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4

《食夢者的玻璃書》(The Glass Book of the Dream Eaters,2006)by Gordon Dahlquist

對我而言,翻開本書就註定要一口氣讀到完,這或許正是足以抓住並操弄閱覽者心神的另類玻璃書吧。X-D

原本只是涉世未深女子 Celeste Temple 慘遭退婚,心有未甘決定扮演業餘偵探,跟蹤前未婚夫的單純舉動,卻意外發現並捲入 Eyes Wide Shut 般的情色宅邸,其間暗藏的神祕試驗與暴力行徑在在指向更龐大的內幕陰謀。同樣地,Cardinal Chang 和 Dr. Svenson 也出於各自的目的和緣由,一併捲入這場風波。

Dahlquist 在整體敘事結構上做了很巧妙的安排:每一章均專注在所屬視角人物的一舉一動、所見所聞,讀者僅能知曉同一時間點上所發生事件的片面資訊,直到更換主述人物時才得見其它面向。章節安排從最懵懂的 Temple 開始,並以「基本面」最有可能進入狀況的 Dr. Svenson 作收,多少有點引導讀者自行拼湊真相全貌的作用。然而,三人所能掌握的資訊均極其有限,而在動作戲不斷的冒險過程,往往還會從對話與行動中發現新的線索,卻缺乏時間梳理統整,因此就算到了全書結尾,故事始終保持高度的懸疑感;就資訊吸收程度而言,讀者所瞭解的內情甚至比主角們還來得清楚。

作者完全展示了純工筆白描的強大功力。敘述詳實精細之餘,又不至於拖泥帶水,也並未夾雜太多辭溢乎「實」的過度形容。在人物塑造方面,Dahlquist 有著不錯的表現。三名主角固然有極為明顯的共同點:固執、強韌,以及比小強還要誇張 n 倍的不死強運,但性格的細微處也是有顧到。特別是保守龜毛女屢屢被情欲開發,卻又在緊要關頭靠運氣或執念踩住煞車,恐怕讓不少想看殺必死的讀者心癢難搔。Svenson 在瞭解真相前後,對忠誠二字的心態轉折亦是不俗。相行之下,Chang 的性格描寫就比較平凡,不過他是標準動作系的,倒也無妨。反派則是扁平人物居多,但個性鮮明,各具特色,也算頗有看頭。

本書還是標準的維多利亞冒險故事。若是先入為主地認定本書屬於奇幻(雖然它是),得要苦等到故事中段,玻璃書的威能完全呈現後,才能體察其奇幻元素。然而我個人是認為奇(科)幻元素(端看讀者如何看待 steampunk)在本書只是為故事服務而已,並沒有真正深刻著墨在鍊金術/科學的運作原理和使用法則(儘管這技術和「閱讀體驗機」殊途同歸 X-D)。反倒是監獄改造而成的大宅院,祕道、祕室、暗門充斥其間,為全書營造出歌德式的味道。而其中改造玻璃人的場景,我則認為比 Frankenstein 更加迎合 Brian W. Aldiss 的科幻定義,倘若是 Dahlquist 有意為之,那創作動機方面的探討研究就更有意思了。




閱讀版本:
高登‧達奎斯(Gordon Dahlquist),《食夢者的玻璃書》The Glass Book of the Dream Eaters),張定綺 譯(臺北市:皇冠,2010)

本書官網:

網上評論:
行內媒體、人士
BlogCritics:Volume 1Volume 2

大眾媒體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