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7

《齒輪之心》(The Clockwork Three,2010)by Matthew J. Kirby

我已經吃了太多加料重口味的東西,因此回過頭來服用這本相對「清新雋永」的幻想冒險少兒小說時,一開始的感覺竟然是不適應。X-D 不過話說回來,本書的故事內容和呈現方式也確實十分「復古」,確實很容易雀屏中選,成為學校老師和家長推薦選書的優先標的。

本書故事完全依照品格教育原則寫就。三名主角各有天賦才能,卻也各自面臨生活中的重大磨難與挑戰。他們遵循優良傳統,遇到再多險阻也絕不灰心喪志,反而努力尋求克服之道。並在偶然與巧合中相識、相遇,互相幫助。(越寫越覺得自己回到那個統派媒體不斷稱羨緬懷的「光明」小蔣時代......)


就連主角群所做下的「錯誤」決定也都完全呼應舊時的品格教育。他們做的最大錯誤頂多只是偷竊,而且比較大條的那一樁還是標準道德兩難問題,在我小時候是公民與道德課必定開辯論會討論的題目(家長重病所以只好偷$$去買藥一字不改 X-D,這幾乎是三、四十歲中年人的共同回憶嘎~~~);另外一樁在道義上也確實比較站不住腳,不過作者也託主角之口強烈表達「我不是要偷,只是借來看看」的念頭,只不過遁詞就是遁詞,剛好也引發另一個極為傳統的觀念:小朋友,發生問題要報告老師、家長,千萬不要自己解決,否則會越破越大洞。(實務上該如何就不是要探討的對象了 8-p)因此和藹可親又深藏不露的師傅、靈媒、牧師到緊要關頭自然真人露相,成為故事的 deus ex machina,所有問題也都應刃而解,皆大歡喜。

本書宣傳頗為強調其 steampunk 面向。儘管故事背景確實反映煤氣燈照明時代米國小型都市內的少兒苦難,真正狂噴蒸氣的大概只有 Frederick 出身的孤兒院附設兒童血汗工廠,他所製作的那仙完全由齒輪發條驅動,真要正名的話就是 gearpunk。然而叛客絕對是書中的假議題,畢竟技術兜出來的東西還是不能動(不管 Frederick 是否先一步提出 von Neumann 的內儲程式概念和打孔卡片 X-D),「心」才是真正的重點,golem 符文才是王道。

坦白說本書真的不難看,要是我回到小時候還真的有可能給它五顆星的評價。只不過我以為少兒作品就算要「偷渡」還是光明正大的闡述道德觀,手法和內容還是要隨著時代演進,畢竟這年頭的小孩子所接觸到的真實面向,往往比書裡頭的故事還複雜許多。


閱讀版本:
馬修‧柯比(Matthew J. Kirby),《齒輪之心》The Clockwork Three),鄒嘉容 譯(臺北市:天下,2011)

作者官網:
http://matthewjkirby.com/kirbside/?page_id=690

網上評論:
21 Pages
Booksquawk!
Dearest Dreams
School Library Journal
Teen Ink
The Unread Reader

本書預告: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