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起,一種被稱為「新怪譚」(New Weird)或「次浪潮」(Next Wave)的風格逐漸抬頭,在多方新銳作家勇於開創、嘗試的努力之下,儼然形成新的傳統。彷彿一九六○年代科幻「新浪潮」(New Wave)運動的歷史重現,「新怪譚」的發軔,亦是源於以 China Mieville 為首的英國作家幫眾,而為之背書的,正是當年新浪潮大將 M. John Harrison 和 Michael Moorcock。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陸,同樣不甘落後。儘管沒有特定的流派名稱,但以 Prime Books、Night Shade Books、Tachoyn Publications 等小眾出版社為大本營的作家社群,其文風走向和「新怪譚」並無二致;除了實驗色彩甚為濃厚的系列作家合集(anthology)吸引資深或學術圈讀者的目光,幾位核心人物,如 Jeff VanderMeer、Jeffrey Ford 等的作品也屢獲奇幻大獎,受到主流市場的肯定。「新怪譚」的影響層面亦較當年「新浪潮」來得廣泛,非英語系的人士也名列其中;而英美兩脈的互動交流也更為頻繁,兩相結合更是聲勢浩大。而由 Ann & Jeff VanderMeer 所主編的 The New Weird 選集明年二月將由 Tachyon 出版,預期將會為此新興次文類立下定義級的標竿。
當年「新浪潮」運動,標榜科幻文類應該被視為文學,因此特別重視作品的文學性,並向主流文壇取經,學習其文字結構和敘事手法。故事內容更要打破傳統科幻作品的桎梏,不再一味強調科學、技術本身或其影響,而以「人」為主體,藉由傳統科幻避而不談的禁忌話題,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太空」(inner space)。「新怪譚」自然保留了這項特色:華麗耽美的辭藻在複雜曲折的鋪陳中,譜出奇異卻瑰麗的篇章;然而,這些作品更加強調的是,打破一切類型疆界,解放讀者想像,回歸幻想文學的原始精神。它們以怪誕幻想為本,但絕非空泛疏離的第二世界;讀者在浸淫幻設異域的同時,所體驗到的卻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人生。「新怪譚」更無擔負意識型態、道德諷喻載體的義務;僅管其內容或形式確有包含是項元素,但卻更為重視幻想本身所帶來的樂趣。基於這樣的理念,明確清晰的故事軸線不再是作品的第一重心;故事角色依其個人特質在複雜如真實世界的幻設環境中互動,連作者都不見得能掌握情節的發展。甚或放棄小說的創作形式,以論述、介紹、宣言、書目、廣告等文字場域建構出作品中的幻想世界。當然這樣的激進作風較難獲得讀者認同,不過在文學性與市場上同受肯定的作家就能在其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Bishop 的 The Etched City 和 VanderMeer 的 Veniss Underground 無疑是箇中翹楚。
K(irsten) J. Bishop 是澳大利亞的新星。雖然自 1997 年起,她的短篇作品就已陸續刊載於澳洲當地的 Aurealis、Fables and Reflections、Borderlands 等雜誌,但直到 2003 年 "Maldoror Abroad" 收錄於 Jeff VanderMeer 所主編的 Album Zutique #1,她才正式進軍國際,The Etched City 正是她一鳴驚人的長篇處女作。寫作之餘,Bishop 也從事藝術創作,Prime 版的本書封面亦是出自她自己的手筆。
故事從一場銅鄉(Copper Country)紅漠中的混戰開始。亡命之徒葛溫(Gwynn)與他之前在傭兵團的醫生蘿鄔(Raule)兩人合力擊殺追兵後,決心放棄飄泊的生活,安居於鄰近一座名為艾沙莫依爾(Ashamoil)的城鎮。由於缺乏正式的學歷證明,蘿鄔僅能在城中貧民窟的醫院執業;收集各類畸形兒標本是她唯一的興趣。葛溫則加入當地最大的黑幫勢力,成為人口、軍火販子的打手。艾沙莫依爾這炎熱又妖異的所在,看似平凡無奇的流水帳也鮮活起來;偶爾展現無用神蹟的虔誠教士、彷彿斯芬克司獸(Sphinx)化身的謎樣美豔女藝術家、披肝瀝膽為友兩肋插刀卻不得不背叛的忠義保鑣、肚臍長朵花,拉一拉要收錢的乞丐……城裡的每個人都頗有思想見地,舉手投足無一不是生活哲學的具體展現。然而,他們也都是一顆不安定的分子,稍事擾動,微妙的平衡破滅消失,巨大波瀾隨之繼起。
銅鄉和艾沙莫依爾的風土民情透露了 Bishop 的澳洲出身:沙漠之戰有著西部類型的風味;黑社會組織則帶有東方幫會的色彩。種種跡象顯示 Bishop 創作源頭的廣度,以及「新怪譚」多元化的特色。
