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8

幻想文類中特立獨行的傳教者──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八○年代一般被認為是「叛客」的年代;從1982年的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3年布魯斯‧貝什克(Bruce Bethke)的短篇作品出現了「塞爆叛客」(cyberpunk)一詞,到1984年威廉‧吉卜森開創時代的《神經魔異》(Neuromancer)正式開啟叛客風潮,似乎這種隸屬於後現代創作、「重視人工化的高科技,輕視自然生命」[1](譚劍,1998)的次類型主宰了整個科幻文類。不過,倘若以獎項論英雄,來分析整個八○年代的科幻軌跡,我們可以發現,不但沙場老將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等在這段期間有著不錯的成績[2];七○年代末期至八○年代初期開始竄起的新秀作家[3],其作品在質與量上較之以往毫不遜色。他們的科幻創作,不但承繼了傳統題材的書寫,更融合了六○、七○年代所發展出來的思維與創作手法,作品的深度與廣度均更加提升。這些作家現在正值創作的顛峰期,於現今科幻文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八○年代,居然有位作家能夠史無前例地拿下連續兩年雨果(Hugo Award)及星雲(Nebula Award)長篇小說雙料獎項,足見他的創作能力受到廣大科幻讀者群與諸多同行作家的肯定[4]。這位作家,正是本書的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

從得獎記錄上看起來,卡德在科/奇幻界的發展似乎一帆風順,以中短篇(novelette)版本的〈致命兒戲〉入圍 1978 年雨果獎,並為自己拿下當年度的坎伯新人獎(John W. Campbell Award),可是我們卻得以在本書的作者自序中完整地看出他的成長歷程及寫作生涯初期的艱辛。早期的渥辛系列(Worthing Series)在 1978 年集結成《神殿》(Capitol)與《熱眠》(Hot Sleep)兩書;但由於卡德對這個系列的作品持續地編修改寫,直到 1983 年出版的《渥辛編年史》(The Worthing Chronicles),整個系列才完全成形。《渥辛編年史》的故事描述星際殖民者詹森‧渥辛以作夢的方式將訊息傳遞給多年以後殖民地的後代拉瑞德(Lared),由拉瑞德騰寫這些「箴言」後,付諸同伴遵行。這些夢境,以等同於神話或寓言的方式,對拉瑞德訴說著渥辛身為救世主(messiah)所身受的痛苦與犧牲,極富宗教色彩[5](Clute & Nicholls, 1995, p. 194)。

這個時候,卡德的作品仍舊沒有獲得大太的迴響。1980 年出版的小說《歌王》(Songmaster)成績還算差強人意;故事主角──一名被迫離家的小孩──藉由自己的歌唱天賦,成為拯救全世界的英雄。從這裡可以看出後來「安德」角色的逐漸成形。1984年的《聖徒》(Saints,出版時題名為《天命之女》(Woman of Destiny)),是一部敘述摩門教創始的歷史小說,儘管引發起摩門教徒廣泛的討論,但也僅限於猶他(Utah)一地。基於經濟狀況的考量,卡德在 1983 年接受 Compute! 出版社的編輯職位,舉家搬至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的格林斯堡(Greensboro)。雖然這份工作只待了九個月[6](Duke, 1997),卡德從此就在此地定居下來。

編電腦書顯然不是卡德的興趣,不過他似乎已經時來運轉。就如同《致命兒戲》的寫作過程一般,完成《歌王》後,《亡靈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的故事就在心中滋長。事實上,他甚至寫好了故事大綱和前面幾章,透過版權代理人與托爾(Tor)出版社簽訂合約。但是他後來發現到:從中短篇版的〈致命兒戲〉結局要接續到《亡靈代言人》是一項極為困難,沒有辦法克服的挑戰。恰好因為擔任 Compute! 編輯的關係,他得以參加當時在達拉斯舉辦的全美書商協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在會場中卡德巧遇托爾(Tor)出版社負責人湯姆‧杜赫提(Tom Doherty),和他討論創作上的困境。當時卡德想到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把〈致命兒戲〉改寫成長篇,結果就這麼促成了「安德」系列的誕生[7](Card, 1994, p. xii-xiii)。

