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一九四○年代就開始關注幻想文類的老前輩,一般讀者要認識雷‧布萊伯利,通常不外乎從《火星紀事》和《華氏四五一度》入手,或者走主流文學路線,從半自傳式的《蒲公英酒》(Dandelion Wine)開始看起,然後逐步轉至他的類型創作。一旦產生興趣,開始照著出版書目逐本閱讀,往往很難錯過這本《十月國度》。因為在它的前身《黑暗嘉年華》(Dark Carnival)長年絕版,就連復刻也不過小量發行的情況下,本書可以說是讀者所能接觸到布萊伯利一切創作的起點:〈樓上的房客〉是「綠鎮」(Green Town)系列故事的最早期代表,日後成為《蒲公英酒》及其五十年後終於問世的續集《再會了!夏天》(Farewell Summer)的一部分;〈返鄉派對〉和〈埃納叔叔〉則是溫馨怪怪不死家族的開端,到了新世紀終於發展成《塵兮歸來》(From the Dust Returned);至於《黑暗嘉年華》的整體概念要到《邪惡由此降臨》(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始臻完滿;而以同一主題概念貫串眾篇的形式,更徹底應用在《火星紀事》、《圖案人》等名作。
早期的布萊伯利擅長從周遭所發生的人事物取材,故事的超自然背景並不濃厚,而代之以緊繃氣氛下的懸疑感受,然後在故事終結前的一刻驟然爆發,餘味迴蕩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湖〉,這篇布萊伯利本人認定為他第一篇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就是從真實記憶轉化成黑色奇幻的典範。倘若〈湖〉帶給讀者的是追憶與惆悵,那麼〈群眾〉無疑是此類恐怖故事的最佳代表;它不單單是布萊伯利十五歲時,洛城某座墓園旁邊的車禍記憶,它甚至早已成為你、我,以及世界上億萬生靈的共業──我們不僅在下一秒鐘就可能受害,更驚駭的地方在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殺人群眾。一九四五年的墨西哥之旅造就出〈下一個是你〉;本篇連同〈迷你殺手〉、〈小丑玩具盒〉,當面挑戰尋常人印象中看似正常無害的人倫關係:枕邊人、新生兒,以及封閉場域中獨自守護(囚禁)獨生子的母親或許不是真正的兇手,然而他們所撩撥起的緊張與不安,卻足以斬斷精神生命的絲線……
死亡也許是恐怖故事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之一,而布萊伯利更透過對「肉體」的描繪,將這個概念更具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浮出密西根湖的小女孩屍體羞澀地躲在灰袋裡,她的愛情要進入〈蓄水池〉後才獲得圓滿;忠狗使者帶來的,是帶有屍骸氣息的墳土;木乃伊矗立在墓穴中,展示上百種不同的死法;就連成功抵禦死亡的老太太,也驕傲地秀出胸前的藍色傷疤。脫離死亡的肉體書寫則更加精彩,更教人毛骨悚然:那一缸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永遠凝視著觀看它的眾人;平凡人耐不住寂寞,不斷自戕,好讓自己走在時尚藝術的尖端。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骸骨〉:不少人害怕骷髏,偏偏自己就有一整具,但真正恐怖的地方,還是骨頭抽離身體後,一灘軟肉的情景。
隨著《火星紀事》、《圖案人》、《太陽金蘋果》(Th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和《華氏四五一度》陸續出版,並遠赴愛爾蘭撰寫電影《白鯨記》劇本之後,布萊伯利再一次回到寫作生涯開始的地方,而此時所增補的開頭和結尾,不僅呼應了肉體與死亡這兩大主軸,更恰恰成為作家攀上巔峰之後,回首來時歷程的心境寫照。〈侏儒〉裡大隻佬先生的才華,只能在廉價雜誌中展現,他也只有在每天傍晚進入玻璃迷宮面對哈哈鏡的時候,才能找到那一點點虛幻非真的自尊。享譽文壇的杜德利‧史東,竟在聲勢最高的時候急流勇退,終結自己的創作人生。對照起作者本身,他不甘被定位為類型作家,更不願意失去活力,讓後半輩子就只活在過往的榮光之中。於是,他寫作不輟,為了就是要免於死亡。
也正是這樣的布萊伯利,讓我們在他最初與最新(但仍不是最後)的作品裡,獲得這六十多年來始終如一的感動。
早期的布萊伯利擅長從周遭所發生的人事物取材,故事的超自然背景並不濃厚,而代之以緊繃氣氛下的懸疑感受,然後在故事終結前的一刻驟然爆發,餘味迴蕩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湖〉,這篇布萊伯利本人認定為他第一篇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就是從真實記憶轉化成黑色奇幻的典範。倘若〈湖〉帶給讀者的是追憶與惆悵,那麼〈群眾〉無疑是此類恐怖故事的最佳代表;它不單單是布萊伯利十五歲時,洛城某座墓園旁邊的車禍記憶,它甚至早已成為你、我,以及世界上億萬生靈的共業──我們不僅在下一秒鐘就可能受害,更驚駭的地方在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殺人群眾。一九四五年的墨西哥之旅造就出〈下一個是你〉;本篇連同〈迷你殺手〉、〈小丑玩具盒〉,當面挑戰尋常人印象中看似正常無害的人倫關係:枕邊人、新生兒,以及封閉場域中獨自守護(囚禁)獨生子的母親或許不是真正的兇手,然而他們所撩撥起的緊張與不安,卻足以斬斷精神生命的絲線……
死亡也許是恐怖故事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之一,而布萊伯利更透過對「肉體」的描繪,將這個概念更具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浮出密西根湖的小女孩屍體羞澀地躲在灰袋裡,她的愛情要進入〈蓄水池〉後才獲得圓滿;忠狗使者帶來的,是帶有屍骸氣息的墳土;木乃伊矗立在墓穴中,展示上百種不同的死法;就連成功抵禦死亡的老太太,也驕傲地秀出胸前的藍色傷疤。脫離死亡的肉體書寫則更加精彩,更教人毛骨悚然:那一缸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永遠凝視著觀看它的眾人;平凡人耐不住寂寞,不斷自戕,好讓自己走在時尚藝術的尖端。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骸骨〉:不少人害怕骷髏,偏偏自己就有一整具,但真正恐怖的地方,還是骨頭抽離身體後,一灘軟肉的情景。
隨著《火星紀事》、《圖案人》、《太陽金蘋果》(Th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和《華氏四五一度》陸續出版,並遠赴愛爾蘭撰寫電影《白鯨記》劇本之後,布萊伯利再一次回到寫作生涯開始的地方,而此時所增補的開頭和結尾,不僅呼應了肉體與死亡這兩大主軸,更恰恰成為作家攀上巔峰之後,回首來時歷程的心境寫照。〈侏儒〉裡大隻佬先生的才華,只能在廉價雜誌中展現,他也只有在每天傍晚進入玻璃迷宮面對哈哈鏡的時候,才能找到那一點點虛幻非真的自尊。享譽文壇的杜德利‧史東,竟在聲勢最高的時候急流勇退,終結自己的創作人生。對照起作者本身,他不甘被定位為類型作家,更不願意失去活力,讓後半輩子就只活在過往的榮光之中。於是,他寫作不輟,為了就是要免於死亡。
也正是這樣的布萊伯利,讓我們在他最初與最新(但仍不是最後)的作品裡,獲得這六十多年來始終如一的感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