PS. 我曾寄贈邵氏版《流星‧蝴蝶‧劍》給 K. J. Bishop,她看過以後果真體察得出我在閱讀本書時,頗訝異於書中「洪範幫」(Horn-Fan Clan)與電影裡「龍門幫」的激盪共鳴。
1968 年出生的 Jeff VanderMeer,由於父母服務於和平工作團(The Peace Corps)的緣故,從小就隨著雙親遍覽世界各地,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他日後的發展,寫作生涯也不例外。詩人出身的他,在 1990 年代後期就以短篇小說成名於科奇幻類型。2000 年以中篇小說〈馬汀‧雷克風格的轉變〉("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tin Lake")勇奪世界奇幻獎;2002 年,精裝增量版的《聖徒與瘋子之城》(City of Saints & Madmen: The Book of Ambergris)問世,這本附錄比正文還多的奇書不僅創作形式完全突破小說形式的藩籬,回歸傳統文藝幻想創作的本質,VanderMeer 還在其中大玩後設遊戲,連封皮文字、作者介紹都成為幻設世界的一部分;如此傑作毫不意外地又在隔年為他奪得另一座世界奇幻獎。除了自己的創作,VanderMeer 還致力於出版事業。他所設立的「異想部」出版社(The Ministry of Whimsy Press)致力於發掘文風大膽創新、具實驗精神的幻想作品;其中《巨靈》(Leviathan)系列更在新怪譚風潮中佔有相當地位。Veniss Underground 則是繼充滿蕈人與烏賊的龍涎香城(Ambergris,《聖徒與瘋子之城》的故事發源地)之後,另一座幻想都市的書寫,也是 VanderMeer 個人的長篇小說處女作。
維尼斯,這座遠未來(far future)大都會的地上和地下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城市地表儘管貧富差距懸殊,至少還提供了完整的生活機能;但在黑暗不可知的地底,卻是更加髒亂、噁心,充斥著工業社會發展極致後,超乎常人想像的齷齪恐怖事物。窮困潦倒的生體藝術家(living artist)尼可拉斯(Nicholas)與維尼斯地底主宰昆恩(Quin)接洽一筆生意後就杳無音訊;他的攣生姊妹妮可拉(Nicola)不久也無故失蹤。惟有薩札克(Shadrach)──昆恩的前手下、尼可拉斯的摯友,更是妮可拉的舊愛──能深入無人膽敢接近的地下領域,面對一重重泯滅人性、慘絕人寰的恐怖魔障。
全書最精妙處,仍然是維尼斯城上上下下各個角落的精細描繪。VanderMeer 長於勾勒城市中的陰暗面,論者將之媲美但丁的地獄、科幻名宿寇德懷納‧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的刑獄行星罅羑(Shayol);而薩札克的行徑,也堪稱是希羅神話中,奧菲斯(Orpheus)深入冥獄欲救回愛人尤麗迪絲(Euridice)的黑暗版本。
當年「新浪潮」運動,標榜科幻文類應該被視為文學,因此特別重視作品的文學性,並向主流文壇取經,學習其文字結構和敘事手法。故事內容更要打破傳統科幻作品的桎梏,不再一味強調科學、技術本身或其影響,而以「人」為主體,藉由傳統科幻避而不談的禁忌話題,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太空」(inner space)。「新怪譚」自然保留了這項特色:華麗耽美的辭藻在複雜曲折的鋪陳中,譜出奇異卻瑰麗的篇章;然而,這些作品更加強調的是,打破一切類型疆界,解放讀者想像,回歸幻想文學的原始精神。它們以怪誕幻想為本,但絕非空泛疏離的第二世界;讀者在浸淫幻設異域的同時,所體驗到的卻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人生。「新怪譚」更無擔負意識型態、道德諷喻載體的義務;僅管其內容或形式確有包含是項元素,但卻更為重視幻想本身所帶來的樂趣。基於這樣的理念,明確清晰的故事軸線不再是作品的第一重心;故事角色依其個人特質在複雜如真實世界的幻設環境中互動,連作者都不見得能掌握情節的發展。甚或放棄小說的創作形式,以論述、介紹、宣言、書目、廣告等文字場域建構出作品中的幻想世界。當然這樣的激進作風較難獲得讀者認同,不過在文學性與市場上同受肯定的作家就能在其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Bishop 的 The Etched City 和 VanderMeer 的 Veniss Underground 無疑是箇中翹楚。