1977 年的中短篇〈致命兒戲〉,故事內容直接從安德掌管「天龍戰隊」開始,到國聯以遊戲方式「欺騙」安德,成功消滅蟲族母星結束[8],著重於戰鬥學校和指揮學校的「遊戲」過程。安德之外的幾名重要角色,如小豆、葛拉夫、安德森、梅哲‧雷漢等也都已經出現(只是梅哲的拼法為Maezr,和長篇版有所不同)。這樣的篇幅恰好滿足中短篇新奇緊湊又有劇情鋪陳的要求[9],然而在探討問題的深入程度與安德身心成長的描寫上就略遜一籌。無怪乎當初卡德簽下《亡靈代言人》合約時,一直煩惱著該如何合理地將安德從殺「蟲」如麻的「戰爭工具」轉化成極具同理心的「亡靈代言人」。

改寫成長篇的《致命兒戲》,果然彌補了原版本的種種缺失,使這個故事不但成為雅俗共賞的科幻經典之一[10],更提供了諸多面向供讀者思索、玩味。首先會引發思考的大概就是「資優兒童的培養迷思」。故事中高懸與蟲族對戰的大纛,使得安德的養成方式有了合理化的藉口。不過,我們不禁要問:這對安德好嗎?對其他在戰鬥學校受訓的兒童們公平嗎?縱使我們可以說邦索、柏納德等是咎由自取,但恐怕像米克這種在正常環境下或許有著美好前途,卻被抓來「陪公子讀書」,獨自黯然神傷、無人聞問的孩子才是最可憐的吧!永遠不敗的神話安德只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那其他人該怎麼辦?或許「戰鬥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特殊時空環境下不得不為,可是在道德上完全站不住腳的悲劇產物。

第二個問題則是外星人與人類大戰的題材演變。科幻中的異星接觸其實可以看作不同文化背景族群間的交流過程。從威爾斯(H. G. Wells)的《星際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1897)中,象徵優勢殖民者侵略弱勢殖民地族群的火星人入侵;海萊恩(Robert A. Heinlein)《星艦戰士》(Starship Troopers,1959)代表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的勢不兩立;直到越戰結束,喬‧哈德曼(Joe W. Haldeman)帶有濃厚社會現象批判色彩的《永世之戰》(The Forever War,1975),才發現打了千年,雙方死傷慘重的大戰,起因不過是溝通不良的誤會。星際戰爭一直反映著當代社會對異文化的態度[11](黃克,1997)。到了《致命兒戲》,蟲族在經過兩次侵攻後因瞭解人類而不再進犯,只由於無法和人類溝通,得不到原諒,在人類主動出擊下,慘遭滅族的命運,卻毫無譴責埋怨,甚至還將種族的延續託付在安德身上。對事後完全知情的安德而言,消滅敵人的結果不是光榮勝利,而是更加沉重的道德負擔[12](黃克,1997)。戰爭結束,安德再也不是原先純潔無暇的孩童;為求生存,他狠狠地贏,同時也滿手血腥。雖然整個故事看下來,安德最後成為「亡靈代言人」的轉折似乎太過牽強[13](黃克,1995a),但從安德的原始性格與卡德一貫重視家庭、宗教、道德議題的寫作態度來看,這又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如此在道德甚至情感上的包容,對照起我們這個民族主義、族群對立高張的時代,也不由得讓我們有所省思了。

