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

《心機掃描》(A Scanner Darkly,1977)by Philip K. Dick

本書看到第三遍(兩遍洋文,這一遍偷懶看譯本),終於多少體會到 PKD 撰寫本書時的心境,對於以後如果有機會繼續接觸晚期 PKD 作品應該有點幫助。

簡單說,本書除了 PKD 招牌的真實與虛幻攪在一塊搞不清楚的恆常主題,就是他半自傳式(?)的嗑藥懺情錄。到了 70s 後期(對照傳記,或者該說是 2-3-74 經驗之後?),PKD 筆下(且/或實際生活)當中的用藥已經不只停留在推動劇情的層次,而是促成實虛莫測的多重身分/生活最直接有效的管道。

我以往或許太執著於虛實之辨,所以看不出門道。原則上,把主角 Bob Arctor / Fred 的兩個身分視為真實且獨立,整部小說就易懂許多。也不要試圖釐清究竟是 Fred 為了辦案嗑藥嗑成 Arctor,還是 Arctor 為了賺$$兼差成 Fred;PKD 恐怕壓根就不想弄清楚。到了後段,這種情況更推及到 Arctor 女友 Donna,甚至結尾戒毒/種毒機構的二元性。很難說書中其他角色有沒有類似情狀,只是他們的世界與想法更難參透。


閱讀版本:
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心機掃描》A Scanner Darkly),陳怡芬 譯(臺北縣新店市:墨文堂,2005)

研究專文:
Frank C. Bertrand, "Encounters with Reality: P. K. Dick's A Scanner Darkly"
Mind Hacks, "Neuropsychology and Psychosis in 'A Scanner Darkly'"

網上評論:
A.V. Club
Green Man Review
SciFiDimensions
SF Signal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