K(irsten) J. Bishop 是澳大利亞的新星。雖然自 1997 年起,她的短篇作品就已陸續刊載於澳洲當地的 Aurealis、Fables and Reflections、Borderlands 等雜誌,但直到 2003 年 "Maldoror Abroad" 收錄於 Jeff VanderMeer 所主編的 Album Zutique #1,她才正式進軍國際,The Etched City 正是她一鳴驚人的長篇處女作。寫作之餘,Bishop 也從事藝術創作,Prime 版的本書封面亦是出自她自己的手筆。
故事從一場銅鄉(Copper Country)紅漠中的混戰開始。亡命之徒葛溫(Gwynn)與他之前在傭兵團的醫生蘿鄔(Raule)兩人合力擊殺追兵後,決心放棄飄泊的生活,安居於鄰近一座名為艾沙莫依爾(Ashamoil)的城鎮。由於缺乏正式的學歷證明,蘿鄔僅能在城中貧民窟的醫院執業;收集各類畸形兒標本是她唯一的興趣。葛溫則加入當地最大的黑幫勢力,成為人口、軍火販子的打手。艾沙莫依爾這炎熱又妖異的所在,看似平凡無奇的流水帳也鮮活起來;偶爾展現無用神蹟的虔誠教士、彷彿斯芬克司獸(Sphinx)化身的謎樣美豔女藝術家、披肝瀝膽為友兩肋插刀卻不得不背叛的忠義保鑣、肚臍長朵花,拉一拉要收錢的乞丐……城裡的每個人都頗有思想見地,舉手投足無一不是生活哲學的具體展現。然而,他們也都是一顆不安定的分子,稍事擾動,微妙的平衡破滅消失,巨大波瀾隨之繼起。
銅鄉和艾沙莫依爾的風土民情透露了 Bishop 的澳洲出身:沙漠之戰有著西部類型的風味;黑社會組織則帶有東方幫會的色彩。種種跡象顯示 Bishop 創作源頭的廣度,以及「新怪譚」多元化的特色。
PS. 我曾寄贈邵氏版《流星‧蝴蝶‧劍》給 K. J. Bishop,她看過以後果真體察得出我在閱讀本書時,頗訝異於書中「洪範幫」(Horn-Fan Clan)與電影裡「龍門幫」的激盪共鳴。
1968 年出生的 Jeff VanderMeer,由於父母服務於和平工作團(The Peace Corps)的緣故,從小就隨著雙親遍覽世界各地,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他日後的發展,寫作生涯也不例外。詩人出身的他,在 1990 年代後期就以短篇小說成名於科奇幻類型。2000 年以中篇小說〈馬汀‧雷克風格的轉變〉("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tin Lake")勇奪世界奇幻獎;2002 年,精裝增量版的《聖徒與瘋子之城》(City of Saints & Madmen: The Book of Ambergris)問世,這本附錄比正文還多的奇書不僅創作形式完全突破小說形式的藩籬,回歸傳統文藝幻想創作的本質,VanderMeer 還在其中大玩後設遊戲,連封皮文字、作者介紹都成為幻設世界的一部分;如此傑作毫不意外地又在隔年為他奪得另一座世界奇幻獎。除了自己的創作,VanderMeer 還致力於出版事業。他所設立的「異想部」出版社(The Ministry of Whimsy Press)致力於發掘文風大膽創新、具實驗精神的幻想作品;其中《巨靈》(Leviathan)系列更在新怪譚風潮中佔有相當地位。Veniss Underground 則是繼充滿蕈人與烏賊的龍涎香城(Ambergris,《聖徒與瘋子之城》的故事發源地)之後,另一座幻想都市的書寫,也是 VanderMeer 個人的長篇小說處女作。
維尼斯,這座遠未來(far future)大都會的地上和地下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城市地表儘管貧富差距懸殊,至少還提供了完整的生活機能;但在黑暗不可知的地底,卻是更加髒亂、噁心,充斥著工業社會發展極致後,超乎常人想像的齷齪恐怖事物。窮困潦倒的生體藝術家(living artist)尼可拉斯(Nicholas)與維尼斯地底主宰昆恩(Quin)接洽一筆生意後就杳無音訊;他的攣生姊妹妮可拉(Nicola)不久也無故失蹤。惟有薩札克(Shadrach)──昆恩的前手下、尼可拉斯的摯友,更是妮可拉的舊愛──能深入無人膽敢接近的地下領域,面對一重重泯滅人性、慘絕人寰的恐怖魔障。
全書最精妙處,仍然是維尼斯城上上下下各個角落的精細描繪。VanderMeer 長於勾勒城市中的陰暗面,論者將之媲美但丁的地獄、科幻名宿寇德懷納‧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的刑獄行星罅羑(Shayol);而薩札克的行徑,也堪稱是希羅神話中,奧菲斯(Orpheus)深入冥獄欲救回愛人尤麗迪絲(Euridice)的黑暗版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