卡德在故事中預見了網路在新時代的蓬勃發展;彼得和華倫婷就是透過這個新興媒體發表言論、掌控世界。然而,科幻小說畢竟不是真正的預言;嚴格說來,卡德只是利用必要的工具來讓彼得完成「說出正確的話就能改變世界」的目標,網路論壇的匿名性恰好符合故事發展的要求。儘管卡德對網路的影響層面和參與網路討論的平均水準有著過於樂觀的估計,我們實在也不太好在這一點上吹毛求疵。倒是《致命兒戲》的故事還是有個漏洞。既然蟲族之間的溝通完全是由女王主控下的心電感應來達成,不留任何語言文字,所以無法和人類打交道。如此一來,就無法解釋人類如何在第二次入侵後就掌握所有蟲族殖民地的位置[14](黃克,1995a)。若是純粹由蟲族入侵艦隊的航行路徑來分析,也未免太過牽強。雖然如此,這個缺點仍然瑕不掩瑜,不至影響讀者的閱讀樂趣。

《致命兒戲》終究還是卡德創作上的變格。緊張刺激、扣人心弦的快節奏情節讓人目不暇給、手不釋卷。到了《亡靈代言人》,回到卡德的寫作基調後,又是一番新的景象。故事在三千年後重新開展。恢復本名的「亡靈代言人」安德魯,接受露西坦尼亞(Lusitania)星殖民地少女的請託,帶著蟲族女王的蛹,跨越星系前來為她死去的親人代言。不過當安德踏上這片充滿葡萄牙風情[15](Decandido & Decandido, 1990)的土地,竟發現人類很有可能重蹈覆轍,與外表善良無害,俗稱「小豬」(Piggy)的外星種族發生糾紛。這一集更突顯出不同物種間從文化、禁忌、社會組織,甚至演化過程的極端差異,即使互相保持善意的往來,也無可避免地會產生誤解和衝突[16](黃克,1995b)。在這樣的文化刺激下,唯有雙方都經歷過發現對方文化真相的震驚,才能產生「感同身受的了解」,才有和平共存的可能[17](黃克,1995b)。但空有震撼卻無法釐清真相,往往是導致反目成仇的主因。安德魯的「亡靈代言人」身分,不是要歌功頌德、不是要粉飾太平;他所揭露的真相儘管帶來痛苦和不安,卻能促使周遭的生者得以用更謙卑、更寬容的態度,重新檢視並接納原本有所誤會甚或仇視的彼此。

「安德」系列的第三集《異星獵殺》(Xenocide,1991)和第四集《心靈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延續了《亡靈代言人》的故事。露西坦尼亞上的生物帶有一種致命病毒,但這種病毒是「小豬」個體成長蛻變所必須的因素。三千年後的人類議會明顯沒有學到教訓,派遣艦隊準備消滅這片殖民地。背負著原罪的安德魯,要如何守護四個物種(人類、「小豬」、蟲族和一部具有獨立人格的電腦「珍」(Jane))安居樂業的家園?安德可以和珍合作,透過網路連線使艦隊「消失」,然而在另一個以中國文化為主的殖民地──「道」(Path)星,居然有一名天資聰穎的少女韓清照(Han Qing-jao,這個名字的創意來源即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發現了這個祕密……卡德有意在這兩集的故事中加入更多的異文化風味,像《異星獵殺》的中國與《心靈之子》的日本,可是故事主體只是《亡靈代言人》的延續,沒有更進一步的開展,反倒像是系列出場人物的交待;文化衝擊的層面也不若前作來得印象深刻。雖然仍受到讀者的歡迎,但補完故事的心理因素居多。國內同好可以從這兩部作品中看出卡德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並不十分深入,使得小說設定看起來有些古怪。

