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4

《弒魂詩》(《幻詩狩り》,1984)by 川又千秋

雖然也順便讀了曲辰的導讀,但看完本書之後,我還是很堅持日本在科幻「文學」與「概念」上,還是處於輸入國的地位。而全書最為成功的地方,恐怕仍建立在日式懸疑/推理套路的使用上。不過大概基於科幻還是要有個說得過去的解釋,於是套路似乎有點倒過來使的味道,懸疑性因而大大降低。

基本上作為開局和近結尾處的圖書查禁很難和《華氏四五一度》劃上等號;故事中也很直接了當地告訴讀者,全書的科幻性透過語言影響人類行為的結果。「幻詩」的創作過程和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歷史連結的確展現作者做功課的能力,而這方面的主題也直接反映 Samuel R. Delany 的  Babel-17(呈現出來的內容當然有差),而呼應了川又走 new wave 路線的評價。


只不過這東西當然不可能真的寫出來,而作者給的解釋也頗難滿足科幻讀者追根究柢的欲望,造成的社會問題也受限於篇幅,僅出現幾個片段,缺乏整體脈絡。最後把場景拉到未來的火星殖民地算是神來一筆,似乎想要融入 new wave 式的巨大無力感。應該是我讀不慣吧,總覺得接在日式套路有些突兀,頂多就是留下幾許餘韻。


閱讀版本:
川又千秋,《弒魂詩》《幻詩狩り》),林錦瑜 譯(臺北市:奇幻基地,2010)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