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4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antasy Literature (2012) edited by Edward James & Farah Mendlesohn

同樣由兩位編者所編纂,早在 2003 年就出版的姊妹作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可說是本世紀科幻教科書的樣板典範。由 usual suspects 所撰寫的各章節,內容深入淺出自然不在話下,最重要的編排方式,也成為後來入門綜覽級教科書所學習效法的對象,甚至這些追隨者也只能靠厚度和資訊量取勝(e.g. 這一本)。因此幾乎原班人馬再編一本奇幻文學的入門手冊,自然也就不容錯過。

基本架構同樣區分成「歷史」、「理論」和「次文類」(主題)三大部分。個人建議先從歷史篇入手,全數讀完;理論和次文類則可依照喜好需求分別取用。「理論」部分有一半可說是如何拿現有的文學〔化〕理論套用在幻想文本的教學;從 thematic criticism 開始的後半篇章才真正彰顯奇幻文學的特殊之處與閱讀/研究策略。像 language of the fantastic、reading the fantasy series 等章節均頗為實用。


然而本書的整體水準還是無法和姊妹作相提並論。仔細探究原因,有些先天上的限制讓它不得不如此。以歷史篇為例,意圖涵蓋完整幻想文學史的結果,反倒在有限篇幅中難以發揮,以至於第五章的當代 genre fantasy 就只能流於作家姓名和作品的堆砌,很難進一步統整出一套歷史脈絡。這恐怕得歸因於「類型」奇幻的極速發展(拿科幻來比,約略是 70s 後浪潮發展出比科幻整體範圍還大的類型 @_@),導致史家難以綜整出夠分量的通史,可說是非戰之罪。

另一個問題則出現在「次類型」篇。這回所找來的作者群風格與概念差異頗大,因此各次類型的介紹文就呈現多樣風貌。走觀念釐清+正典介紹路線的幾篇比較沒什麼問題,只是少數偏說理過重(e.g. "magical realism")、有的則內容本身就極其分歧,卻硬要擺在一起(像 "writers of colour" 就把非高加索裔英美作品、其他多種國家文化通通塞在一章......),造成資訊流於浮略片面。不過也有因為奇幻次文類發展過於迅速,導致概念轉化的情況。 urban fantasy 和 dark fantasy 都有這種現象,特別是後者的專章,作者還比較現行概念和上世紀末 John Clute 在 The Encyclopedia of Fantasy (1997) 中所提定義的差別,才不過短短的十五年耶!

大體上,本書還是奇幻入門必備之作。只是就和科幻一樣,這種統包型教材最好越出越多嘎~~~


閱讀版本:
Edward James & Farah Mendlesohn (ed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antasy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 comments:

sanfeng said...

有华文Fantasy的笔墨吗?

科幻毒瘤 said...

沒有。
基本上我也不希望洋作者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情況下隨便寫寫。

鄭軍、蕭星寒的例子還不夠悲慘嗎?

sanfeng said...

Farah Mendlesohn曾来信向我咨询顶尖中文奇幻作家和作品名单。我综合了一些业内人士意见给她开过一份单,可能她没用上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