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6

跨界編劇與作家的傳奇人物——理察‧麥特森與《我是傳奇》(I Am Legend)

※ 本文係即將出版的《我是傳奇》(I Am Legend)臺灣譯本卷首作者介紹暨導讀

我們可以發現到同時關注文字及影像作品的讀者們不時喟嘆:「要是某某作家能親自將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本,該有多好!」可惜,事情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同時精熟小說和劇本創作的作家畢竟還是有限。在幻想文類領域中,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和哈蘭‧艾利森(Harlan Ellison)算是較為突出的兩位;然而他們在文學場域的鋒頭卻又往往掩蓋過親身參與的影視作品。真要在兩個領域中取得均衡,就不得不提及理察‧麥特森了。只要是美國電視劇黃金時代(約為 1949 年至 1960 年間)以降的觀眾,就算不認得這個名字,也幾乎都看過他的劇作。

理察‧麥特森於 1926 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艾倫戴爾(Allendale),雙親均為挪威移民。高中畢業後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中經歷後來改寫成小說《嘴上無毛的戰士》(The Beardless Warriors,1960)。戰後取得新聞學學士學位,1951 年移居加州,在那兒結婚生子,四個小孩當中就有三名克紹箕裘,從事寫作與劇本事業。

早在 1950 年,麥特森便以短篇小說〈人類所出〉("Born of Man and Woman")展露頭角。刊登此文的《奇幻與科幻雜誌》(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主編安東尼‧鮑切(Anthony Boucher)一度還認為這是哪位成名作家試圖更換筆名以便嘗試實驗性寫作手法的產物。〈人類所出〉描述一名由正常父母所生下的「怪物」,長年被鎖鍊困養於地窖,並飽受家暴與殘酷的對待,心態由懵懂天真逐漸轉變至仇恨滿膺的歷程。麥特森刻意透過怪物感官和言語表露出他內心的掙扎與渴望,以及長久接受暴力之下無可避免的變態惡果。儘管在現代,這樣的題材與手法已經屢見不鮮,本篇仍可視為同類型作品的先驅之作。

隨著〈人類所出〉的成功,麥特森開始展開他豐富多產的短篇小說寫作生涯。他的短篇大多遊走於科幻、奇幻、恐怖類型,以極為簡練的文字直接衝擊讀者的感官神經。有學者認為他和其餘「加州派」(California School)恐怖、懸疑小說作家[1]頗受雷‧布萊伯利的影響,然而仔細品味,讀者仍可發覺麥特森的個人風格及專擅主題。麥特森自己曾經說過:除了少數特例,他所有作品,特別是短篇,均可指向同一個主題──孤立在險惡環境下的個體,如何掙扎求生的歷程。殘酷的是,無論這些個體再怎麼努力奮鬥,大環境下的其他人幾乎無法理解,進而認同他們的作為,甚至還有意無意橫加阻撓,使主人公的處境更加艱難。就算他們的命運有一部分得歸究於自身性格的缺陷,他們的舉措往往仍改變不了註定失敗覆滅的結果,至少在過程中,讀者能夠目睹他們(幾近)偏執的意念與勇氣。本書所收錄的〈獵物〉和〈黯影〉,可說最為符合麥特森的短篇意象。

而這樣的創作概念也主導著麥特森早期最重要的兩部長篇小說──《我是傳奇》和《縮小人》(The Shrinking Man,1956)。《我是傳奇》乍看之下是一部試圖以科學角度合理解釋吸血鬼成因的科幻恐怖故事;慣常以時代背景入手的讀者也很容易聯想到冷戰初期美國社會對共產敵國及其奸細的莫名恐懼,因此將本書和羅伯特‧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的《異形人偶師》(The Puppet Masters,1951)和傑克‧芬尼(Jack Finney)的《肉體掠奪者》[2]The Body Snatchers,1955)並列。或許麥特森寫作當時的確體察到時代背景下,潛伏在日常活動之中的危機隨時可能爆發,個人意志終不免被標準化的社會「規範」、「秩序」所吞沒的心理因素;《我是傳奇》實質上卻是麥特森個人特色發揮到極致的產物。

