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7

去哪裡學科幻研究?又,學科幻研究有什麼用?(written on 2007.02.09)

趁著學校放寒假比較閒,來說說自己不吐不快的感想。基本上,從我 2002 年決定要去披頭城讀科幻碩士,因而發憤寫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to Science Fiction" 衝國際研討會發表曝光開始,就一直被問到這個問題。這一次乾脆來做個了斷。不過要先講清楚的是,以下提到「科幻(研究)」全都是以研究所級以上專業課程,科幻通識或大學學系內「專業選修科目」等級的科幻導論到處都有開課,只要是學生皆能修習,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列。

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IAFA 的 maillist 有人提問他想做科幻方面的博士論文,不知道要去哪裡找老闆指導,引發一連串熱烈回響。原問題其實不難回答;會到 IAFA 討論群取經的人應該多少有些底子,搜搜找找科幻論文、科幻研究專著等,把常見的名字和來頭列張表,大概就能得出一批(至少在英國的)科幻研究圈內暱稱為 Usual Suspects 的學者。接下來就針對比較感興趣的研究主題,一一去問人家要不要收學徒即可。當然學校名氣大小、系所本身對科幻博士級論文研究的接受度(有不少名校聽到你 要用科幻論文拿博士可是會皺眉頭的)、老闆收不收人都是要考慮的面向。碩士班反而選擇有限,目前全世界就兩間:英國披頭城大學英文所和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有 開。(英國的 University of Reading 以前也有,但 2002 年就收起來了。)對中國那個有興趣的請洽吳岩教授,研究方向大概比較以中國科幻為主。而披頭城的話當然是找我恩師 Mr Andy Sawyer,讀起來大概會比較累,不過很爽,而且頗有口碑。

然而,話鋒一轉,這可就尷尬了。靠科幻拿博士,拿到手以後要做什麼?大凡能夠讓你靠科幻論文畢業的系所,他們所生產的博士出路往往也不外乎去其他大學相關 系所(以英語文、文化研究、電影(視)研究居多)任教。不過,一來不是每間相關系所都想聘請具備科幻專長的老師,或者他們現有師資足以應付課程需求,而不 想多聘。二來如果你的專長就「只有」科幻領域,其他方面並不擅長,無法教授,以現行大學教授的最低開課情況來看,要爭取教席的機會極為有限,總不能一天到 晚只開科幻導論、科幻史、XX與科幻、科幻作家○○○專題研究這類課程吧!於是,在指點原提問人如何找地方學科幻之餘,如何讓科幻研究者找到工作,便成為 討論的焦點。這時候,大學(且/或碩士班)讀英文本科系,而且本科學得好就十分關鍵,起碼比我這種半途出家,看到文學理論先退避三舍的人要來得有利。前輩們耳提面命,千萬不要認定自己只能教科幻,否則只會把自己的出路限制住。恩師就更絕了,他提到:

*We* all know that sf is one of the broadest of literary categories because it includes everything from cutting edge modern stuff to Victorian to film/cultural studies to . . . well, last year I met someone in a Classics department working on 2nd century Greek sf, but sometimes hiring committees have to be convinced of this.
因此結論是:"being a specialist in sf means that *of course* you know all this other stuff." 這的論點和我的以科幻「專致」讀者身分了解科幻第三階段不 謀而合(也算正常,我是他學生咩),不過講起來很容易,真正做起來十分困難。就連他那種只要大概提示一下故事大綱或是重點人物,就可以指出是哪位作家哪部 作品,並在科幻史中有什麼重要性的恐怖功力也只能說 just don't test me,足見科幻人自我期許和實際狀況的落差。

要不然學科幻研究除了教大學之外能幹什麼?第一個就是走進行內當評論家。Locus 的常駐評論家,居於南非的 Nick Gevers 即為一例。當然大多數科幻評論家的出身背景未必就是科幻研究者,能在學界闖出名號的研究者也往往會從事行內評論的工作,兩者不相衝突。其次有人會說走創作 路線;基本上寫小說、寫劇本和做研究是兩碼子事,但也不是完全切割,互不相屬。我唯一的碩士班同學 Jeb 就是 DC Comics 的劇本作家,畢業以後大概還是回鍋續寫。一方面作高深研究,一方面寫好看小說,這等高手也寥寥無幾,以今年受封為大師的 James Gunn 最為出名。再來則是科幻出版從業人員。是沒聽過有哪位學長姐跑去出版社當科幻線的編輯,但我有一個學長是在曼徹斯特(*怒*)Waterstone's 書店負責英格蘭西北地區最大的科奇幻書籍零售點,工作性質不外乎進貨選書寫本店推薦文宣等。但做這種工作,行內閱讀經驗仍優先於學術研究能力。

如此說來,學科幻研究對個人生涯發展而言,其實並無太大助益,反倒自我實現以及專業社群中小眾同好交流的意味還大些。其實,這樣也就夠了。



看了以上一個未出師學徒的不成熟分析,如果你還想學科幻研究的話,首先要讚揚你的熱血和勇氣。假使不想出國,還是可以跟下列這幾位老師學習,雖然不太可能會像我的套路一樣,從科幻史和行內角度入手,畢竟國內還是很強調理論和研究的嚴謹程度: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所 廖朝陽教授(文化研究、後現代主義)
廖教授和 Darko Suvin 的對話錄印象中是臺灣學者登上科幻專業期刊的首例。後面提到的林建光教授和李家沂教授都是他的高徒。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所 張惠娟教授(烏托邦文學、女性主義科幻)
在這方面具有多年研究經驗,也帶出不少學生。印象中黃涵榆教授即為其中之一。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所 林建光副教授(後現代主義、科幻小說)
套句洪凌說的話,會帶學生碩士論文寫 Delany Return to Neveryon series 的老師,功力還會弱嗎?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 劉人鵬教授(文化研究、女性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所 白瑞梅副教授(性別理論、後殖民理論)
劉教授與白教授時常合作推出計畫,以性別方面的科幻研究為主。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 陳樹信助理教授(科幻小說、科學與文學研究)
陳教授之前在中正大學任教,是比我還更早踏入英國科幻學術圈的前輩。

國立交通大學外文所 李家沂助理教授(塞爆文化研究)
之前 William Gibson 的 Idoru 中譯本便出自李教授之手,目前大概還在翻 Neuromancer 吧。

淡江大學英文所 黃涵榆助理教授(恐怖小說、塞爆文化研究)
Ursula K. Le Guin The Dispossessed 中譯本的譯者。

不嫌遠的話,還有一個可能會更好的選擇:

香港樹仁書院外文系 王建元教授
王教授是我所認定的臺灣第一位科幻教授,在香港也主持過好幾次國際級的科幻研討會,不單對科幻瞭解甚深,亦可接通西方脈絡。他的長期副手陳潔詩博士對科幻方面也有深度涉獵。但也看到王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學作訪問教授,所以我並不清楚他目前的動向。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王教授和陳博士目前在香港樹仁大學授課.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