原本「安德」系列到《心靈之子》就告結束,不過讀者們都很清楚:《致命兒戲》與三本續集的差距實在過於遙遠,後者嚴格說來應該是獨立的三部曲。相信有不少人很想知道安德以外的其他天才兒童在「蟲族戰爭」結束後的遭遇。卡德也沒有讓這些讀者失望;1999 年出版的《安德闇影》(Ender's Shadow),就是另一個創新的嘗試。《安德闇影》並不接續《致命兒戲》,而是在相同的時空背景下,以「小豆」的觀點重新檢視從戰鬥學校到第三次入侵戰爭的種種事件。本書有一半的篇幅在探討小豆的身世之謎,並且導引出可能是卡德筆下最惡劣的反派人物──阿喜里斯(Achilles)[18](Card, 1999, p. 140)。《致命兒戲》裡,安德的某些疑惑,在本書中都可以獲得合理的解釋。不過,筆者認為《安德闇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小豆這個角色的描寫。他自從進入戰鬥學校之後,就一直被套用著安德的教育模式;可是再怎樣努力,他永遠只能成為安德的備胎、安德背後的「影子」。在一般的小說裡,除了輔助、陪襯的功能,「第二號人物」的特色往往會被「第一名」的光芒所掩蓋;我們卻可以在本書中看到卡德如何突破這樣的迷思,讓小豆開展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再只是安德麾下的一個得力助手。

戰爭結束,孩子們回到地球,這些天才鐵定是各方矚目的焦點。隨著安德指揮班底的成員一一被綁架,某個極大的陰謀正在形成,世界大戰一觸即發。2001 年出版的《統領闇影》(Shadow of the Hegemon),正是描寫小豆如何逃脫阿喜里斯的追殺,伺機與留在地球的彼得‧威金合作,使他成為聯盟統領的過程。到了本書,卡德把整個系列轉變成為西元 2070 年以後的架空世界大戰略:「安德」只是個令人懷念的歷史名詞,如今變成小豆和彼得對抗阿喜里斯的局面;地球成為另一場「致命兒戲」的舞台。新作則是《闇影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和《巨人闇影》(Shadow of the Giant,2005)。我們可以把這四本看做是另一個子系列,整體風格承襲了《致命兒戲》緊張、明快的節奏,和卡德一貫的書寫筆調大異其趣。

卡德的第三個大系──「造物者艾文逸事」(the Tales of Alvin Maker),將故事場景拉回到十八、十九世紀的美國。這一部奇幻色彩濃厚的虛擬歷史(alternate history)是另一種形式的摩門教寓言。卡德筆下的美國,魔法依舊存在,原住民的國度依然強盛,以密西西比河為界,和白人在新大陸的殖民地分庭抗禮。故事描寫明顯以摩門教創始人約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1805-1844)為藍本的主角──艾文,如何從一介么子成為可感知事物核心並加以轉換改造的「造物者」,同時將這塊想像中的美國打造成摩門教徒眼中的應許之地[19](Clute & Nicholls, 1995, p. 195)。這個系列預計會撰寫七冊,目前已經出版前六本:《七子》(Seventh Son,1987)、《紅色先知》(Red Prophet,1988)、《學徒艾文》(Prentice Alvin,1989)、《達人艾文》(Alvin Journeyman)、《心火》(Heartfire,1998)和《水晶城》(The Crystal City,2004)。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在 1998 年《軌跡》雜誌的票選中,高居史上最佳奇幻小說的第 26 名,可說是卡德的奇幻代表作。系列前三集又合稱「哈察克河」(Hatrack River),同時也是卡德的官方網站站名[20]及其所經營的摩門教書刊出版社的名稱。