故事主人公羅柏‧奈佛的舉措,不單單是為了保命而偏執地進行無止境的殺戮,他仍力圖在人類行將絕滅的世界,保有一絲人性的尊嚴與光輝。部分評論者認為書中對於吸血鬼成因的科學解釋未臻完備合理,因而減損對於本書的評價;我倒以為透過近似理性的科學態度探索吸血鬼真相,正是奈佛仍極力保有人性面的最佳證明。其他諸如性苦悶、同情心,偶爾犯點小錯讓自己陷入險境等,促使讀者逐步認同奈佛「人」的身分。直到最後真相大白,原來這世道中改變的不是他,而是「人」的定義。在偏執男掙扎求生的故事中暗渡後(新)人類的議題探索,使得本書不獨成為麥特森最重要的著作,也在科幻經典中佔有一席之地。麥特森原本在 1957 年受邀前往英國將《我是傳奇》改寫成電影《暗夜造物》(Night Creatures)的劇本,但由於無法通過當時英國的審查制度而告作罷。本書後來兩度改編成電影《地球上的最後一人》(The Last Man on the Earth,1964)及《死亡城》(The Omega Man,1971),評價均不高。反而 1968 年由喬治‧羅美洛(George A. Romero)執導的經典殭屍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劇情基調與精神和《我是傳奇》有異曲同工之妙。2007 年上映,由威爾‧史密斯的同名電影,已是本書第三度登上大銀幕,然而故事和原著仍有所差距。

兩年後出版的《縮小人》,則是麥特森另一部科幻傑作。故事敘述男子史考特‧凱瑞(Scott Carey)受到殺蟲劑與輻射污染雙重影響,每天固定縮小七分之一吋,因而逐漸脫離正常人生活的悲慘歷程。縮小後的凱瑞與黑寡婦蜘蛛數度交鋒的場面也許吸引大部分讀者的目光,但全書的精要處仍在於主人公回顧萎縮過程中如何被社會所欺凌、背棄,原本親密的家人不但漸行漸遠,還慢漫成為威脅生命安全的龐大怪物。與《我是傳奇》相比,《縮小人》對於異化的描寫更為精細,凱瑞的命運也更為悲壯。此書出版後隔年,麥特森親自為改編電影《不可思議的縮小人》(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1957)撰寫劇本,成為好萊塢影史上縮小題材的開路先鋒,也開啟了他往後成名於世的劇作。

麥特森劇本創作的類型十分廣泛,從西部影集《帶槍去旅行》(Have Gun – Will Travel[3]到愛倫‧坡故事改編電影系列,都有他參與過的記錄。其中最傲人的成就,則是《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影集。麥特森直接撰寫過十六集的劇本,其中就有不少該劇的經典單元。拿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所主演的〈兩萬呎的噩夢〉("Nightmare at 20,000 Feet")這一集來說:雖然原始短篇讀起來感覺並不令人印象深刻,只是很標準的麥特森式男性偏執狂故事;但影集拍出來就是不一樣,成為電視名場面之一,時常被後世作品拿出來倣效、惡搞。甚至有人坐飛機時還會聯想到劇中場景而心有餘悸。麥特森在這些劇本結集成書時,撰文披露他成功的祕訣在於一開始就能立刻吸引讀者(及觀眾)的目光,並且營造出驚奇或是諷刺的結局,完全符合《陰陽魔界》的調性特色。

麥特森雖然僅僅寫過一集《星艦奇航記》元祖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的劇本,卻是該劇探索人性內太空的重要一頁。〈真假艦長〉("The Enemy Within")描述因傳送系統的故障,寇克艦長(Captain Kirk)居然被分裂成善、惡兩種個體!更令人驚駭的是:寇克的領袖特質居然隸屬於惡的一面!眾人發現兩造無法獨立生存,必須設法將其再度融合才行。麥特森巧妙地將《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1886)主題與企業號鐵三角(寇克艦長、科學官史巴克(Spock)、醫官麥考伊(McCoy))結合,處理過程中還讓史巴克的混血背景浮上檯面,成為劇集往後發展的重要主題之一。另外時常被拿來搞笑的醫官宣告船員死亡橋段,也首度出現於本集之中。

