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1

《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vt. Bid Time Return,1975)by Richard Matheson

由於我沒點 romance 技能,加上電影的印象十分模糊,所以這本就簡單寫幾個字,當作「有讀過這本書」的記錄。

1. 本書風格較 Matheson 傳統的恐怖書寫大異其趣,不過他筆下主角的性格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同樣可以套用我之前倒毒所寫的那一段:
孤立在險惡環境下的個體,如何掙扎求生的歷程。殘酷的是,無論這些個體再怎麼努力奮鬥,大環境下的其他人幾乎無法理解,進而認同他們的作為,甚至還有意無意橫加阻撓,使主人公的處境更加艱難。就算他們的命運有一部分得歸究於自身性格的缺陷,他們的舉措往往仍改變不了註定失敗覆滅的結果,至少在過程中,讀者能夠目睹他們(幾近)偏執的意念與勇氣。
把「求生」改成「求愛」就八九不離十了。8-p


2. 這是 Matheson 當編劇後,個人經驗的抒發之作,所以很有自己撩下去,什麼都不管(不論是故事主角還是作者本人對於作品掌握度)的感覺。

3. 科幻面而言,Matheson 好歹也掰出一套道理,替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以降的「穿越小說」(X-D)建立理論基礎。

4. 小說結局把主角偏執視為一種可能情況,有點澆冷水......而且要到電影的時候,才真正完納整個 time paradox 的圓。不知道是不是 Matheson 寫劇本的時候發現問題加以改進,還是特別為電影這種媒介增添新的注目焦點?


閱讀版本:
理察‧麥特森(Richard Matheson),《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陳宗琛 譯(臺北市:春天,2010)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