幻理論為先,「光是譯介外國科幻小說,並不能使一般人產生科幻觀念,要使科幻在國內生根,須先由介紹科幻文學著手,換言之,先灌輸科幻觀念,使國人明瞭何謂科幻,明瞭科幻文學的時代意義,然後才能進一步培養科幻文學的興趣」(呂應鐘 1979a:32)。然而,以理念指導取代文本閱讀,以實用目的取代娛樂動機,盡脫科幻的通俗性,展現其對科幻實際功能的想望。
[54] 對於「SF」的通稱,顯現出西方科幻文類發展的多元性,而非拘執於「Science Fiction」的科學想像。例如:「Science Fantasy」、「Scientific Fantasy」在字面上鬆動了嚴肅的「Science」要求;「Speculative Fantasy」、「Structural Fabulation」更徹底脫離「Science」的束縛。然而,中文「科幻」一詞卻無此便利,「名實相符」反而成為定義時的障礙。
[55] 將臺灣科幻發展對應於西方科幻歷史的分期,臺灣科幻出現於「新浪潮」(60s中-70s中)階段,成形於「賽伯朋克」(70s中-)階段,無論是對「科學」叛離的覺醒或是重返高科技場景,臺灣科幻評論者皆可自西方創作中獲得參考;然而實際上,臺灣主流科幻在「科學內容」上,仍偏好西方前期「黃金時代」(30s-60s)對「科學」創作的熱衷,此跡象可從臺灣科幻提倡者在引薦西方譯作的多元選擇中,獨厚西方科幻三大師(海萊因、克拉克、艾西莫夫)作品得知。西方科幻發展分期參見吳岩〈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四個階段〉。
[56] 2001-2005 年雨果獎長篇小說獎,除 2003 年由 Robert J. Sawyer 的科幻小說《原始人類》(Hominids)獲獎外,其餘皆為奇幻小說,分別是 2001 年 J. K. Rowling 的《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2002 年 Neil Gaiman 的《美國諸神》(American Gods),2004 年Lois McMaster Bujold 的《靈魂騎士》(Paladin of Souls)和 2005 年 Susanna Clarke 的《強納森•斯傳吉與諾瑞爾先生》(Jonathan Strange and Mr. Norrell)。
[57] 蔣淑貞指出臺灣主流科幻對於「科幻」助益「科教」的「誤解」,「信心來自於科學在知識位階上的崇高」(蔣淑貞 68)。
[58] 向鴻全指出臺灣女作家創作科幻的情況:「許多科幻選集中,女作家往往在數量上遠遠不如男作家」,「除了平路與洪凌屬於多產的科幻作家外,其餘作家的科幻之作如放在自身的寫作脈落來看,仍然多屬於點綴或即興之作」(向鴻全 2003b:240)。
[59] 早期臺灣科幻提倡者如張系國、沈君山、呂應鐘等人皆為科學專業領域出身,形成以科學家主導的科幻集團,更鞏固與現實科學的交感。以「文學」出身者居相對少數,其中黃海較為活躍,雖然不似「科學家」強調「科學正統」,然而觀其論述:「當然,能夠精通或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是再好不過的,即使沒有,你必須喜歡」(黃海 1979:28)。仍透露對於科幻創作中「科學」背景的嚮往。
[60]該專輯兩篇評論,有放眼跨時空類種,提出對未來「兩性」關係的定位檢討(陳漢平 1990:13);但也有以「生理本能」出發,強調「『男女有別』是永遠的真,……所謂『中性社會』並不包括生理的差異」(賴金男 17)的傳統闡述,顯示了當時「性別觀念」的過渡轉變。
[61] 顏元叔指出:「〈潘渡娜〉全篇,除掉製造潘度娜這一驚人情節之外,其他的環境細節,如食衣住行各項,都和廿世紀的今天沒有兩樣」(43)。未來科技未能同步發展的矛盾,成為讀者閱讀的疑惑;至於「空氣墊汽車」的假想,並非出於現實科學發展的推論,而是期待變化的想像。
[62] 對於「奇幻因素」與「科幻小說」命名邏輯上的矛盾。當初王建元曾提議建立文類「不要用科學這個字,科學很容易引起誤解」,張系國回應「有些工具約定俗成以後就沿用下去了;當初解釋過一次,後來就無須再解釋,雖然基本上它是違反科學的一種工具,可是仍然用了」(呂學海、呂維琴 1983:141)。可惜,對於「科幻」名稱的後出詮釋淹沒了定名時的初衷,反而積非成是造成誤解。
[63] 張系國將此種「幻想小說」又細分三類:「烏托邦科幻小說」、「鴛鴦科幻小說」與「文藝科幻小說」或「正宗的幻想小說」(張系國 1978:3)。雖然後綴「科幻小說」,卻無關「科學」,恢弘的定名,為科幻小說在「科學」與「非理性幻想」的二元對立之外,保留不從「科學」入手的創作空間。
[64] 張系國反對將「現實科學」當作科幻的要素,而是採用「從科學上推來的一些約定俗成的工具」作為科幻中的「科學成分」(呂學海、呂維琴 1983:142)。不受科學正確性的約束,甚至反駁「既然違反科學,為什麼還叫它作科學幻想小說?」的說法,是「企圖佔有主流地位」者,對科幻小說本身次文化「離經叛道」的「倒退」、「墮落」(同上 125)。
[65] 張系國後來將其一貫的寬廣定義再細分,「祇要有奇幻因素,並且奇幻因素能在故事裏產生主導作用,都視為科幻小說。不過,在這較寬廣的定義之內,我們仍可區分開比較傳統的科幻小說,以及科幻性較弱的科幻小說」,而科幻性較弱的科幻小說,就被歸類為「非傳統科幻小說」(張系國 1988:2)。幻想小說亦改歸屬此類。
[66] 張系國雖然在論述「科學因素」上讓步,但並未因此摒棄「非科學」的創作,反而是內斂地收藏在小說選集中,暗留生機,其道:「這就是為什麼科幻小說獎一再強調傳統小說,而科幻小說選集則採取兼容並蓄的編選方針」(張系國 1988:3)。
[67] 1994 年幼獅科幻獎評審時,張系國即分別使用「奇幻因素」與「科幻因素」評述,又似以「新奇的科幻因素」來重新定義「奇幻因素」,造成審查會議上的困惑;只是過程中刻意獨立出「奇幻因素」,嘉許「奇幻因素又不違背科學,因此面面俱到」的雙重肯定,還是流露了最初對科幻創作「非科學」的「奇幻因素」的認可;只是在不同的處境脈落下,「科學正確」成為審查的優先考量。
[68] 甚且在「科技狂想曲」決審會議上「人性考慮」、「科學根據」再次成為評審的標準,儼然是臺灣主流科幻論述的翻版,只是這次卻是理直氣壯地應用在「現實科學」推論的創作上,無疑驗證了歷來「科幻」論述實以「現實科學」為主導。
[69] 臺灣科幻場域繼張系國帶領風潮後,1997 年起交棒葉李華持續推動本土科幻發展。兩人對科幻的「科學認知」明顯不同,「作為一個科幻推廣者,葉李華最大的核心信念是:透過科幻推廣科學精神」(金多誠 2000),因而秉持「科學衍生科幻,科幻延伸科學」(《科科網》http://scisci.nctu.edu.tw/)的宗旨,同時推廣科幻與科普。
→ Part IV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