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5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2006) by Adam Roberts

我曾在〈「真‧科幻史」存在否?或,為何我們需要更多科幻史?〉中提過:這個年頭,「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唯一一本究極的「真‧科幻史」,而是一大票針對特定科幻主題所做的歷史研究。」看完本書後,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作為科幻通史,本書有限的篇幅就是最大的弱點;它無法承載科幻史所應具備的大量史料資訊。事實上,要是知道本書主講二十世紀類型科幻的部分只有區區一百多頁,我根本就不會買回來看。不但介紹的作家作品為數甚少,就算提到了也不過是蜻蜓點水,比研究生報告還要虛的片段,只有少數值得一覽的作品分析(如 Brave New World)而已。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科幻史料固然重要,不過一部科幻史裡頭,最重要的莫過於修史者的史觀。講白一點,史料可以透過 Locus Index 或 ISFDB 等資料庫,以及透過閱讀文本、蒐羅第一手資料而得,修史者所要做的,卻是要在著作中提出自己的立論和詮釋。拿一個很常見的例子來說吧(以前就舉過,不過無妨),當我們接受並轉述「所謂第一部科幻小說從 Mary Shelley 的 Frankenstein 開始算起」這個說法的同時,其實便意味著我們認同並接納 Brian Aldiss 所提出的科幻定義,將科幻視為「具有哥德式或後哥德式書寫體裁的特色」,同時排除其他人的說法。因此,在引用此說的時候搬出 Aldiss,是負責任的表現,因為這讓讀者知道修史者所採取的立場和史觀;反之,若只是輕描淡寫地吐出「一般公認的第一本科幻(或,科幻創作始祖......等等)是 Frankenstein」,這樣的文字就可以當作垃圾看待。不為什麼,因為作者連誰「公認」、為何「公認」都不想弄清楚,他寫的科幻史就是扯爛污而已。(更何況,真正的問題在於,這個說法有被「公認」嗎?具有堅實立論的反對論調也是比多的好不好?)

從上面的觀點,才能看出本書真正的核心價值。Roberts 很大膽地提出自己對於科幻起源的見解,同時從宗教改革與科學啟蒙的論點劃分科幻與奇幻的疆界。為了強化他的論證,本書對於二十世紀前的「科幻」分析算是難得一見地詳盡與精彩,和後半部的鳥化簡直有天壤之別。他的另一個推論則甘冒大不韙,聲稱科幻未來的發展將著重於非文字形式的演進。就他提出的「打進主流」和「市場價值」論點,這項斷言並沒有錯誤;然而,他對於類型科幻文學的未來推論卻因為他過份強調「主流化」而顯得偏頗。類型科幻從來就無法登上「大雅之堂」,自然就沒有在未來被「邊緣小眾化」的問題(因為本來就是邊緣小眾嘛!)。更何況,儘管他提出藝術層面的理論基礎,並以專章討論影視和媒體科幻作品,但卻流於重點式的介紹,內容更比他所認為走下坡的文字科幻還要空洞,說服力就不若科幻起源新說來得強大。

總而言之,本書適合於對於傳統科幻史觀已有一定概念的人士加強練功(練拳頭、練論戰)之用,初入門者不宜驟然輕信 Roberts 的論點。當作參考書的話,資料也過於淺薄,除非要專練二十世紀之前的元科幻(proto sf),否則我個人是不推薦啦。


閱讀版本:
Adam Roberts,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網上評論:
http://www.velcro-city.co.uk/book-review-the-history-of-science-fiction-by-adam-roberts/
http://www.greenmanreview.com/book/book_roberts_historyofsf.html
http://www.thefrustratedwriter.com/aroberts.html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