摩門教題材在卡德的著作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短篇集《邊緣人》(The Folk of the Fringe)是浩劫後的傳教錄;九○年代創作的「歸鄉」(Homecoming)系列[21],儘管是一個外星殖民地人士因故必須歸返地球尋求解決之道的故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取材自摩門經(The Book of Mormon)所記載的內容。這個系列當然也就沒有「安德」及「艾文」來得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卡德和宗教有關的作品還包括了「五月花」(Mayflower)與「創世紀中的女人」(Women in Genesis)兩個系列。「五月花」系列由卡德和摩門教宗教作家凱思琳‧基德(Kathlyn H. Kidd)合著。第一集《愛鎖》(Lovelock,1994)的故事,架構於殖民星艦「方舟」(Ark)號上。艦上的生活圈依照種族與宗教信仰劃分為不同的小村莊;讀者藉由猿猴「愛鎖」之眼,觀察並記錄其中名叫「五月花」的村莊裡,住民所歷經的種種困難與挑戰。第二集仍在撰寫當中。「創世紀中的女人」則脫離了科幻、奇幻的類型範疇,延續 1997 年《石桌》(Stone Tables)的改編聖經故事。《石桌》改寫了摩西;「創世紀中的女人」則將描寫對象指向聖經中的女性角色,賦予她們新的生命;迄今已完成《莎拉》(Sarah,2000)和《蕾蓓嘉》(Rebekah,2001)兩部作品。

除了宗教議題之外,近年來卡德也嘗試其他的題材。《時光觀測隊:哥倫布的救贖》(Pastwatch: 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描寫未來的科學家回到十五、十六世紀觀察,得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會對當地的原住民帶來浩劫,於是決定插手改變歷史。《失蹤的男孩》(Lost Boys,1992)、《聚寶盒》(Treasure Box,1996)和《家屋》(Homebody,1998)則是卡德的鬼故事。由於卡德對作品正面價值與善良角色書寫的堅持[22](White, 1999),這三本書不若其他恐怖小說家的作品,反而在懸疑中帶有幾許溫馨與幽默。至於 1999 年出版的《魅惑》(Enchantment),是卡德對童話故事「睡美人」的重新詮釋;二十世紀的烏克蘭裔美籍研究生回到故鄉,卻陰錯陽差回到第九世紀拯救沉睡的公主,並和邪惡女巫對抗。這一本受到多方的好評,是最近這幾年卡德最受矚目的獨立創作。

創作之餘,卡德也致力於新進作家的指導。他為「作者文摘」出版社(Writer's Digest Books)所寫的兩本關於科幻、奇幻創作的專書──《角色與觀點》(Characters and Viewpoint,1988)和《如何撰寫科幻、奇幻故事》(How to Write Science Fiction & Fantasy,1990)──一直都是值得新手作家參考的教材,後者還榮獲 1991 年雨果獎最佳非小說書籍的殊榮。或許反應出卡德自己的創作經驗;他不斷強調:寫作風格(style)是學不來的,而是要從故事結構(structure)、情節(plotting)、精密嚴謹的創造(rigorous invention)和主述觀點(point-of-view)來著手[23](Nicholson, 1998)。他還呼籲新進作家在創作之前,別忘了要先多方閱讀前人的經典故事,以免自己「重新發明輪子」(reinvent the wheel),卻發現讀者早已熟知相關題材內容,反而對作品造成傷害[24](White, 1999)。在卡德的官方網站上,也有專門的討論園地--「歐森叔叔的寫作課」(Uncle Orson's Writing Class)[25],使用者可以貼出與科、奇幻寫作相關的問題,卡德本人會親自予以解答。

另外在編輯方面,卡德的表現雖然不若創作或指導新進一般亮眼,但也有不錯的成績。早年所編兩部關於龍的選集──《光明之龍》(Dragons of Light,1980)與《黑暗之龍》(Dragons of Darkness,1981),儘管一般反應不甚熱烈,但也在當年度的《軌跡》雜誌票選最佳選集中榜上有名;《火上的未來》(Future on Fire,1990)與《冰上的未來》(Future on Ice,1998)則是八○年代短篇科幻的最佳記錄之一。2001年甫出版的《大師名作:世紀科幻傑作選》(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Century),雖然遭致不少批評,認為卡德參雜過多的個人好惡,或是質疑所選篇章的代表性。然而,在選集壽命不過寥寥數年的科幻書市,這本選集依舊有其參考價值;對國內讀者來說,尤其適合做為西方短篇科幻的入門書。

