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4

Review: Robert A. Heinlein, Have Space Suit -- Will Travel (1958)

一般認為海萊恩的少年科幻和成人科幻沒有太大的分界。就故事鋪陳的形式結構和吸引力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的確言之成理。同樣是小人物第一人稱敘事手法、同樣以高張力、高彩度的個人際遇做為小說的主要框架,僅有的差別大概只有主角年齡層的差異,以及成人行為(當然包括性愛)描寫的尺度。只是「海萊恩的少年科幻」名聲實在太響,而且當初出版時也有明顯做出區隔,所以在研究時還是會分開討論。海萊恩少年科幻除了公認的十二冊之外,還有兩本「成人科幻」有時也會一併討論。Starship Troopers 在寫作時是以「少年科幻」的形式為之(兩者均有接觸過的讀友們應能發現其微妙之處),但因血腥暴力的戰場景象太過聳動,而被出版少年科幻的出版商 Scribner 退回,改頭換面為成人科幻後,反而獲得 1960 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戰爭科幻」還因之興盛。另外就是原以成人科幻方式寫作的 Podkayne of Mars,因為故事主要敘述主人公帕凱恩(Podkayne)從少女時期開始的成長歷程,一般也都視為「少年科幻」來討論。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一部好的兒童/少年科幻應該具備哪些要素?精彩刺激的故事情節?生動活潑的人物角色?淺顯易懂的科學知識?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如果在閱讀之餘,不露痕跡地在故事中對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們潛移默化,教導他們要為自己負責,樹立對家庭、對社會的認同,那就實在太棒了。而,海萊恩的這本著作,剛好就完全符合了這些條件。

基普(Kip)是一名高中畢業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上月球一遊;但限於家庭環境的主客觀條件,他只能停留在「夢想」的階段。剛好有個廣告詞徵選比賽,首獎就是月球之旅。然而,可憐的基普終究還是未能得償所願,但也獲得了一套「真正」的太空衣。一般民眾擁有代表先進科技的太空衣當然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基普因此受到不小的注意,也惹來不少同儕間的訕笑。人總是要面對現實,基普苦無辦法支付大學學費,終於忍痛決定將他的太空衣「奧斯卡」(Oscar)賣出。在最後一夜,他穿上奧斯卡,準備好好溫存這段美好的回憶,沒想到,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一如海萊恩筆下多數的主角,基普在歷險之前仍無法確定自己想要、想做的是什麼。雖然他保有少年的願望和夢想,可是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能夠區別夢與現實。他所能做下最瘋狂的事,也只是穿上太空衣夜奔一圈而已。然而海萊恩就是會帶給這種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一次驚奇的大冒險。被外星人綁架、靠著機智與勇氣脫困、結識星際警察、勇破太空盜匪、參觀外星科技,最後甚至到小麥哲倫星雲代表全人類接受種族是否延續的審判......對兒童或少年而言,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驚喜;儘管就成人眼中觀之,過程略顯簡化而勉強,角色側寫深度則有不足,但如此作風反而容易讓讀者進入狀況,足以吸引「看熱鬧」的年輕讀者。

海萊恩的少年科幻還有另一項特色,就是主角在冒險過程中一併獲得的心智成長經驗。他一定會安排主角在某個適當的時機擔起責任,做出道德義理上「正確」的決斷。這樣的安排有點將成人世界裡朦朧的灰色地帶過度化約為非黑即白,但道德教育不正是如此?重點不在教條的內容,而在於「負責任」的過程。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海萊恩的少年科幻和成人科幻在內涵上最大的不同:成人科幻側重人物內心描寫,故事形式為「因為我是一個怎樣怎樣的人,所以我會如何如何處理這些事」;少年科幻則強調道德的發揚,形式則變成「因為我『應該』成為一個怎樣怎樣的人,所以我『要』如何如何應對」。這種觀念在本書發揮到了極致。由於基普本身的道德心與責任感非常強烈(他可以為顧全家庭而自甘犧牲,已經是成人層次的考量了),因此他的試煉與成長就是要達到更高層次,讓他肩負起全人類興亡的重擔。如此觀之,劇情的安排也算合乎情理。而這種特色大概也是海氏少年科幻同時受到少年與成人讀者一致好評的主要原因。

從各個角度觀之,Have Space Suit -- Will Travel 可說是一部完美的少年科幻。然而,我還是不會很喜歡這部作品。畢竟少年科幻的訴求和成人讀者所要的仍舊有段顯著的差距。但是,像角色性格極端鮮明、故事過程過於花俏異想等這些成人讀者眼中的「缺點」卻又是吸引少年讀者的要素,所以實在很難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或許,我們在閱讀青少年作品時,應該要重拾那個時候的心情與想像,才能完完全全享受作者所帶給我們的奇妙體驗吧!

閱讀版本:
Robert A. Heinlein, Have Space Suit -- Will Travel (New York: Del Rey, 1995)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