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3

《垂暮戰爭》(Old Man's War)臺版譯本推薦文

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本重量級的戰爭科幻鉅作譯本總算要上市了。雖然博客來放上這篇推薦全文,但自己家裡當然還是要貼。

※ 本文係即將出版的《垂暮戰爭》臺版譯本推薦文

請將《絕地任務》(The Rock)電影原聲 CD 放入唱盤,按下播放鍵,在雄渾豪邁的 "Hummell Gets the Rockets" 樂聲中翻開書頁,閱讀全書開頭第一段:「我在七十五歲生日時做了兩件事。我去看我妻子的墓。接著我去從軍。」簡單卻鏗鏘有力的幾個字,竟足以令人熱血沸騰。這就是戰爭科幻的魅力。

很久以前,當我目睹安德將蟲巢女王的乾蛹包在外套的時候,曾經以為戰爭科幻所能探究的議題已經發展到了盡頭。然而,二十幾年來,此類作品所直接反映的國際情勢,已經從「迎戰(並擊潰)單一強大的(萬惡)敵人」逐步轉化成「打很多不知道藏在哪裡的小敵人」,最後變成「所有人(都可能)打所有人」的大亂鬥;就算套用既有創作形式與概念,科幻作者們仍不斷透過作品進行回饋與反思,依循脈絡看下來的讀者自然也就能全盤目睹科幻主題如何在作家們的間接對話過程中持續演進。


《垂暮戰爭》全書的基本架構完全對應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的《星艦戰士》Starship Troopers)。從招募入伍、新兵訓練,直到最後的決定性戰役,主角約翰‧派瑞的經歷分明就是胡安(強尼)‧瑞可(Juan "Johnny" Rico)的翻版,只不過派瑞並非懵懂無知,亟待開導教育的青年戰士;在他步上征途之前,早已經歷七十五個年頭的人生,什麼崇高理想、偉大情操都是假的,簽下去搏一次重生機會,在戰場上保住自己和同袍的性命才是真的。儘管史卡奇的政治理念和海萊恩大異其趣,他也藉由書中人物對話爽快承認:小兵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一句話道盡戰爭科幻中意欲「落實」倫理議題的矛盾與無奈。

科幻閱讀經驗豐富的讀者當可在書中信手捻來似曾相識,經過作者巧手改造後往往令人拍案叫絕的致敬橋段。不過我卻更期待讀者諸君能熱切支持本書,能帶動出版社推出其他經典戰爭科幻譯作,那絕對是此間科幻迷的福氣啊!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