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放原書單行本的封面?因為找到這個才讓我篤定本作品的確是連載之作,也似乎「符合」當初所設定的創作形式。
以前(其實也在本作品當年連載之後了)張教主曾經在《聯合報》繽紛版玩過「互動式」科幻小說,他先寫一半,讀者投書再寫後半,結果最後成書時只收錄一篇同人,其他還不就他老人家自己玩,互動根本就是玩假的。相形之下,筒井康隆果然要高明許多。
當然本作品的兩層主線嚴格來說並不算突出,只是調劑而已,重點則放在虛構作者櫟澤協同編輯和老婆與讀者投書的互動上。不知該說筒井這招算是妙著還是奸巧,因為「實際上」接受讀者反饋的是真‧作者筒井本人,他卻收化運發地假託櫟澤從事和讀者相嚷、掉書袋等後設活動,還煞有其事地自我分析評論作品。位於更高一層的讀者事後觀之,這些全都是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是「無意義加斯巴」的精要所在。玩到後來,筒井還安排櫟澤反將一軍,企圖把最外層的創作端納入作品,可惜這地方就顯得虛弱(不過好像也是沒辦法的事)。
以前(其實也在本作品當年連載之後了)張教主曾經在《聯合報》繽紛版玩過「互動式」科幻小說,他先寫一半,讀者投書再寫後半,結果最後成書時只收錄一篇同人,其他還不就他老人家自己玩,互動根本就是玩假的。相形之下,筒井康隆果然要高明許多。
當然本作品的兩層主線嚴格來說並不算突出,只是調劑而已,重點則放在虛構作者櫟澤協同編輯和老婆與讀者投書的互動上。不知該說筒井這招算是妙著還是奸巧,因為「實際上」接受讀者反饋的是真‧作者筒井本人,他卻收化運發地假託櫟澤從事和讀者相嚷、掉書袋等後設活動,還煞有其事地自我分析評論作品。位於更高一層的讀者事後觀之,這些全都是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是「無意義加斯巴」的精要所在。玩到後來,筒井還安排櫟澤反將一軍,企圖把最外層的創作端納入作品,可惜這地方就顯得虛弱(不過好像也是沒辦法的事)。
可惜的是,這種創作遊戲只能在連載時才能發揮其最大威力,讓讀者同時有裡外兩層參與的「錯覺」(畢竟裡層有聲音的讀者還是由作者篩選,甚至捏造)。收到單行本後,讀者擁有的(對幹)資源也變多,作者則失去即時反應創作的優勢,又恢復到傳統創作/閱讀的互動模式。如此一來,本作品的特色也不免大大削弱,最後也只能成為期貨了。
閱讀版本:
筒井康隆,《清晨的加斯巴》(《朝のガスパール》),黃華懋 譯(臺北市:獨步,200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