綜觀卡德的創作,我們可以發現,他受摩門教的影響極深。除了明顯將宗教議題代入作品當中,連帶也使卡德的故事十分強調家庭與道德的價值。他筆下的主角往往會面臨道德兩難的抉擇,最後總是以正面的方式與角度解決難題[26](White, 1999)。這種強調傳統價值觀念的書寫,使他在科奇幻類型作家中獨樹一幟,自成風格[27](Clute, 1995, p. 197)。卡德對人物的描寫與塑造也堪稱一絕;儘管他從來不使用純文學慣常的獨白或自省的技巧,探索某個主要人物的內心世界,而把重點置於主角與家庭、同伴,乃至於仇敵間的互動關係;但讀者往往會被他筆下的主角所吸引,進而對其產生認同,甚至有感同身受的體認[28](White, 1999);安德這個角色就是最好的例證。同時我們也能夠發現,卡德筆下的「英雄」總是比「壞蛋」更能博得讀者的喜愛,這和部分作家往往創造出「迷人的反派」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卡德自己則解釋說:好人總是有許多迷人的面向,但壞人的壞,要不是出自於本身的膽小、軟弱,就是不脫幾種傳統的邪惡類型。也因此,他從來不曾描寫「純粹」的壞人角色。即使像阿喜里斯這樣的大反派,就某種層面來說,在他們自己的故事裡,其實也算是英雄人物。只是在卡德所創作的故事當中,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挺身面對挑戰,並勇於接受結果的人;他們促使社會向前進步、讓一切事物都能正常運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29](White, 1999)。