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初試啼聲的電視電影長片《飛輪喋血》(Duel,1971),也是出自於麥特森的原著短篇和劇本。劇情極為簡單:一個男人開著小轎車,在公路上和一輛大卡車進行生死交關的搏命決鬥。這個故事的來源頗富戲劇性:在甘迺迪被暗殺的同一天,麥特森和友人駕車開過山路時,被一輛卡車緊緊尾隨橫越整座山谷。這件事當下觸動他的心弦,便隨手在信封背面寫下字句,七年後才補完整個故事,並刊登在《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史匹柏的執導大體上忠於劇本,卻也在細微處發揮出個人風格,果然靠著本片一舉成名。

身為編劇人,麥特森當然十分強調這份工作的創作價值。他認為,編劇是影視創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他們必須從零開始,逐漸建構出整部片子的藍圖。有了好劇本,導演只消不去傷害它,而是透過更宏觀的洞察力和演員的詮釋,將之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就能構成理想的作品。他甚至覺得他的劇本本身就包含豐富的視覺元素,導演只要照著拍就可以,因此有時他還懷疑自己為何不下海導個一兩齣戲。

歷經多產的七○年代,麥特森又將重心轉往長篇小說。隨著心性的轉變,以及家庭生活的美滿和樂,他不再侷限於「偏執狂掙扎求生」的傳統主題(雖然偶爾還是會來個一兩篇),而朝向多元化的創作邁進。這期間最為人所知的著作是《喚回時光》(Bid Time Return,1975)和《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1978)。前者改編成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1980),後者的電影版本(1998 年上映)和原著同名。這兩部小說也是麥特森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他曾自述道:「《似曾相識》[4]是愛情超脫時間的故事;《美夢成真》則是愛情超脫死亡的故事……我覺得它們代表我所寫過最好的小說。」特別是曾有讀者寫信向他表示,《美夢成真》讓他們重拾面對死亡的勇氣,讓麥特森自認這是他寫作生涯中最光榮的一刻。

儘管年事已高,麥特森仍然創作不輟,迭有新作問世。《阿布與七則驚異故事》(Abu and the Seven Marvels,2001)是他四十餘年來嘗試兒童、青少年書寫的成果;《獵殺,不問理由》(Hunted Past Reason,2002)重回驚悚、恐怖領域;《女人》(Woman,2005)則大膽跨入性別議題,訴說一場懸疑刺激的兩性交鋒;最近的《鏈結》(The Link,2006)則探索超自然的靈媒感應現象。或許多數讀者們並不熟稔理察‧麥特森這個名字,但這位布萊伯利口中列名「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林的傳奇人物總是會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他的下一步呢?說不定會再造就出另一位史蒂芬‧金哦!

----------------------------------------
[1] 代表人物尚有查爾斯‧布蒙特(Charles Beaumont)、威廉‧諾蘭(William F. Nolan)、喬治‧克萊頓‧強森(George Clayton Johnson)等,前兩者甚至和麥特森相熟,並有過緊密的合作關係。
[2] 本書曾數度拍成電影,其中 1956 年的《天外魔花》及 1978 年的《變形邪魔》(原片名均為 Invasion of Body Snatchers)均列名科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1993 年的《異形基地》(Body Snatchers)與 2007 年的《恐怖拜訪》(The Invasion)成績就不甚可觀了。
[3] 1958 年,海萊恩曾「仿照」本劇的標題寫出青少年科幻名著《穿上太空衣去旅行》(Have Space Suit – Will Travel)。
[4] 電影上映後,《喚回時光》後續再版的書名均改為《似曾相識》。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I am legend" 譯成「我即傳奇」似較佳.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