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科學怪人》的「科幻性」不論(再度招認:我不把《科學怪人》當作首部科幻,它應該不能算科幻,更精確地說,是眾多影響科幻歷史傳統的元科幻之一),這部續集確實沿續了它的歌德小說特質;而且以怪物本位的書寫方式,也呼應了「後人類」「變人」──這個由《科學怪人》所開啟,眾多科幻小說前仆後繼不斷推衍討論的主題組合。
稍微再想一想,也許由怪人本尊入手探討此議題最為適合不過,一來他的出生歷程並不涉及「較人類〔智識、身體、whatsoever〕優越」的本質差異,因此作者不需要處理(或面對)高等物種「墮落為人」的矛盾情結(這東西很難克服沒錯,好在最近剛剛出版的山本弘《艾比斯之夢》可以喚醒一下)。再者,怪人的身體組成令他無法否定自己屬於「獸」的一面,從而製造出不少認同衝突,有的還成為原著和本書的關鍵焦點所在。作者 O'Keefe 顯然不讓他有好日子過,直接在劇情安排上給予重大打擊。
故事讓船長 Walton 繼承 Frankenstein「遺志」,不顧一切持續追殺怪人長達十年。甫開場的威尼斯種種際遇,大概可視為原著描寫怪人初次踏入人間,展現基本良善面,卻無端遭受橫逆,盛怒之下,獸性壓過理性的翻版。他的反應也如出一轍,找上 Walton 的親人,準備予以殺害,偏偏 Walton 一家,特別是他的外甥女 Lily,全都不是「正常」人,才激盪出貫串全書的逃/殺過程。
或許 Walton 在獵殺怪人的過程裡逐漸泯滅人性,但在 O'Keefe 的安排下,他原本的人格早就大有問題,進而禍延其他家人(包含了某個爆出來就大鑊的雷)。儘管旅程中怪人的掙扎與自我辯證歷歷在目,作者的立場卻一直都沒變過:只要給他一個正常的環境,怪人足以證明自己就是人類(甚至是「超」人類的可能),只差在他跟瘟神(家族)糾纏不清,命運多舛,就當作是他成人的試煉吧。
閱讀版本:
蘇姍‧黑波爾‧歐姬芙(Susan Heyboer O'Keefe),《怪物》(Frankenstein's Monster),蕭寶森 譯(臺北市:小異,2011)〔試讀〕
作者官網:
http://www.susanheyboerokeefe.com/Frankenstein_s_Monster.html
網上評論:
Curled Up With A Good Book
Devourer of Books
Linus's Blanket
revish
The Horror Review
THIS Literary Magazin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