以現今科、奇幻文壇的生態來看,1951 年出生的卡德,目前正值創作的高峰;多產的他,在往後的日子又會有什麼樣的傑出作品問世,值得讀者們觀察注意。也許二十年後回頭檢視卡德的作品,我們會慶幸能擁有這麼一位特立獨行、堅持傳統道德觀念書寫的大師。
----------------------------------------
[1] 譚劍〈香港是很 cyberpunk 的城市〉,《換身殺手》,成陽,2000 年 7 月,頁 201。
[2] 艾西莫夫的《基地邊緣》(Foundation's Edge)獲得 1984 年雨果獎及《軌跡》(Locus)雜誌票選年度最佳科幻小說;克拉克的《天堂之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則獲得1980年雨果獎,《2010:漫遊續曲》(2010: Odyssey Two)雖然聲勢與評價均不如前作,亦獲得1984年《軌跡》雜誌票選年度最佳科幻小說第二名的肯定。
[3] 這些作家包括了雀芮(C. J. Cherryh)、喬治‧馬汀(George R. R. Martin)、瓊‧文區(Joan D. Vinge)、伊安‧班克斯(Iain M. Banks)、金‧史坦利‧羅賓森(Kim Stanley Robinson)、葛瑞格里‧班佛德(Gregory Benford)、葛瑞格‧貝爾(Greg Bear)、大衛‧布林(David Brin),此三人合稱「殺手三 B」(Three Killer Bs),當然亦包括本書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
[4] 雨果獎由當年度的世界科幻年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會員票選,可代表死忠科幻迷的心聲;星雲獎則是由「美國科幻暨奇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會員互相票選而產生,可以視為作家同業的觀點。
[5] Clute, John, and Peter Nicholls. "Orson Scott Card."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194-196.
[6] Duke, Jeff. "Orson Scott Card Interview." Hatrack River: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Orson Scott Card. 1997.
http://www.hatrack.com/research/interviews/1997-jeffduke.shtml.
[7] Card, Orson Scott. Introduction. Speak for the Dead. New York: Tor / Tom Doherty Associates, Inc. Revised mass market ed., 1994. ix-xxii.
[8] Card, Orson Scott. "Ender's Game" 1977. Visions of Wonder. Ed. David G. Hartwell and Milton T. Wolf. New York: Tor / Tom Doherty Associates, Inc., 1996. 188-215.
[9] 科、奇幻小說的依篇幅長短區分為四種:長篇小說(novel)──四萬字以上、中篇小說(novella)──一萬七千五百字~四萬字、中短篇小說(novelette)──七千五百字~一萬七千五百字;短篇小說(short story)──七千五百字以下。大部分的獎項都針對這四者分別給獎,但也有部分獎項則將長篇獨立設獎,三種中、短篇形式則合稱「短篇小說」(short fiction),只頒一座。
[10] 在 1998 年《軌跡》雜誌十年一度票選的「史上最佳科幻小說」(All-Time Best SF Novel)中,《致命兒戲》排名第九,是八○年代以後出版的作品中順位最高者;不但領先丹‧西門斯(Dan Simmons)取材自《坎特伯利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與濟慈(John Keats)詩篇,饒富科幻傳統與文學風味的《海柏利昂》(Hyperion,1989),甚至還超越《神經魔異》。由於《軌跡》雜誌的票選在反映科、奇幻資深讀者群的閱讀取向上有非常大的代表性,因此《致命兒戲》列入經典之林應毫無疑問。
[11] 黃克,〈科幻書記 8:羅伯特‧海萊恩〉,《百萬年的孤寂》網站,1997。
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Dimension/3499/sfaz/heinlein.htm.
[12] 同註 11。
[13] 黃克,〈科幻書記 2:別教小孩玩遊戲──Ender's Game 評介〉,《百萬年的孤寂》網站,1995。
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Dimension/3499/sfaz/ender.htm.
[14] 同註 13。
[15] Decandido, Grace Anne A., and Keith R. A. Decandido. "Publishers Weekly Interviews Orson Scott Card." Hatrack River: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Orson Scott Card. 1990.
http://www.hatrack.com/research/articles/1990-pw.shtml. 卡德在此次訪談中提到他在巴西的傳教生涯正是「露西坦尼亞」葡萄牙語系文化的創意來源。
[16] 黃克,〈科幻書記 3:同情式的了解──評 Speaker for the Dead〉,《百萬年的孤寂》網站,1995。
http://www.geocities.com/Area51/Dimension/3499/sfaz/speaker.htm.
[17] 同註 16。黃克先生的原文是「同情式的了解」。
[18] Card, Orson Scott. Ender's Shadow. New York: Tor / Tom Doherty Associates, Inc. First ed., 1999; First mass market ed., 2000. 140.「阿喜里斯」(Achilles)要以法文發音,在故事中有特別解釋。
[19] 同註 5。
[20] 卡德的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hatrack.com/
[21] 「歸鄉」系列共有五冊:《地球之憶》(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呼喚》(The Call of Earth,1992)、《地球之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地球殞落》(Earthfall,1995)和《地球重生》(Earthborn,1995)。
[22
] White, Claire E. "A Conversation with Orson Scott Card." Hatrack River: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Orson Scott Card. 1999.
http://www.hatrack.com/research/interviews/1999-09-writerswrite.shtml.
[23] Nicholson, Scott. "Card's Game: An Interview with Orson Scott Card." Hatrack River: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Orson Scott Card. 1998.
http://www.hatrack.com/research/interviews/1998-scott-nicholson.shtml.
[24] 同註23。不過卡德在該訪談中所列舉的短篇精選系列──「雨果獎得主」(The Hugo Winners)、「科幻名作堂」(The Science Fiction Hall of Fame)及「危險視界」(Dangerous Visions),目前均已絕版。然而這個原則卻依舊適用,有意從事科、奇幻創作的同好不可不察。
[25] 網址為:http://www.hatrack.com/writingclass/index.shtml.
[26] 同註 23。
[27] Clute, John. "Orson Scott Card." Science Fiction: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Ltd., 1995. 197.
[28] 同註 23。
[29] 同註 23。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