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9

《凹凸星球》(2007) by 蘇善

該怎麼說呢,看完前半本的時候還跟灰鷹說這是我近兩三年來看過最好的本土科幻(當然包括成人作品),可惜中後段收得有點瑕疵,追究其原因,恐怕還是不脫本土作家,特別是主流文學跨刀寫科幻時的毛病──當背景設定和故事發展的合理性習習相關的時候,往往因為說太多或是說太少而漏餡破功。後來想起這是文學獎徵文作品,有字數限制(四萬至四萬五千字,超過即不予評選),要是篇幅拉成兩倍重新規劃經營,並找個科學底的顧問補些科技漏洞的話,結果應該會好很多,因為這個故事不但可以做大,而且也一定要做大。

從科幻主題角度來看,本書題材不算新穎;一開始入眼的地方會讓讀者認為是烏托邦中的老人問題,進入第二階段才發現是跨世代星艦(generation ship)一類(雖然在這裡呈現出來的是固定軌道運行的人工星球)。但由於跨的「世代」不夠久,所以當概念突破(conceptual breakthrough,簡單說就是主角發現「真相」)的時候衝擊力道也就沒那麼強烈。對照起作者自序,才發現她的重點在於無論過程如何艱難險阻,探索宇宙、星際殖民仍是人類未來必經的道路,頗有 1936 年 Things to Come 電影結尾的味道。很可惜故事本身的結果會讓讀者有點認知上的落差。

本書明顯優於其他少兒科幻之處在於作者肯用篇幅去營造一個看起來令人信服的第二世界,而非急於表現想要說教的主題。雖然原創程度不算很強,但至少讀者可以知道在「美麗塢」這地方的各級階層生活是什麼樣的景況。有許多小地方除了透露烏托邦並非全然理想,還可以多加探討深究,可惜大概也因篇幅所限,留給讀者不少想像空間。(我想看為什麼機器人褓姆每天要望聞問切,特別是切啦~~~大好的青少年性探索議題就這樣被「切」掉,太可惜啦!)

比較令我扼腕的是明明烏托邦有問題,但促使它瓦解的卻是和社會組織無關的科技失控。而且由於蘇善明顯對科技描寫並不擅長(或是怕寫出來會讓青少年讀者看不懂而卻步),使得故事結尾時所描寫的補救措施變得沒那麼有說服力,而且還有疑點需要讀者思考後幫作者補洞。除卻人工星球為何會發生地磁反轉的現象,真有這問題,在海中架個「逃生島」是否真能倖免仍有待商榷的問題之外,最後霍金博士居然出現在地球上,可是他竟能在祕密計畫中生下兩個子女,很明顯地透露出「美麗塢」根本就不是封閉系統,計畫重要人員可以來來去去!更何況架「逃生島」這種大工程恐怕也不是可以「偷偷」進行的啊!這種劇情上的破綻使得本書最後免不了跟葉軒《結構殺人》一樣陷入破格的命運。

儘管如此,最起碼蘇善已經讓少兒小說界的人開開眼界,讓他們知道認真的「非」說教科幻小說是怎麼寫的。更何況就文筆而言,蘇善優美而典雅的文字讀起來是一種享受。


閱讀版本:
蘇善著、吳嘉鴻圖,《凹凸星球》(臺北市:九歌,2007)

作者官網──蘇善搖筆桿兒:http://mypen.myweb.hinet.net/
作者少兒小說部落格──鉛筆盒的祕密:http://blog.roodo.com/suzannetsai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