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

二十一世紀的科幻?

Cheryl Morgan 大娘在評論 Barth Anderson 這本 The Patron Saint of Plagues 時,提出一套頗為有趣,以世紀做為區隔的科幻分類法,我將之粗略地翻譯一下:

十九世紀的科幻以歐洲為中心,出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告瓦解的老式帝國,重點人物是 Jules Verne 和 H. G. Wells,所風行的科技是機械。

二十世紀的科幻則以米國為中心,開始將太空視為邊疆的延伸(早在 pulp 時代就有的想法,別把影集台詞做過度引申),從中再演變為米式銀河霸權(不管是那影集或是其他的太空歌劇),而以萬惡的米國資本主義大企業所宰制的未來告終。從電子到數位的科技成為主流。

相反地,二十一世紀的科幻側重於米式經濟霸權解體後的未來世界。往往設定於前共產國家或是第三世界(磚頭四國?)。是一個生物科技擅場的時代。Morgan 提出了 M. John Harrison 的 Signs of Life、Geoff Ryman 的 Air,以及 Ian McDonald 的 River of Gods

其中 McDonald 也提出了他的看法。由此可知,科幻其實和創作當時的文化背景環境習習相關,無法切割。而這個新的趨勢其實早在一九九○年代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從事文學或文化研究的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將這些作品當成後殖民主義文學的案例加以探討。

我的野心沒那麼大。況且由於英美科幻小說市場仍有其封閉性,以上這些所提及的作品,大多還是身處第一世界的作者以自己的本位來撰寫異文明的故事,對於文化 和相關資料的誤讀和再詮釋可說無法避免。因此更使我堅信科幻的「對話」性格對科幻本身,以及各地科幻人如何開展本土化科幻後再進一步和國際相聯繫,都是極 有助益的。(我的想法在此

從這個觀點出發,臺灣科幻的未來除了想辦法要從張系國這塊神主牌再挖出新的思維,似乎該從黃凡、平路、林燿德、葉言都,乃至於廖大魚、許順鏜、賀景濱等人的作品尋求解答。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