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整個中國為之瘋狂的第三集,劉慈欣還是劉慈欣,缺點和優點都沒有變化。
這回作者(可能)擬仿的對象換成 30s 的未來史。地球與三體逆轉再逆轉的鬥爭過程有其明顯的歷史指涉對象,大體上仍是像 Wells 的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1933),過程很戲劇,但故事都是作者說了算。個人在這種大環境下根本無足輕重,只是擔負起引導介紹與記錄的角色而已。技術書寫和科學推導才是真王道。
劉慈欣大概也發現再寫下去會進入死胡同,所以他放手一搏,把故事寫得更大、更美,更避開自己寫不出來的東西。於是僅剩的幾個人很自然地走向宇宙的毀滅與重生之路,所有情況都很方便地依照他們所理解(與闡述)的方向前進,只是完全操之在人(劉慈欣自身)。
坦白說,我讀完後還滿無感的。不過對於本書未來可能放洋的結果,倒是頗為樂觀。一方面人家也很想看在中國紅成這副德性的作品到底有何來歷,二來創作背景文化差異本來就是科幻人樂於嘗試接觸的賣點。只是話說回來,中國又有幾個人能夠複製劉慈欣的路線呢?恐怕比臺灣科幻作家學張教主更難吧。
劉慈欣,《三體III:死神永生》,(重慶:重慶,20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