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1

《太空序曲》(Prelude to Space,1947, 1951)by Arthur C. Clarke

這是 Clarke 第一部長篇作品,寫於 1947 年,遲至 1951 年發表,時間上有點尷尬,畢竟當時第一部貼近「真實」太空航行的電影 Destination Moon 已經於 1950 年上映,儘管資料並未顯示,但很難說本書沒有互別苗頭的味道。剛好 Destination Moon 可以算是 Heinlein 著力頗深的作品,兩者間的比較(從最基本的政府計畫 vs. 民間投資)應該很有看頭。不過 Clarke 的技術底子明顯要比 Heinlein 深很多,也比較「符合」實情。

由於寫得十分逼真,因此把本書拿來和 Apollo 登月計畫對釘成了閱讀上的最大樂趣,。從 Clarke 後來寫的幾篇序文當中也可以發現,儘管後來他也認同「科幻不是科技預言」的觀念,在寫作當下,甚至「獲得印證」果然八九不離十之後,他內心應該算是頗為自得。基於同樣的理由,不難看出吳岩會直接把這本納入「科學家科幻小說」的大系。其中最大的差異當數本書採用的原子能火箭引擎並未在真實世界中出現;另外實際上的登月年代也從故事中的 70s 提早了,這恐怕和美蘇太空競賽下的激盪不無關連。

Clarke 創作上有兩大方向,一種當然是國人所熟知的外星高等智慧體(造物)前來啟迪人類的超昇故事,另一種則是技術層面極其詳實的硬科幻故事。本書當然以後者為主體,但偶爾也會藉敘事者──即登月計畫的歷史記錄人──之口冒出幾絲前者的火花。我認為這時候的 Clarke 有意識地傳承 H. G. Wells 在 Things to Come 結尾處所揭櫫的「人類不息」概念,同時也駁斥 C. S. Lewis 等將人類鎖在地球才符合道德的主張(見 Out of the Silent Planet (1938));因此發射前夕硬生生插入的亂入破壞份子讀起來雖然突兀,但也不算過於離題。


PS. 我讀的中國版本在卷末介紹 Clarke 其人時,內容上有明顯矛盾,看起來十分科科:
第五段:「與阿西莫夫相比,克拉克的作品哲學味道淡,工程味道更濃一些。......」
第六段:「......  此外,克拉克還善於運用哲學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給讀者以思考。」
唔,我實在無言了。


閱讀版本: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太空序曲》(Prelude to Space),朱榮杰、楊繼環、張鴻雁、傅岩松 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1 comment:

Bob Lu said...

其實也還好吧

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哲學性,但比老艾淡些

本身的邏輯應該是沒有矛盾。符不符合實情就是另一回事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