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岡田以日本的「科幻死亡」為前車之鑑,做為他對「阿宅之死」的理論基礎。「科幻已死」的說法其實早就屢見不鮮,連現在的黃海都會拿來在練個兩下,不過最早可以追溯自 1960 年,科幻迷 Earl Kemp 的 Who Killed Science Fiction? 訪問集。這些該死的對象,不論是 Kemp 所認為的科幻雜誌(後來證明還活得好好的,科幻雜誌要瀕死得等到 90s,而新興發展替代的媒介,其效益未必較差)、岡田在本書提到的日本科幻迷文化,還是黃海所說的「科幻創意枯竭導致奇幻當道」(這明明就是假議題,暴露他對舶來科幻作品認識的不足),完全反映出一項事實:科幻(文化)的發展可以套用 Thomas Kuhn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裡所揭櫫的「典範轉移」概念。也就是說:他們所提到的「科幻已死」,只是代表他們所奉行的科幻「典範」日漸式微,或是淡出主導地位,並不代表「科幻」的文類或文化就此消滅。
有了這項認知以後,如果繼續要追下去,就要提出一個問題:這個被岡田宣稱已死的科幻文化是否還有人持續奉行、繼承香火?我不是日本人,更不懂日本科幻發展,所以無法回答。不過根據岡田對這類科幻迷行為的描述,對應到英美科幻文化圈的話,我可以很驕傲地說:這種科幻不但沒死,不單江山代有人才出,儘管在科幻迷集會中的人數比例漸漸趨於弱勢,但他們仍在科幻小說作品的討論會(panel)中佔有主導地位,更繼續引領科幻文類的發展,和學界的交流與結合甚至比以往更為密切。我以前寫過的〈如何以科幻讀者的身分了解科幻〉中所介紹的「專致讀者」,就是這種等級科幻迷的具體形象。
當然把地域拉回到臺灣來就監介了。不過照岡田的說法,臺灣根本就沒存在過科幻文化,那也就沒有死不死的問題。臺灣科幻發展一直都是以「上而下」的推廣,而不是提供夠多的文本來養出自主性強的讀者群。然後到了現在,上位的領導者頂多就是一點點的媒體科幻、更少的文學科幻,偶爾再加上一點點的日本宅世代所混成。使得入門以後的科幻接觸者想要再更深入瞭解,就得靠自己修煉。
當初臺大電機 Maxwell 站科幻板的老板友,恐怕也沒幾個夠資格歸類成岡田所說的科幻宅,大多也是軍武宅、歷史宅,甚至動漫宅的跨刀集合。但本世紀浮上檯面的吾道中人至少多了 anubis 和 krantas;隨著臺灣科幻出版品(不管是本格或跨界)數量的提升,就算單練科幻小說的人數可能不會明顯增加,認真討論科幻小說的讀者也不可能比以前還少。
至少,對我而言,這樣就夠了。本地科幻(文化)是死是活,又有什麼關係呢?大不了就直接投身英美科幻圈體系嘛,至少那邊的血脈傳承不會在我有生之年停止。
有了這項認知以後,如果繼續要追下去,就要提出一個問題:這個被岡田宣稱已死的科幻文化是否還有人持續奉行、繼承香火?我不是日本人,更不懂日本科幻發展,所以無法回答。不過根據岡田對這類科幻迷行為的描述,對應到英美科幻文化圈的話,我可以很驕傲地說:這種科幻不但沒死,不單江山代有人才出,儘管在科幻迷集會中的人數比例漸漸趨於弱勢,但他們仍在科幻小說作品的討論會(panel)中佔有主導地位,更繼續引領科幻文類的發展,和學界的交流與結合甚至比以往更為密切。我以前寫過的〈如何以科幻讀者的身分了解科幻〉中所介紹的「專致讀者」,就是這種等級科幻迷的具體形象。
當然把地域拉回到臺灣來就監介了。不過照岡田的說法,臺灣根本就沒存在過科幻文化,那也就沒有死不死的問題。臺灣科幻發展一直都是以「上而下」的推廣,而不是提供夠多的文本來養出自主性強的讀者群。然後到了現在,上位的領導者頂多就是一點點的媒體科幻、更少的文學科幻,偶爾再加上一點點的日本宅世代所混成。使得入門以後的科幻接觸者想要再更深入瞭解,就得靠自己修煉。
當初臺大電機 Maxwell 站科幻板的老板友,恐怕也沒幾個夠資格歸類成岡田所說的科幻宅,大多也是軍武宅、歷史宅,甚至動漫宅的跨刀集合。但本世紀浮上檯面的吾道中人至少多了 anubis 和 krantas;隨著臺灣科幻出版品(不管是本格或跨界)數量的提升,就算單練科幻小說的人數可能不會明顯增加,認真討論科幻小說的讀者也不可能比以前還少。
至少,對我而言,這樣就夠了。本地科幻(文化)是死是活,又有什麼關係呢?大不了就直接投身英美科幻圈體系嘛,至少那邊的血脈傳承不會在我有生之年停止。
閱讀版本:
1 comment:
歐美科幻沒什麼不好啊,
光是這個領域就可以啃很久了。
臺灣不管在奇幻或科幻方面都有不夠多元大膽的問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