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5

Phases of Gravity (1989) by Dan Simmons

就如同我在 Dan Simmons 介紹文中所寫的一樣,本書述說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成員之一的理查‧貝德克(Richard Baedecker,為虛構人物)在太空熱退燒的一九八○年代末期面臨自身的中年危機,透過一連串探訪兒子與前同事的旅程,找尋生命的真實價值。這樣的題材在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後的情勢背景下別具意義。整個故事先破而後立,主人公從妻離子散、辭掉工作,懷疑自己的過去開始,透過探訪前同事一步步找回本心,最後受到亡友啟發,奮而再起,還抱得一位小了二十幾歲的心靈愛侶(這實在是......有夠「塞」翁失馬)。或許也存有提醒米國應該忘卻失敗,繼續努力太空計畫的暗示,但那不是我關注的重點。

大概是我年紀和人生歷練離 Baedecker 的階段還很遠,只能理解但無法體會他心境上的轉換,頂多是在 Part II 回到不怎麼熟悉的家鄉,在受表揚的同時全盤否定自己的一刻感到幾分震撼。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在於找出和 Hyperion 同源的典故、背景、橋段,乃至於敘事手法。這兩本同在 1989 年問世的小說,儘管方向、深度差異甚大,但不少地方還是看得出有「共用」的痕跡。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整理成論文來玩玩。


閱讀版本:
Dan Simmons, Phases of Gravity (Chicago: Olmstead Press, 2001)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