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2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1972)by Ursula K. Le Guin

本篇(儘管在 1976 年發行單行本)故事應該算是 70s 最重要的科幻中篇,原始收錄在 Harlan Ellison 的 Again, Dangerous Visions(1972,堪稱史上最重要的科幻原創短篇合集的續集,也是米國新浪潮科幻的代表之一)當中。問世當下,米軍還在越南和越共殺得如火如荼,身為反戰急先鋒的 Le Guin 發表本篇,自然也有登高一呼的時代作用。

從現代角度反覘本篇,文中所傳達的主題不免有些陳舊,甚至頗有似曾相識之感。先不提最近吵得火熱的某電影(我還沒看 8-p),這種人類挾帶優勢科技入侵殖民「低等」科技星球的故事,也不乏在後來的科幻作品中,發展出相互毀滅以外的其他互動方式(如:《亡靈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所以我認為可看之處還是在於 Le Guin 對於 Athshean 一族以「夢」為主體的深刻文化描寫。另外 Athshean 的母系領導社會也可以和人類殖民地引入女性做為慰安繁殖「用途」的行徑形成對比,算是 Le Guin 「公然」表態為女性主義發聲的早期事例。(別忘了 1976 年的 "Is Gender Necessary?" 還有點自反而縮,直到 "Redux" 才又跳出來成為激進派。)只是這些似乎都可以合併成為「地球雄性剝削弱勢」的既有框架。

相較之下,引進 ansible 所帶來的政治權力結構衝擊(殖民地頭頭不再是唯我獨尊的山大王),以及 Hainish 的介入,對於故事線的影響就比較沒那麼明顯;這似乎也突顯 Le Guin 異於傳統科幻的創作角度。

《黑暗的左手》、本篇、《一無所有》,到收錄於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的 "The Day Before Revolution"(1974,算是《一無所有》前傳),整條脈絡讀下來,讀者大概就能一窺 Hainish 大系最精要的部分;對於認識 Le Guin 作品,甚至女性科幻基本認知來說,這些作品恐怕都是躲不掉,一定得硬食的。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