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種入行人士都應該讀過,而且是概論課必教的經典實在沒什麼好說的,畢竟能分析的地方都被前輩學者搜刮殆盡。反而是以前把本書或叛客掛在嘴邊的概念崇拜者,終於能有機會在不必直接面對 Gibson 冷硬文字的情況下,完整體驗全書。
然而,上面那句話似乎不是百分之百成立。也許譯者李教授有意識地要忠實呈現 Gibson 的文字風格,所以相較於數年前的《阿伊朵》,本書譯文更顯冷硬。起碼對我而言,看原文還比較容易懂......
其實我對整個塞爆叛客文類的感覺也差不多在《阿伊朵》心得中寫完了。基本上這本劃時代的開山奠基之作絕對有其歷史意義,只不過,當大多數科幻概念,甚至科技所帶動的文化、社會發展(注意:絕不僅僅是技術面一端)已經迎頭趕上的時候,Gibson 筆下的闇黑叛客塞爆空間,竟也淪落到跟他當年在 "The Gernsback Continuum" 中所批判的 pulp 科幻群像一樣,漸漸成為老梗。於是這年頭來讀這本,反而是歷史考證(研究端)與緬懷當年風情(書迷情感端)的意味還大些。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溯求過往,繼續追究其中各元素的脈絡源頭。(e.g. Case 進入 Molly 意識的 jack in 並非原創,至少已經是 James Tiptree, Jr. 1973 年的中短篇 'The Girl Who Was Plugged In" 所描述探究的主題,至於 Blade Runner 這種大家都知道的就不用再說了......)
倒是卷首 Gibson 特別為譯本所寫的序,似乎也昭示了他廉頗老矣,無法繼續引領概念,只能聊聊過往作品中的虛擬未來國家形象。拿來對照上一段的閱讀策略/模式,還真反映出了一點作者/讀者心理。8-p
閱讀版本: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神經喚術士》(Neuromancer),李家沂 譯(臺北市:開元書印,2012)
參考倒毒資料:
洋文維基(瞭解劇情)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uromancer
學習指南(精讀用,可自我觀察哪些細節漏掉忽略)
http://public.wsu.edu/~brians/science_fiction/neuromancer.html
當年在披頭城讀書時的講義(in utopias module)
http://danjalin.blogspot.com/2007/12/utopias-module-week-9-william-gibson.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